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选用钓竿前有五个条件必须先加以了解,那就是竿种、号数、长度、重量、调性。 竿种:目前矶钓竿有两大品类,一是钓线经竿身外面一连串“丝道环”进出的,通常被称为“外穿竿”或“珠子竿”;另一种是竿身外面没有丝道环,钓线直接通过竿管内部的,叫做“中通竿”。外穿竿前端较细,很适合发挥细致的控线手法,同时母线与钓竿之间摩擦力较少,因此抛投和收放线的效果都很好,惟那一串凸出的丝道环容易挂住母线(风大时尤其 如此),钓者如果没留意就猛然收线,往往会让竿先折断。中通竿的情况正好相反,它不容易让母线缠上竿尾,而且就算缠住了也一扯就分离。可是中空的构造使竿 尖比外穿竿的粗得多,所以控线时显得比较笨拙,并且母线通过钓竿的整个内壁,相形之下摩擦力要大得多,故出线往往不顺畅。 号数:最常用的矶竿号数是介于1号到2号之间。通常是号数越小越适用于风浪较平、流水较缓、标点较近、鱼体较小(或相对没有拼斗力)以及需要精细操控手法的场合;反之,越大号的越常用于风浪大、流水急、须远投、鱼体较大(或较凶猛)和不需要太精细操竿技巧的场合。 长度:大 多数钓客手上拿的都是5.3米长钓竿,但这并不是唯一选择。根据杠杆原理,越长的竿子受力时(也就是拉鱼的时候)力臂越长,使用起来越费力,并且受风的影 响也越严重,再加上长竿重心离竿柄部位势必较远,故拿5.3米竿会比拿4.5米竿辛苦。但相反的,万一上钩鱼儿被拉到脚边时忽然冲进暗礁堆中,那么短竿就 不如长竿好用了,因为此时长竿可以让你撑开钓线避免鱼钻洞,而短竿很难这样做!另外长竿在钓座*低矮的环境下也特别受欢迎,原因是它可以让钓者举高钓线, 避开波浪的扑击。 重量:为便于长时间手持操作,轻量但不失硬挺是对矶钓竿相当重要的一个要求。为达到此要求,厂商多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法减轻竿身上附件(例如丝道环)的重量,二是降低钓竿本身的重量,三是将钓竿重心往后(往握把位置)移。目前几个主流品牌矶竿的重量都很接近,通常1号5.3米的外穿竿自重均在190克,2号5.3米的均在220克以内。 调性:所谓调性,指的是钓竿弯曲的方式。假如我们把同号数但不同系列(或不同厂商制造)的两支竿子同时挂上相同的负重,然后撑起竿身观察它们弯曲的形态,则竿身最 弯曲点越趋近尖端者,会被称为越趋向“先调子”竿,以数字来形容的话,就是2/8调甚至1/9调;而最弯曲点越靠近竿腰者,则是越趋近“胴调子”竿,或称 是4/6调甚至5/5调的竿子。 建议初学者,如果预算许可就买两支号数、类 型、长度均不同的竿子,例如支1号或1.2号5.3米外穿竿、一支1.7号或2号5米中通竿,两者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要是无法一次花太多钱在竿上,则可考虑暂时先买一支堪称入门万用竿的1.5号5.3米外穿竿,等玩熟练且预算宽裕的时候再添购别种钓竿。 ■ 评论功能已开通!欢迎钓友们积极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