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儿子已经成了一个话痨。 比如,我上厕所,他如果有没说完的话,会站在门外继续跟我说完才行。 而在电梯里,有时就显得尴尬了。
有一天因为地下停车场最近很干燥。 我就说了一句,最近地下停车场倒是很干了,以前总是有水啊。 老婆没回答,儿子听到了。 马上来劲了,问我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然后说他知道。
在电梯里的时候,我们跟一对年轻的情侣一同上去。 儿子继续说他的推理。 我微笑着听他说着。 但心里还真担心别人觉得不舒服。 因为在电梯内大家还是比较喜欢安静。
不过我还是把他拉到我的这边,选择耐心听他讲完。 因为这种推理,他得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意思讲清楚。 不过还是能听到关键信息:说是因为气温太高,然后水被烤干了,就没了的意思。
他怕我们没有听明白,又重复了一遍。 说完的时候,刚好到了我们的楼层。 “我听明白了,你这个小话痨。” “好啦,我们到了。”儿子开心地说着。 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真是一件开心地事。
幸好那个小姑娘也满是欢喜地瞧着这个小话痨。 因为他的推理方式的确有趣。
有时候,好好听一个孩子讲话,大家是能接纳的。 只是,父母喝止的声音也许就显得唐突了。 我愿意做那个愿意倾听你的人。 宝贝,慢慢说,我听着呢!
曾经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而这位爸爸,是位什么样的爸爸呢? 孩子的妈妈是这样说的: 他在日常生活中,永远有耐心听孩子胡说八道。 他永远不会随意的否定孩子,哪怕从不假思索的常识来看,孩子说的话有多么荒诞不经。
如果我们爱自己的孩子。 就要学会倾听孩子,也许我们能做得更好。
当孩子想跟你说说他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时,请一定要耐心倾听。 我发现每天老婆打开门的瞬间,儿子就开始了话痨模式。 “妈妈,你看我做了什么?” “妈妈,你知道我跟爸爸今天去玩了什么吗?” “妈妈,你知道我的恐龙为什么会倒在这里吗?因为它刚刚打了一场架。” …… 有时候老婆就跑到厨房,跟我小声说“最近他话怎么这么多啊?” “那是因为他想你了,好好去陪陪他,听他说说话吧。”
因为孩子的话里,有他的故事。 他希望跟自己最亲密的人分享。 你看到的是一个话痨小孩。 而其实他需要得到你的关注和同理心。 希望你关注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感受。 好好听孩子说话,是给孩子高质量陪伴的重要一步。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语言爆发期。 一般出现在2岁左右,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一直会延续好几年。 在孩子们刚刚兴趣盎然地发现语言的奇妙功能时,就是关键的引导期。
比如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刚刚试着去表达长句子时。 总是会结结巴巴,或者一个字重复很多遍。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催促,往往会让孩子更加紧张。
真的要感谢那些愿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小动物、小玩具、甚至一棵树或者小草。 都是孩子很好的听众。 它们不会催促孩子讲话。
而孩子的语言能力直接反映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因为我们思想的功能之一是将事件分类,储藏记忆,并对记忆进行澄清。 正是由于思想,孩子能够利用时间作为衡量手段,也能够测量空间,能够自己想象一些故事。
并且他们会不停地将这些表达出来。 所以一个孩子可能反复问你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 你回答一句“很长很长” 孩子又会问,你说的长有多长? 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像浪花一样扑打而来。 令很多的爸妈都招架不住。 这时其实是孩子的思想在不断地发展。 如果父母长期的忽视,只会让孩子的思想发展受阻。 他们会变得不爱说话了。 或者是不再喜欢跟自己的父母说话了。
如何倾听孩子? 父母更需要足够的耐心,跟孩子达成共情。 大多数的父母能够适应孩子好的或者差的能力。 并且把自己的步伐调整得适合孩子。
可是,一个快节奏的父母常常因为一个慢节奏的孩子跟不上而打乱自己的步伐。 比如孩子说一句的时候辞不达意,急性子的父母常常就指责孩子或者帮孩子说了。 同样,一个快节奏的孩子也常常容易跟一个慢节奏的父母失去联系。 比如孩子跳跃的思维和想象力,说的话也许父母半天没有弄明白,甚至闭耳不听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要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尽量把频道调好,协调顺畅的沟通渠道能够解决很多的烦恼。
另外请看着孩子的眼睛听他说话。
如果想要教会孩子去学会倾听,那就要先从自己开始。 每天下班回家,能不能关上手机,好好跟孩子说说话。 而不是眼睛盯着屏幕,嘴巴却在回答孩子的问题。 这些漫不经心地小动作,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因为敏锐的孩子总是能感受到父母是不是真的用心在听。
懂得倾听,不是一种多么高超的社交技能,而是一种真诚的,爱与被爱的状态。 你面前的孩子,虽然跟你生活在一起,但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被认真倾听。 当你准备好了,用一颗真诚地心去关注孩子。 这时,你跟孩子的共同故事,开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