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华艺书馆guo 2017-07-31
每天为您提供以下精彩文化内容



热点资讯鉴宝展览拍卖

应广大买家的要求,鸿盛环球交易平台推出了【藏·荐】栏目。【藏·荐】栏目借助鸿盛环球交易平台强大的传播效应,向各位买家推荐经过故宫博物馆多名专家甄选的艺术臻品,已经为出手卖家及置购买家牵线搭桥,让千百件艺术珍品的价值都被发掘与重视并得以在交易中兑现。

精品赏析

胎铜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

[规格;口径:25.5cm 底径:15.0cm 高:69cm 总重:12520g ]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此展品为

胎铜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

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底部有四字‘景泰年制’。赏瓶一般采用这样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其意喻深刻,“青”代表“清”,“莲”代表“廉”,“青”“莲”合在一起,希望时政“清廉”。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ID;17727935505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民间传说,元朝初年,皇宫失火,金銮殿与众奇珍异宝烧成了一片灰烬。但废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斓晶莹闪耀的宝瓶。群臣惊讶,献给皇帝,说是上天所赐。皇上得到此物爱不释手,当即传下一道圣旨,调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如若不然,全部杀头。圣旨一下,可忙坏了京城里。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们。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不能参透这上天所赐的工艺。最后只能求助于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传说他是女娲后人,因其善做奇巧工艺,才被人们誉为“巧手李”。不久,“巧手李”称女娲娘娘身披霞衣、脚踏祥云给其托梦云:“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巧手李”参透此梦,原来皇宫大火,金銮殿里宝石金银烧熔在一起形成此瓶。并下圣旨,不论“巧天工” 制作多少宝瓶,均归皇宫所有,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的,于是人们都称其为“奇宝烧”。因为常人没有资格拥有“奇宝烧”,所以这种艺术成为了宫廷艺术。到了明景泰年间,工艺水平到达顶峰。由于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工艺品叫作景泰蓝。这个称呼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现如今,景泰蓝已不是只有皇上才配拥有的物件。但因其精美,被誉为“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1904 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景泰蓝荣获头等奖。现如今,景泰蓝在五洲四海名声大震,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称赞。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铜胎掐丝珐琅”制品,已被很多学者所共识。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ID;17727935505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藏·荐 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赏瓶(一对)精品赏析

下面是留言时间,留下您的宝贵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