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梦吉林

 保家卫国qqnuuf 2017-08-01

洪灾过后 今年“精品参”身价或将上升100%

2017-07-31追梦吉林

“一场大水,150多万元的参地成了大河!我们这几家所有的钱全投入参棚,连生活费都没留,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7月20日早,站在敦化市青沟子乡参田旁边,参农李大哥话语虽平静,声音却里透着无奈和悲愤。

此时,大雨刚刚过去,被寄予无数希望的参地变成了泥水形成的汪洋。一个个蓝色的参棚,漂浮在浑黄的泥水里;曾经错落有致,整齐有序的参田,被雨后的泥浆填满,不见绿意;大部分参地里的人参被冲走,几棵幸运留下的,东倒西歪地陷在流水的沟渠旁。

这样的景象,在大雨过后的2017年7月,在敦化市、靖宇县等吉林省人参种植主产区随处可见。这一场洪水,给吉林参农带来的是一次灭顶之灾。

据不完全统计,在吉林省,受此次洪灾影响,参民们的损失少说十几亿元。

7月强降雨,参地大面积遭灾,4、5年参可能绝收

记者在调查中获悉,对于吉林省的参农而言,2017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景:四五月份的“缓阳冻”,冻伤了一批;六月的冰雹砸伤了一批;大风刮倒刮跑了一批;七月,一场大雨造成特大洪灾,更让很多参地几乎绝收!

据吉林省气象部门统计,7月18日至20日10时,全省2站过程降水量超过250毫米,100—250毫米的有47站,50至100毫米的有148站。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永吉火石山村,已达到298.9毫米。而从历年数据看,吉林省全年的降水量仅为400~1000毫米,在此次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敦化平均总降水量达84.6毫米,创造了历史极值。

7月中旬开始的这一轮强降雨过程引发的洪涝等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吉林,是我国中药材重要产区,野生资源丰富,农种产品发展初具规模,此次大范围强降雨,使各地中药材资源不同程度受到损失,歉收减产不可避免。尤其,在吉林省的靖宇、敦化,黑龙江省的伊春地区,大面积参地受灾严重。受灾影响最大的,就是即将要收成的4、5年参。很多参农甚至要面对绝收的痛苦。多年辛苦,毁于一旦。

举债百万为种参,一场大雨毁数年

“冻害刚刚过去,又有冰雹和大风,好不容易盼到了好天气,一场大雨却把参地毁得彻底!80多万打了水漂!可咋办啊?”

“为投参地,我们几家东借西挪才凑了100多万元。这几年勒紧裤带过日子,就指望今年出参还上饥荒!结果参地变成了大河,什么都没了!以后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青沟子乡位于吉林省敦化市东北部,地处长白山腹地,2005年被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定为“国家人参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西洋参标准化示范区”,是吉林省人参种植的主产区之一。

青沟子乡三面环山,只有南面临河,中部为山间河流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青沟子乡水利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平均有机质含量在6%以上。土壤ph值4.5~5.6;重金属含量低于国标,适应中药材生长。随着近些年人参行情的不断看好,种植人参的参农自然也越来越多。

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内人参的价格在2014年年末达到至高点,进入2015年以后,开始冲高回落。进入2017年开始,国内人参的价格再次攀升。

国内人参的需求量高,价格大幅上涨,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纷纷种植人参。

敦化市青沟子乡乡长刘春富说:“人参种植,虽然收益高,但历时长、风险大的确是个弊端。”他告诉记者,人参种植,4-6年为一个周期,生产周期越长,遇到的不定因素就越多,包括天灾、人祸、野生动物威胁等。“种植人参所涉及到的金额相对巨大,一旦遇到灾祸,对于参农而言,就是灭顶之灾。”他认为,目前人参保险还没有得到普及,政府应该重视和帮助参农为人参种植保险。“种植人参前期往往需要大量投入,很多参农都是举债投资,有的甚至借债上百万元。受人参生长投资周期影响,这么大的投资往往需要4-6年回笼资金。一旦出现意外,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是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几年都缓不过来。”如果能大力推广种植业人参保险,同时,增加可保险种,那么,即使参农再遭遇暴风,暴雨,雹灾和冻害,心里也都有底,不至于“一灾毁所有,数年难翻身”了。

人参怕涝,洪水可能导致病害和烂根

人参在我国被称为“百草之王”,其药用价值被全世界所公认。随着人类对人参的认知和挖掘,野生人参的数量日益减少,现在所说的“人参”基本上是人工种植的。在人工种植方面,吉林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人参资源,人参产量占全国的85% 、世界的70%。

人参喜欢又冷又湿的环境,它又与红松有植物学上的共生关系,因此,它只生长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在那里的红松林下,杂草灌木稀疏,土壤肥沃,太阳光不强,是人参理想的生活之地。

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既喜水又怕涝,对土壤水分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时,土壤透气性降低,植株根系呼吸速率降低,间歇性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造成根系生理性障碍,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导致产量下降。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的一位教授表示,受各种天气因素影响,2017年,吉林省极有可能面临4、5年参绝收的情况。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金教授表示,“在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的价格是受供应和消费两个方面共同制约的,根据供求曲线,供应量少,产品必然涨价。”由此预期,“精品参”身价必然上升。

七月历四次灾害人参减产30%损失可达60亿元

2017年,对于东北的参农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是一个悲情的年份。从年初的“雪封地”、“倒春寒”,到四五月份的“缓阳冻”,再到六月的冰雹和大风,七月的大雨洪灾……短短7个月的光景,在人参种植的主产区便经历了四次较大范围、较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必将极大影响今年人参的产量。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这4次较为严重的灾害发生在不同的种植区域,黑、吉、辽均有不同范围的受灾情况,人参的产量也会随之大幅度下降,预计减产可以达到30%。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惨重的。一亩水参地可以造成2—4万元的经济损失,一公顷的经济损失则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水参的全年产值可以达到100—200亿元之间,那么产能下降30%,直接的经济损失就可以达到30—60亿元。”

精品参价格或将上扬100%

众所周知,影响人参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经历了四场灾害天气之后,2017年的人参价格将会如何变化呢?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张教授认为,今年以来的四场灾害天气,对参地的影响不仅仅是眼前的经济损失,它的影响将是持久性的。首先,它延长了人参的生长期,2020年应该采摘的人参,要推迟到2022年前后才能成熟采摘;受灾害影响,人参产量被拉低,供求关系被打破,人参的价格必然大幅度攀升;另外,受灾人参在品相和质量方面都会受影响,几乎不可能达到精品参的标准,只能走批发或是药厂的销售渠道。

虽然山上参、林下参虽然也同样经历了四次气象灾害,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没有受到影响,再加上山上参和林下参原本就是精品参的优选,因此,它们的价格上扬已经毋庸置疑,少则上涨50%,多则可以达到100%。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