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上热下寒”、“内寒外热”到底如何判断?怎么调理?

 杏福仁家养生坊 2017-07-31
  • 上热主要有哪些热?下寒主要有哪些寒?

热症主要有头火、肺热、胃火、肠燥、肾热

寒症主要有肺寒、胃寒、肾寒 、脾胃虚寒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准确的讲应该叫上热下“虚”。因为这个寒不是实寒,是虚寒,虚是指阴虚,阴虚不能含阳,就好像是仓库容量不足,不能容纳更多的阳气。当下焦阳气不足,上焦的热急需往下传输的途中被堵了,下不来,上焦的热就会郁积在上,下焦寒气越来越盛。

对了,有的人还不了解中医的“三焦”指哪里,看看这张图就知道了。

中医“上热下寒”、“内寒外热”到底如何判断?怎么调理?

临床表明,上热下寒型,是常见于女性,是很难治疗的一种体质。

  • 怎么判断呢?

上热下寒:阳虚于下,虚阳上浮,临床表现为上焦心肺有火,头面起疙瘩、口舌生疮,咽干咽痒等。下寒则腰腹喜暖怕凉,女性出现痛经、血瘀、经血黑、月经不调等,

  • 怎么治疗?

治宜上火 ,温下寒。这类体质的人,在生活中建议从中药调理、日常饮食、生活起居、运动等方面来改善。

1、多走路,适量运动;2、泡脚;3、背部刮痧泻上火,但要适度,避免泄气太过于严重,也可以撞墙打通膀胱经,这个可以天天做;4、注意饮食,平时少吃寒凉、辛辣,多吃平性和温性的食物,太热的少吃,会加重上热,一去火又会增加下寒;5、早上可以吃的稍微温热一点,温热补气,可以保证一天的精神,晚上吃平性食物,保证一晚的睡眠。6、不要胡乱吃药,除非有很好、很靠谱的医生来给与治疗,否则你乱吃药会加重亚健康。年轻人,稍微注意就会恢复得很快,身体变化很大。

中医“上热下寒”、“内寒外热”到底如何判断?怎么调理?

中医上的寒证和热证,分辨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本质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人身上同时出现,寒热错杂,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证化寒的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

下面我们讲寒热的关系

中医“上热下寒”、“内寒外热”到底如何判断?怎么调理?

内寒外热(又称里寒表热)症状区分:

易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瘤、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的表热证,而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治疗: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内热外寒(又称表寒里热)症状区分:

面红身热,口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黄苔为里热证,而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为表寒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