分享

古人已经为后人铺垫了所有的路,只是大多数人失败在自以为是

 无求无畏 2017-07-31
古人已经为后人铺垫了所有的路,只是我们自己常常自以为是

:古人常博弈,博弈即学问。我们的古人对学问近乎痴迷,亦是敢于进谏,勇当贤士。'求贤若渴'一词也体现出历代帝王对人才的渴望。古人喜欢博弈,更喜欢总结。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和博大智慧里面,古人的总结已经为后人铺垫和指引着所有如何要走的道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少数人借用古人智慧才得以成就事业。而那些没有成功的人,大多是自以为是者。今天,笔者通过古人先知者的智慧,特意为各位讲述'欲'字的正解。

工欲善其事,心先利其器。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无论在哪一个年代的商业逻辑范畴和智慧里面,这句话永远起到'恒古不破'且最为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你要去做什么事,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也就是不做没有把握(准备)的事情。

治国欲先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讲,欲治国,则先修身,方以齐家,再欲治国。在《礼记·大学》明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物格而后知至的译文为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庭,甚至于一个企业,都在'修身'为正念,才能继往开来,恒业永续。

欲字解析:念yu,从谷从欠。取慕液、虚受之意,同浴。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欲而当于理,则为天理。欲而不当于理,则为人欲。欲求适可斯已矣,非欲之外有理也。古有欲字,无欲字,后人分别之,制欲字,殊乖古义也。 今贪下作欲物也,亦是浅人增字所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