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石文化與平度—連載2.1

 昵称45931407 2017-08-01

岳石文化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考古的重要發現,按照國際慣例,以首次發現的遺址所在地的小地名--山東平度東嶽石(村)命名。岳石文化是山東省境內繼「龍山文化」(1930年在章丘龍山發現)、「大汶口文化」(1959年在寧陽大汶口發現)兩種最重要的考古「文化」之後的又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考古發現。

此前的考古發掘和研究,雖然已對「海岱地區」(包括山東省及蘇北的徐淮一帶)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系統,即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期間的社會面貌有了相當明確的認識,但對大汶口文化之前和龍山文化以後的情況所知仍然不多。七十年代,「北辛文化」(滕縣北辛村)的發現和研究,為探索大汶口文化之前的歷史,打開了通道,岳石文化的發現和研究,則對了解和認識山東龍山文化以後的海岱地區尤其是膠東半島地區的文化面貌,開闢了新的途徑。由於岳石文化的歷史年代(經C—14測定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與中國古代典籍記載的夏代基本一致,其時的海岱地區在古代典籍中只被籠統地稱為「東夷」而少具體史料,所以岳石文化的發現,不僅「填補了山東龍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間的空隙」,(1)而且「翻開了夏代東方考古文化研究和夷夏關係研究的新篇章」(2)。

ADVERTISEMENT

岳石文化最先發現於平度,極大地提高了平度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知名度,可以說,岳石文化是平度的驕傲。平度,應該進一步地了解岳石文化,宣傳岳石文化。本文僅就考古學界對岳石文化的研究做簡要介紹,並對岳石文化與平度,做一點粗淺的解說。

一、岳石文化的發現及其命名

第一個岳石文化遺址在平度城北25公里大澤山西麓的東嶽石村東,原在岳石河(今稱淄陽河,舊縣誌作藥石河)北岸,現位於淄陽水庫(俗稱岳石水庫)東北隅。最初是1959年秋冬修淄陽水庫時發現的,其時人們缺少考古常識,只重視上層出土的一些戰國墓葬中的銅器,而遺址下層里的許多陶器等卻遭毀壞。到1960年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考古隊對遺址殘餘部分進行了科學的發掘,仍然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1962年第10期的《考古》雜誌發表了《山東平度東嶽石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戰國墓》的考古發掘報告,首次公布了岳石遺址出土文物,介紹了「一群前所不見、有別於龍山文化的典型品」,(3)揭示了其有別於龍山文化的顯明特點。但因當時尚未發現另外的同類遺址,資料尚不完備,所以暫時只能把它歸於龍山文化的一個類型。

ADVERTISEMENT

岳石遺址發掘報告的公布,開始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重視。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在山東各地陸續發現並發掘了和岳石遺址屬於同一類型的許多遺址,尤其牟平照格莊的發掘,(4)泗水尹家城的前後共四次發掘(5),出土文物極為豐富,經考古學界深入研究,自1979年就有學者提出將岳石類型獨立為晚於龍山文化的另一種「文化」的主張,到1981年,嚴文明先生正式提出「繼龍山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在魯中南不甚清楚,在膠東則是以平度東嶽石遺址為代表的一類遺存,不妨稱之為岳石文化」(5)此後,泗水尹家城遺址的第二、三、四期的連續發掘,獲得了更豐富的文物,更證實了典型的龍山文化之上疊壓著很厚的岳石文化層,而所有岳石類型的文物經C—14檢測證明時間的一致,以及對岳石出土文物與龍山出土文物的繼承和發展關係的進一步分析研究,都使考古學界的認識趨向統一,到80年代中期,岳石文化是上承山東龍山文化的又一種考古「文化」,便成了考古學界的共識。

ADVERTISEMENT

現在,在海岱地區尤其膠東半島上已經發現的岳石文化遺址已達四五百處。不過,從東嶽石遺址出土,至今畢竟不過40年,許多具體問題尚待進一步地探討,有待於新資料的繼續充實和研究的更加深入(6)。因為關於岳石文化時期的東夷族與其同時代的中原夏王朝之間的關係,在中國古籍中記載甚少,所以深入地研究岳石文化,必將有助於解開夏王朝的許多歷史之迷。

二、岳石文化的基本特徵

考古學範疇內的「文化」,(主要用於尚無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是指同一歷史時期內的多處遺址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而同一類型品如用具及其製造技藝等,則體現為同一種「文化」的主要特徵。據考古學界的研究,已知岳石文化的主要特徵有:

岳石文化的泥質陶主要為灰陶和黑陶。與龍山最大的差異是岳石陶器的胎壁厚而火候較高,龍山文化最具特色的蛋殼陶和常見的典型器物「鬹」在岳石文化里消失了。岳石文化則出現了子母口三足罐和舟形器等龍山文化不見的新型陶器;岳石文化里最常見的袋足肥大的「素麵甗」與龍山後期開始出現的「甗」,其形制也很不相同。上述岳石文化陶器的情況,證明了岳石文化是上承山東龍山文化而發展起來的海岱地區的一種重要的「文化」。

ADVERTISEMENT

岳石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徵是在泥質陶器上施加彩繪(有紅單彩和紅黃白多彩)而成「彩繪陶」,這是前所不見的。雖然「彩繪陶」的燒制技術並不比「彩陶」的燒制難,但是「從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彩繪陶的出現大致晚於彩陶,而具有更深刻的歷史意義」。因為「具有實用功能的陶、石器,一旦被施以彩繪,就失去了實用性,而變為禮儀用具--禮器」(7)這是社會發展進步了的具體反映。

岳石文化的石器形態的變化,主要是由先前的圓形鑽孔發展為或單或雙的方形鑿孔的石器農具的出現,這種新的石器農具,標誌著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和生產能力的提高(8)。

岳石文化中出現了青銅器(照格莊和尹家城都有發現)。有論者認為這是石器農具得以發生突破性進步(用青銅器鑿孔代替了以前的以石鑽孔)的重要原因。而且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岳石文化里沒有了龍山文化中那種技藝高超但純屬裝飾和祭祀用的而非日常用具的「蛋殼陶」,因為「在新石器時代,制陶業既是基本的又是尖端的社會生產部門,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陶器製造上,禮器及一切顯示權貴身份的高級器皿,多仗制陶業提供。而冶銅業一旦出現,制陶業日益屈居次要地位」,所以,「岳石文化泥制陶的輪制技術及燒制火候並不比龍山文化低,但其造型及裝飾卻較龍山文化遜色」(9)

三、岳石文化的價值

考古學界對岳石文化的研究仍在深入,岳石文化的重要價值也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其價值至少已經有了如下幾個方面:

(一)為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多元化,提供了又一個重要的有力證據。

現存中國最早的一些古代文化典籍,主要是由周代史官撰寫經由春秋、戰國以至漢代人整理或編纂而成的。其影響後世最為廣泛深遠的如《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等,所述遠古史跡都是以華夏地區(即今黃河中游平原地帶的晉、陝、豫一帶)的夏、商、周三代為中心,而對其周邊的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地區所記甚少,影響所及,便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元論幾乎成了無可動搖的定論。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即使對於中國傳統經學進行了勇敢的挑戰,對於中國古代史研究起了重要革命作用的「古史辨派」,也仍然認為直到春秋戰國之世,中原地區的七國盡向四邊開拓,「於是中原文化所被的地方就廣,中原人民移徙到邊區的就遠,而有方三千里的『中國』湧現」。這種傳統的中原文化中心說、中華文明一元論,直到五十年代,仍在史學界占有統治地位。

早在二十年代,由仰韶文化的發現,形成了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中游和「中國文明西來」(11);到三、四十年代,因龍山文化的出土,又形成了「仰韶、龍山二元並立」說,並否定了「中華文明西來」說;接著,又確定了龍山文化的年代後於仰韶文化,並明確了龍山文化的分布範圍遠比仰韶文化廣泛。但是由於河南安陽「小屯文化」遺址大量甲骨文字等文物的出土,「小屯文化」與龍山文化之間的承接關係又極為密切,致使人們對中華文明源於華夏地區的看法,迄未改變。

其實早在三十年代發現的遼寧赤峰「紅山文化」和浙江餘杭「良渚文化」,已經為中華文明多元論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考古事業突飛猛進,除了中原地區先後在鄭州東南郊發現「二里岡文化」(1952年)和在偃師縣發現「二里頭文化」(1959年)等屬於夏商時代的中原文化外,更在古代的「四夷」地區陸續發現了浙江嘉興馬家浜文化(1959年),山東寧陽「大汶口文化」(1959年),山東平度「岳石文化」(1960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1973年)、四川廣元「三星堆文化」(1980年)等許多不同於中原文化的古代文化,而有了C—14檢測年代法,這些新發現的「文化」的年代,很快就可得到明確的判定,這就越來越明顯地動搖了「中華文明一元論」和「中華文明只源於中原」說的根基。到1977年,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的夏鼐先生便說:「從前一般的看法,多傾向於我國新石器文化起源於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然後向四周傳播」,但由於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一帶也發現了年代很早的與黃河流域文化類型不同的農業部落遺址,「表明它們有不同的來源與發展過程,是與當地的地理環境適應而產生和發展的一種或一些文化。」(12))對於海岱地區,到八十年代中期夏鼐先生更具體地指出:從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到(山東)龍山文化,再到岳石文化,「山東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自有其演化的序列,與中原地區的和長江下游地區的各不相同」(13)。徐旭生先生在他1985年定稿的《中國古史傳說》中,則得出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個集團是秦漢間所稱的中國人的三個主要來源」的結論。可以說,包括岳石文化在內的一系列重大的考古發現已經證實,中華文明的形成並非傳統所說的「中原地區一元論」,而是由華夏及其周邊地區的多元文化長期交匯融合而成的多元一體。毫無疑問,當年創造了並不遜色於中原文化的東夷先民們,非但不是傳世古代典籍中所說的愚昧落後,恰恰相反,他們對於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燦爛的古代中華文明的發展,同樣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二)為深入研究東夷文化和夷夏關係揭開了新篇章。

中國古代史籍中稱華夏(中原)地區之外為「四夷」(《周官·畢命》、《禮記·王制》、《後漢書·東夷傳》均有此說)。「東方曰夷,被發文身;南方曰蠻,雕題交址;西方曰戎,被發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由漢代儒士撰寫的《禮記·王制》里這段關於「四夷」的記載,基本上表述了周人對於非華夏人的看法,含有明顯的輕蔑之意。經過儒家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裡占據主導和統治地位長達2000餘年之久的影響,便形成了「四夷」愚昧落後,無文化可言的錯誤觀念。在舊時代,自幼受「四書」、「五經」薰陶的膠東半島人,也都是以華夏嫡傳自居,而把實系自己先祖的東夷先民們稱為「野蠻」人了。

幫助人們揭開歷史帷幕,逐步使古代的東夷文明的真相得以復現,主要得力於考古學的發展。

從歷史發展和民族融合來看,「東夷」和其他「三夷」有一個不同的特點;即「蠻、戎、狄」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都有複雜分化,它們之中有的部分被華夏和以後的漢族所同化,如屬於「南蠻」的「百越」和屬於「北狄」、「西戎」的許多部族;有的部分則演化為今日的少數民族,如現在雲南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是「南蠻」的後裔。唯有古代的東夷,因其特殊的地理境遇(東濱大海),在經過夷夏爭雄的輝煌階段之後,再歷商、西周到春秋後期,便和華夏族完全融而為一了。

在中國史學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即有人重視東夷歷史的研究,如傅斯年、蒙文通、徐旭生等,都把東夷提到了與華夏等同的高度。考古學的發展,到今天已大體確定了「山東的史前文化,至少從新石器時代起,即從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到(山東)龍山文化的整個時期,都應屬於東夷遠古文化的系統。」(14)對上承(山東)龍山文化的岳石文化的研究,則已證明了「岳石文化實即夏代時期的東夷文化」。(15))而隨著對岳石文化研究的深入,夏代時期東夷人所創造的古代文化的特徵(見本文第二部分)及在當時人類歷史上的領先成分(如農具的先進、早期的青銅冶煉等),也在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認識。

結合考古研究來認識古代傳說與古籍所記夏、商中原王朝與東夷關係的零星資料,也有許多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歐洲人建立起他們的「世界文化歐洲中心說」,往往有意或無意地輕視或無視包括古老的中華文明在內的東方文化。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史學界仍是根據「小屯文化」(主要是對甲骨文的無可爭辯的研究),來確定中華文明始於殷商,而無視中國古籍對夏代的記敘,將夏代放在「史前時期」。這也就成了為什麼中國要集中以考古學界為主的多方面的學術力量來完成夏商斷代研究的重要原因。於是岳石文化的發現及對它的深入研究,也就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三)為研究海岱地區尤其是膠東半島一帶的古代歷史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上古史籍中所記東夷事既少且略。《竹書紀年》有「夷有九種: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尚書·禹貢》有:「島夷皮服」(《冀州》),「嵎夷既略」、「淮夷蠙珠及魚」、「萊夷作牧,厥篚檿絲」(以上《青州》)等。《尚書·堯典》有:「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後世學者對這幾段簡略的文字的解說,紛紜不一,難成定論。不過,認為「萊夷」屬今膠東半島,「嵎夷」屬今淄濰流域,則大體成為共識。

《竹書紀年》、《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楚辭·天問》里有一些有關夏商王朝與東夷關係的零星記載,都是以中原為中心的。《竹書紀年》有:「後發即位元年,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左傳·襄公四年》記載晉國的魏絳敘述夏與東夷事較多:「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夷族首領后羿曾因夏民對夏王太康怨恨,而伐夏,攻取夏都。但是「(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專任寒浞,以致寒浞殺羿而代之。「(寒)浞又恃其饞慝詐偽而不德於民」,使其子澆攻滅斟灌,封澆於過;又封其子豷於戈。後來,太康之子少康借有鬲氏之助,攻滅寒浞,夏得復國。這段記載大體上反映了夏代中期夏與東夷勢力相互消長的複雜關係。據著名《左傳》專家晉代杜預注釋,「寒」在今濰坊寒亭,「過」在今萊州過西,「斟」在今壽光,「戈」在今河南東部,「鬲」在今魯西北平原縣。(16)可知夏與東夷這段歷史中夷族主要人物主要居住在今淄濰地區和萊州、平度一帶。可以設想,如果對這一地區的岳石文化遺址進一步地開展有計劃的發掘,則很有可能找到當時夷族聚居的村落以至城郭,那就必將把東夷文化和夷夏關係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史學界和考古學界認為,繼岳石文化之後的「海岱地區的歷史是商夷鬥爭、商朝政治勢力以壓倒優勢步步東進的歷史,是東夷文化與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的商文明急速融化的歷史」。 (17)「到商代晚期,華夏系統的商文化已侵入到東夷文化的腹地」。青州蘇埠屯商代大墓的出土可為明證,但是「膠東半島的文化面貌基本還是東夷的,很少見到商文化的因素」。「在商代,整個膠東都還是東夷天下」(18)。所以有學者認為在膠東,岳石文化的下限當及於商代的中期。而古史記載半島的萊夷人和他們所建立的萊國,則是在經歷了西周王朝,直到春秋中期,才最後被齊國所並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萊夷與齊國的融合過程中和融合以後,齊國的國力迅速增強起來,即齊國的經濟繁榮、軍事強盛、文化發達,都是與半島上的最後的東夷文化的融入密不可分的。所以對於半島地區的岳石文化的深入研究,將會進一步地揭示夏、商以至周代,半島地區的歷史面貌,並進而具體地弄清半島先民們對於中華古代文明所做出的貢獻。

四、岳石文化與平度

與所有的考古「文化」的發現一樣,岳石文化之最先在平度東嶽石村出土,雖有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一種「文化」最早發現的遺址,一般都在該「文化」分布範圍的中部地帶,而不在其邊緣區,現已發現的岳石文化分布區域,也證實了這一點。

東嶽石村今屬平度市大澤山鎮。四十年前未修淄陽水庫時,岳石河(古稱藥石河,今稱淄陽河)從村南流過。岳石河源出膠東名山大澤山主峰之陽,匯千峰萬壑之水,出大澤山西麓,流經東西長20餘里、南北寬三二里不等的平緩河谷地帶後,進入平(度)西平原,西入膠萊河。東嶽石村恰好座落在丘陵與平原的接合部位。

岳石河流經的大澤山西麓以下的山谷地帶,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河北岸山丘連綿,構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形成了一個較其四圍地帶氣候溫和雨量適度的小流域氣候區域。沿河兩岸的沖積土壤,十分肥沃。河流上源及兩岸低山,林深草茂,保證了河水常年充盈。現存清初著名詩人趙執信《藥石水》詩有句:「葳蕤生幽谷,馥郁滋長川。微風引香遠,皎日臨波寒」。在這位恃才傲物的名士眼中,這裡乃是山川秀異大自然鍾靈毓秀的所在。

這種特殊美好的自然條件,不僅使得今天的大澤山區淄陽河畔成了舉世聞名的葡萄之鄉,而且根據岳石文化的發現,可以斷定,早在遠古時代,這一段河流沿岸的生態環境就格外優越,氣候宜人,河水充足,土質肥美,林豐草茂,鳥獸眾多,水族滋繁,正是先民們發展漁獵和農耕的最理想的場所。於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裡,這種地點也就必定很早就成為先民們選址定居建造聚落的地方,東嶽石遺址便很有可能就是距今4000——3500年前平度先民的一個聚落。隨著近年來平度西前莊等岳石文化遺址的陸續發現,更證明今天的平度淄陽河流域必定是當年萊夷先民們的一個主要的生息地域。

前已述及,現存古籍中有關夷夏關係的一些重要夷族首領活動的地點寒、過、斟等地,都在距岳石遺址一二百里之內。由此可以推斷,在這一地區尤其是今平度西北境一帶,很可能存在著非常豐富的岳石文化地下埋藏物。據此,我們也就有充分理由,籲請考古學界今後更加重視對平度境內的考古發掘和研究。

由於東嶽石遺址出土的時代背景(1959年冬大躍進時)及其偶然性(修水庫時發現而非考古工作者的尋覓所得),當年出土的許多陶器被毀壞,後來遺址的大部被淹入水庫;只是遺址最上層的幾處戰國墓葬中的一些銅器當時曾被收存,也因未得到考古文物部門的及時鑑定和保護,以致後來流失無考。雖然1960年經由中科院考古所山東隊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所獲仍頗豐富而且極其珍貴,且經研究,認識了它的價值,但,在以後的十年浩劫時期,更不可能得到完善的保護。與山東境內的其它著名文化遺址,如三十年代出土的「龍山」,五十年代出土的「大汶口」以及七十年代出土的膠州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遺址等相比,東嶽石遺址的遭遇是很不幸的。如今,中國考古發現的許多「文化」的第一個遺址,如仰韶、大汶口、龍山、良渚、河姆渡、三星堆、二里頭、二里岡、小屯等等,大都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而東嶽石遺址現僅為省級,也顯然是低了。(19)

所幸自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省、市、縣各級政府對岳石遺址的保護,考古學界對岳石文化的研究都日益重視起來。1993年,由社科院山東考古隊、青島市文物局和平度博物館聯合進行了東嶽石遺址的第二次科學發掘,出土文物相當可觀(發掘報告尚未發表)。近幾年來,在青島地區,平度、即墨、城陽、膠南、萊西等地又陸續發現了十幾處岳石文化遺址。凡此,都預示著對岳石文化的研究與認識,即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做為保存古代東夷文化時間最久包括今平度在內的膠東半島地區的先民們對於中國古代文明所作的貢獻,則將清晰地顯現其歷史的本相,從而得到公正合理的評價。

(寫於1999年6月)

(1)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

(2) 張學海:《碩果纍纍著新篇——概論新中國山東先秦考古的基本收穫》(山東文物縱橫談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

((3)) 邵望平:《岳石文化》(山東史前文化論集 齊魯書社1986年版)

(4)社科院考古所山東隊:《山東牟平照格莊遺址》,《考古學報》1986、4

(5):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山東泗水尹家城第一次試掘》(考古1980、1)

《山東泗水尹家城第二、三次發掘簡報》(考古 1985、7)

《山東泗水尹家城第四次發掘簡報》(1987、4)

((6) 嚴文明;《龍山文化與龍山時代》(文物 1981、6)

(7)《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

(8) 邵望平:《公元前兩千年前後海岱地區歷史大勢》

(9)任相宏:《岳石文化的農具》(考古 1995、10)

10)同(2)

(11)參見 陳星燦:《中國史前考古學史研究》

(12)夏鼐 :《碳14測定年代和中國考古學》

(13) 同(1)

(14)、(15)同(6)

(16)《春秋左氏傳·襄公四年》杜注

(17)同(8)

(18)同(6)

(19)2010年,岳石文化遺址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附記:《岳石文化與平度》(作者李樹),原收入2002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源遠流長的東萊文明——大澤山文化研究》一書(為論文首篇)。2011年,作者發現此文出現在網際網路上,稱為「作者不詳」。2012年,更被人署名發表在青島史志辦主編的《史鑑》第四期(總第99期)上。今在此書中重印,意在立此存照,以備查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