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导弹的尾部拖着一根线,这是怎么回事?

 卓尔不凡36 2017-07-31

你说的这种导弹叫有线制导导弹,有线制导导弹最早出现是在二战时期,德国于1945年成功研制出了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X-4导弹发射出去之后通过尾部的两条电线进行控制。由于该型导弹研发成功时二战接近尾声,德国战败,因此该型导弹并没有取得实战成果。

二战结束以后,军事科学家对有线制导技术的研究仍在继续,相比无线制导导弹,有线制导导弹具有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反坦克导弹。而这一时期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和光纤技术的发展,也为有线制导导弹的成熟提供了可能,一大批采用光纤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在上世纪60-70年代进入欧美国家服役,例如苏联的AT-1/AT-3、美国的“陶”式、法国的“米兰”反坦克导弹。

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利用导弹尾部拖曳的光纤导线来传递导弹弹头的红外成像或者电视成像获得的目标视野,而射手也可以通过光纤来人工干预导弹的飞行轨迹。为防止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尾焰灼伤光纤,光纤制导导弹在使用抗高温涂层的同时,对发动机尾焰做出了调整,有的导弹通过发动机喷口倾斜对置来避免尾焰灼伤制导光纤,如陶氏(上图),有的导弹则通过将制导光纤设计在弹体边缘来避免灼伤现象,如我国的红箭-8。


关于制导光纤长度的问题,早期的光纤长度只有3公里左右,到上世纪80年年代末,随着自动化光纤缠绕技术的发展,制导光纤的长度已经可以达到60公里以上,完全超出了反坦克导弹的射程需求。上图是射手从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控制终端看到的图像,只需将十字准星压在目标上方即可完成一次攻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