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做法与启示

 峥波 2017-07-31

【按】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召开后,康县着眼全域旅游大景区建设,在“全域无垃圾”工作上下功夫,从政策上全面调控,主体上全民参与,空间上全覆盖,按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创造整洁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陇南农办”微信公众号于7月28日发布《康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做法与启示》一文,提炼、总结康县“全域无垃圾”工作经验,现将全文予以转发:

康县县委、政府着眼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入实施,认真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全县范围内扎实推开“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整治范围涉及全县21个乡镇,特别是已建成的294个美丽乡村、300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和阳坝4A级旅游景区;整治内容包括清除各类垃圾、清理道路边沟、翻新设施设备、更新破旧广告、整治乱涂乱画、清洗街道门面、拆除乱搭乱建、打理绿化区域、完善烂尾工程以及影响村容村貌、市容市貌的其他各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整治活动参与人数达80000余人次,整治行政村350个,清理道路1000余公里,清除垃圾8600余吨,整治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现象18000余处,管理绿化带56000余平方米,描绘文化墙120余块,拆除各类违章棚建、破旧房屋210间;广告牌18块。全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康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精神,县委常委会专题安排,副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包抓部门、包抓区域,按照同步推进、限期完成、定期督查、对标实施的要求全面启动“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各部门、各乡镇把此项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部署、亲自挂帅,并按照各乡镇辖区、各部门包干区域和各行业主管业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统领、政府主抓、部门配合、各司其责、各出奇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靠实各方责任。康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量大、面宽,如此庞大的工程绝不是靠一个乡镇、一个单位,那一级所能解决的。因此,康县落实了“3 3”责任体系,靠实了创建任务。一是靠实乡镇主体责任。乡镇作为管理服务一方的基层政权,当仁不让、主动担责、对标实施,统领辖区各村、各站所、各企业、各社会团体和全体村民,全力推进“活动”开展。二是靠实部门协抓责任。按照“谁许可谁管理谁主抓”、“谁使用谁整治、谁经营谁整治、谁污染谁整治”的原则,靠实了各单位协抓责任。同时按照预先划段包干任务,全县所有单位率先垂范、主动出击,对城区、白云山环线、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等重点区域卫生进行全面整治。三是靠实村级主抓责任。“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越深入村社范围越宽广、力量越单薄、任务越重大,各乡镇、村社结合“两学一做”、“党日”、“上党课”、“六争六评”等活动,落实了村级“三方责任”。首先是靠实村干部及党员群众的模范带头责任,召集党员群众集中开展学习动员,统一思想,明确整治任务,瞄准整治难点,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群众全力进行整治;其次是靠实村级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群众的义务责任,各乡镇给低保、五保、护林员等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群体落实了兼任村级保洁员职责,让他们先动起来,明确责任,划段包干,长期坚持,还把环境整治作为评定村级特殊优惠政策享受的重要指标。最后是靠实全体村民的主体责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具环境整治任务清单,并结合“六争六评”、“平安家庭”、“新乡贤”等评优活动,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保洁、讲究卫生的内生动力。

(三)组织全员参与。康县“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通过落实“3 3”责任体系,从乡村到城镇,从庭院到广场,从美丽乡村到贫困村社,从道路沿线到边远山区,实现了全域无死角整治,参与人员达万人次,可谓声势浩大、人数众多。发动过程中,针对群体性质的不同,管理权限的不同,开启了“部门督行业”监管模式,即宣传督广告、交警督车辆、工商督门店、路政督道路、教育督学校、工信督企业、人行督金融、乡镇督农村。有效发动党员、共青团员、农民、商人、社会团体等各类群体全面参与,调动起了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全民参与,全天整治。

(四)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此次“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将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全域旅游开发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各乡镇、各部门在开展集中整治的同时注重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都出台了《镇村干部包抓责任制》、《村级保洁员义务兼任制度》、《村级环境和基础设施管理办法》、《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城区交警中队出台了《城区车辆停放管理办法》,路政对砂砾、渣土、石块运输车辆落实相关管理办法;环保、水务、住建、执法等单位同样按照相关职能出台了管理办法;宣传部门利用LED显示屏、路边广告牌、各类文化墙加大宣传力度。可以说全县已经建立起来横向覆盖行业、纵向延伸村社的环境整治保洁管理网格。

二、几点启示

通过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全体干部群众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成效让人振奋,做法值得总结,主要启示有:

一是“全域无垃圾”创建基础在于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康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特别是经过9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真正走出了一条依托美丽乡村,实施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的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形成发展新优势的新路子,美丽乡村建设的康县模式已经形成。康县美丽乡村配套修建的垃圾房、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等设施,以及用美好事实教化群众展现出的心灵美,成功解决了垃圾去哪里?群众能否接受?等重大问题。这启示我们,工作中要尊重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与群众一起讨论,一起谋划,实事求是,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这样群众对各项工作才能欣然接受,工作推进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全域无垃圾”创建引领在于干部带头苦干。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次“活动”全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干克难,带领着党员、共青团员、农民、商人、社会团体等各类人群,划定区域、顶烈日冒风雨,扎实苦干,既做好了环境整治的指挥者,也当好了环境整治的践行者。这启示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坚持主动作为、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要下得了决心,想得出办法,找得准突破,抓得住关键,雷厉风行,站位全局,坚决执行县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不讲困难,不谈条件,强措施、出实招、提效率、办好事、求效果,把“全域无垃圾”创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鲜剂”,真正实现常态化开展。

三是“全域无垃圾”创建目的在于乡村旅游发展。康县始终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多年建设打造出了花桥、凤凰谷、大水沟、何家庄、中节河流域、朱家沟、桂花庄、低垭、阳坝等不同类型的美丽村镇,如何让全县广大乡村保持靓丽秀美和干净整洁,为蓬勃发展的全域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始终是县委政府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全县不遗余力地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工程,其效果已经非常明显,此次把“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提升到全域旅游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各行各业的全力参与,不仅让城乡环境面貌更加洁美,更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这启示我们,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齐参与、共努力,全方位打好天然氧吧、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和不要门票的旅游大景区这副牌,从以“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为抓手,让人们的视野里只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展现出康县的新姿态、新形象、新体验、新感受。

四是“全域无垃圾”创建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美丽乡村建设包括“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套科学管用的体制机制肯定不行,但制度过多、规定过细也不利于执行。本次“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发动人员众多,各自管理细致,工作实效突出。乡镇能够把乡(镇)直站所、社会团体凝聚起来;给村级落实了特殊优惠政策村民兼任村级保洁员制度;给农户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出环境整治清单。城区各部门也各出奇招,对道路、河道、交通、管线、绿化、道路节点、设施设备、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制定了计划、明确了责任,干部蹲点、定期巡查。这启示我们,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度不在多、而在实,其重点一要管用;二要落到实处;三要务求实效;四要责任可追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