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故大全·文明·文具

 风舞三湘 2017-08-01

  【生花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喻文人才思俊逸或文笔优美。清赵翼《疑团》:“笑他如豆书生眼,徒诩生花笔一枝。”另参见植物部·花卉“笔生花”、人事部·睡梦“梦笔”。

  【毛颖】 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此文将笔、墨、砚、纸拟人化,毛颖指笔,陈玄指墨,陶泓指砚,褚先生指纸,皆为拟托人名。宋陈渊《越州道中杂诗》之十二:“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宋陈与义《次韵西郊春事》:“毛颖陈玄虽胜流,也须从事到青州。”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白笔】 ①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晋崔豹《古今注·舆服》:“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仆射、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唐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②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明帝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周益公除大观文,判潭州,以言者夺职罢镇。后复职,仍判潭州。到任,谢表云:‘谓昔之销印,重违白笔之公言;故今者剖符,庸示清衷之本意。’”明何景明《送王御史德辉西巡》诗:“白笔万人看气象,肯令河外有烟尘。”清谢启昆《解州盐池歌》:“河东鹾使始元明,盛世豸冠簪白笔。”参见人物部·官吏“簪白笔”。

  【江淹笔】 传说南朝梁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笔”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唐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三:“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参见人事部·睡梦“江淹梦”。

  【班笔】 《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効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以“班笔”比喻文书琐事。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参见人事部·志趣“投笔”。

  【笔冢】 唐李肇《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指人刻苦习字。唐裴说《怀素台歌》:“笔冢低低高似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董狐笔】 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宋文天祥《指南后录·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清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董狐笔,执简欲何施?”唐杜甫《写怀》:“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参见政事部·忠直“董狐直笔”。

  【椽笔】 《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后因以“椽笔”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宋王安石《英宗皇帝挽辞》之一:“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宋苏轼《三月廿三恭闻皇太后升遐》之一:“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金刘迎《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诗之一:“妙年椽笔赋长杨,一日声名满四方。”另参见文明部·文章“大手笔”。

  【管城子】 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笔为管城子,后因以“管城子”为笔的别称。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陈玄】 注释见上“毛颖”。墨色黑,存放年代越陈越佳,故称之“陈玄”。宋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之二:“谁教也作陈玄面,眼乱初逢未敢言。”

  【洛阳纸贵】 晋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年,赋成,不为时人所重。及皇甫谧为作序,张载、刘逵为作注,张华见之,叹为“班张之流也”,于是豪富之家争相传写,洛阳纸价因之昂贵。见《晋书·左思传》。后以“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唐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之一:“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另参见文明部·文章“三都赋”。

  【楮先生】 注释见上“毛颖”。《毛颖传》称纸为楮先生,后遂以楮先生为纸的别称。宋陆游《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余尝和吴观墨诗云:‘赖召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铁砚穿】 《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亦形容笔墨功夫之深。宋陆游《寒夜读书》:“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参见文明部·学识“铁砚穿”。

  【陶泓】 注释见上“毛颖”。砚中有蓄水处,故称。宋苏轼《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金庞铸《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焚砚】 《晋书·陆机传》:“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喻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焚其砚,不复写作。唐冯伉《和权载之离合诗》:“息心欲焚砚,自腼陪群英。”亦作“焚研”。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

  【亡书三箧】 《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清吴雯《哭张三公路之丧而送之十首》之四:“亡书三箧君能记,谁备河东顾问来?”参见文明部·学识“诵亡书”。

  【五车书】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喻指读书多,学问深。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另参见器用部·车船“五车”、文明部·学识“五车读”。

  【韦编】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后以“韦编”借指《易》,泛指古籍。唐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另参见文明部·学识“韦编三绝”、人物部·圣贤“易韦三绝”。

  【百城书】 《魏书·逸士传·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后因以“百城”、“百城书”喻指丰富的藏书。清顾汧《木庵荆岩梅崖枉过夜话分得鱼字》之一:“寒窗独拥百城书,客至雄谈慰索居。”参见人事部·志趣“拥书城”。

  【青囊两卷书】 《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后因以指道家典籍。唐杜牧《赠朱道灵》:“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参见器用部·其他“青囊”。

  【茂陵书】 《史记·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既疾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因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唐崔宗之《赠李十二白》:“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参见人物部·人杰“茂陵书生”。

  【诗书焚爇】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根据古制,建议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反对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建议除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书外,民间所藏《诗》《书》和诸子百家书一律焚毁;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族诛;学习法令者以吏为师。始皇采纳这一建议。唐苏颋《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逾娇美人。”参见人事部·冤怨“焚坑”。

  【鲁壁书】 《〈书〉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借指古文经传。唐宋之问《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参见文明部·礼乐“鲁壁简”。

  【腹中书籍】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指学识丰富。唐严武《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袒腹晒书”、文明部·学识“晒腹”。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