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祖大寿的陵墓

 白无雅 2017-07-31

                                               祖大寿的陵墓

 

在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里,我看到了明末清初祖大寿的陵墓,它是从中国搬来的,非常完整的一整座中国古墓,一张石供桌、两个石坊、一对石人、一对石虎,一个高高拱起的坟丘,让人仿佛置身于野外的墓地。据说这是从祖大寿的后人那里买来的,连小小的神道也没拉下,像模像样的一应俱全。而这一切都源于1919年,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委托一个在天津做生意的英国皮货商克拉虎在中国采购一座完整的明清高官墓葬,克拉虎最终选择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铁匠营的祖大寿墓。从物色墓主人到购买再到装箱运输,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船运这批文物的总重高达150吨。

祖大寿字复宇,明末清初宁远(今辽宁兴城)人,是袁崇焕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袁崇焕被他奋勇保卫的人千刀万剐之后,祖大寿率领袁崇焕的旧部,这支大明王朝最精锐的部队,驻守宁远、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他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两次降清。他投降以后的唯一事迹,是曾经写信劝他的外甥吴三桂投降,但这封劝降信并没有起作用。祖大寿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顺治13年,于是便有了位于北京这一规模颇大的墓,当然这是不是他的真墓不得而知,因他的故乡亦有他的墓。

清灭明后,为崇祯皇帝修了皇陵,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对投降他的大明的大臣也都能善始善终,没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过激之举。这些虽说有收买人心之嫌,不过从后来他的治理情况看,孔子的价值体系在清朝达到了高峰。正因为此,相对于以前的历朝而言,清朝的皇室还算是比较平净的,没有明显的暴君和无能的昏君。直至其灭亡,其有效控制的领土也是中国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

今辽宁兴城是祖大寿故乡,其祖坟位于城西,其中也有祖大寿墓。祖大寿的祖先是东晋名将祖逖,即成语“闻鸡起舞”的主人公。祖家于明宣德年间奉命镇守宁远卫,渐成望族,前后九代,武将辈出,官至将军的38人,位至一品的11人。可在文革中,祖家坟地是还田的重点,坟地里的石人、石马、石龟、石碑等都被砸毁;有的棺木被砸开时,里面的衣服还保存完好,但一见到空气就立即化为灰烬,只剩下一具具白骨;一些金银饰物出土后不知下落,而随葬陶器、玉器被认为没有价值而当场砸碎。如今祖家坟地几经沧桑变迁,已被夷为平地,遗址被一位村民承包,变成一个葡萄园。

可惜啊,若大一个集聚几百年历史变化的墓地,就那么无缘无故的没有了。若是这座陵墓仍在中国,像他这一具有争议的人物,是个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它的漂洋过海虽是中国的不幸,不过它目前还完好地呆在那儿,应是不幸中的万幸。

祖大寿的陵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