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窗苦读十年书,你真的懂得学习吗?|《学习之道》读后记(1)

 长沙7喜 2017-07-31


一、引子

八零九零年代出生的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长达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经历。而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公平的一场考试,要数高考了。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高考成绩。究其原因,是你不够努力,还是天赋不足呢?

其实,都不是的。主要原因是你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即学习之道。

这是我从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教授的书中找到的答案。我们大部分人不了解学习的原理,就埋头苦读,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消耗你的天赋。

芭芭拉·奥克利教授运用最新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指明了学习之道,并且还提供了一系列可以马上操作实践的方法。这本书不但值得学生阅读,还很适合已经工作的终身学习者阅读。



二、何为“道”

道最早由《道德经》提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言说,但说出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听起来很玄乎又无法确切描述的“道”,其实就是人事物存在的意义,是一切行为的动机与起因。

这个“道”是成甲老师在他的书《好好学习》中提出的“黄金思维圈”的WHY层次。



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指的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外到内思考的,往往考虑到what层次就不再继续向内思考了。比如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只想着我要在截止时间前做完了事。再比如职场中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你接手后埋头就去做了。

但这个黄金思维圈对思考顺序是有要求的,需要我们“从内向外”思考:先想why,再到how,最后是what。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能成为少数具有思考力的人。

比如,学生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自己某一部分知识掌握的程度,那么在做作业前需要多想一想为什么。英语老师每天布置两篇阅读是为了提升英文阅读理解水平,那么做题的时候可以拿个小本子每天记录花费时间、正确率与生词,从不断练习中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又保持一定的正确率。

再比如,面对一大堆的公众号、微课、牛人贴等等,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为什么却没有多少长进?那是因为在学习之前没有澄清自己学习的“道”,即学习的目的和理念。没有目的与理念的学习,只会导致你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何为“学习之道”

通俗的讲,学习之道即学习的目的和理念。在开始学习这个动作之前,我们要先问问自己:

1.你学这个是为了什么?

2.你又是如何看到学习这件事的呢?

那么本书的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学习的呢?她在开篇第一章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提到自己一开始是凭借兴趣学习的。作者从小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目喜爱有加,对于理工科类科目憎恶无比。这导致了作者偏科严重,彻底放弃了对理科的继续学习,而是靠着擅长的文科科目拉分。

但在她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反思的时候发现她这样做是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她决定通过学习原先不擅长的理工类科目——数学,来重新训练自己的大脑,也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她敢于挑战自己原本很头疼的数学,也是得益于她在学习理念上的转变——从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数理化的那块料到相信大脑天生就具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不过要学好数理化还需要掌握数理化学科特有的语言和知识背景。

文青少女属性的作者,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克服了理科学习的障碍,最终拿到了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和系统工程学博士学位。

四、总结

1.思考问题时遵循黄金思维圈“从内到外”的思考顺序,学习前先澄清目的;

2.某方面学习不尽人意时,观察下是否大脑中的观念阻碍了你。比如,“我年纪大了,看不进书了,看了也记不住”这类观念只会限制你发挥你原本就有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