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5、小镇雏形之工业区
2017-08-01 | 阅:  转:  |  分享 
  
205、小镇雏形之工业区商业区再往东,就是师部的工业区。由于六师确定的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发展方针,所以也搞了一些工业项目。
师部建的小型企业有乳品厂、被服厂、拖修厂、汽车队等。乌拉盖是牧区,发展乳品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六师组建不久,就开始筹建六师乳品厂。
据说,当初的投资为25万元。是由内蒙古轻化工设计院帮助设计的,他们还提供了设备,并抽调技术人员参与了建厂。他们建设的这条生产线采用
的是平锅水溶浓缩,高压喷粉,烘干箱干燥的半机械化生产工艺。我们连的副连长尚玉英于1970年夏调入正在建设中的乳品厂,印象中他担任了
副厂长。该厂于1970年底建成,算是六师的一个正规企业。六师被服厂也是1970年建成的工厂。它主要加工兵团战士穿的军垦服。我们连的
李焕玉调到了这个厂。虽然它也是一个工厂,但我觉得它算不上一个正规企业,因为没有听说过它对外加工服装,更没有听说过对外销售自己的成衣
,只能算是自我服务的大裁缝铺。拖修厂是六师组建之前就已存在的厂子。六师组建时接收了内蒙古五七干校第五分校,还接收了哈拉盖图牧场、乌
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牧场,六师的51团、52团、53团,就是在这3个牧场基础上组建的。拖修厂原是乌拉盖牧场的企业,六师组建后这个厂
划归师里管理,还进行了扩建。我们连的郭金元,就调到了这个厂。印象中连里要加工什么东西,曾派我和其他战友去找郭金元帮忙。他那时在厂里
就是个头头,是副厂长还是车间主任已记不清。只记得他带着我们到车间参观,给我们介绍相关的情况。看到他可以操作那么精密的机床,干活时还
不用担心风吹雨打,真羡慕得不得了。1971年5月,该厂迁址到57团团部驻地,迁址的原因据说是战备需要。后来该厂改称修配厂。从我们连
调入该厂的还有赵素兰、李国庆。六师的车队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运输公司,因为它主要还是完成师里的运输任务,属于自我服务。据说,国家共向
车队调拨了155台载重汽车,8台客车。从我们连调入车队的有李冬辰、郝永和、王春来、陈永、石宝庆等。听调到车队的战友说,当司机也很辛
苦。出车时天不亮就得起床,冬季还得在寒冷的夜风中烤车,不然车就发动不起来。在茫茫草原开车,还怕出故障。那时没有手机,出了故障是叫天
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路上很难碰到车和人,只能自己动手修,所以他们都尽量结伴出行。吃不好休息不好就更不在话下了。虽然他们说的不假,但
人们还是向往车队。第一可以学一门能走遍天下的技艺,第二可以捎人、捎东西,人们都求得着,牛多了。六师大的工业项目全部集中在工业团57
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煤矿,一个是电厂。乌拉盖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六师组建之后,投资了1000万元在霍林河五七镇筹建煤矿和发电厂。最
初在该镇开采煤矿的是51团四连。1969年7月兴建第一口斜井,10月1日就出了煤。当年出煤5000吨,基本保证了全师用煤。师里还请
来唐山市116勘探队及内蒙古勘探队勘探煤矿,共打钻孔30个,控制面积10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7.49亿吨,为褐煤。1970年开始
建设发电厂,计划投资400万元,安装1500千瓦发电机组两台。当年在煤矿和电厂基础上组建了57团,全年产煤2.05万吨。1971年
10月1日,电厂第一台150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年底57团发展到7个连队。印象中,从我们连调到电厂的有杨立桐、冉凡良、刘志敏、刘秀敏、李兰英。成稿于2011年9月15日
献花(0)
+1
(本文系乌拉盖河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