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籍记载的非文字优秀传统文化——炎黄文化

 勤奋创新 2017-08-01

4、史籍记载的非文字优秀传统文化——炎黄文化

炎黄,是华夏人即中国人的祖先。历史文物有宝鸡的“炎帝庙”和黄陵县的“黄帝陵”作为文物佐证。中国史籍记载比比皆是。从文字显示看:炎帝和黄帝都是少典之子,系同父异母亲兄弟。中国人不尊称“少典”为始祖,把炎帝和黄帝尊崇为祖先,是因为炎帝即神农氏和黄帝两人“身教言传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古人类求生存谋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史籍记载的非文字优秀传统文化——炎帝文化

炎帝,中国姜姓氏族首领,系少典之子,居于姜水(今岐水),是西安“半坡人”西迁的后人无疑。岐水系关中渭河上游的一个支流。“半坡人”向西,沿关中平原到达岐水,一部分定居于此。有一部分或向西进入宝鸡,或出宝鸡再向西,到达天水或兰州,或更远;另一部分人,向南,进入秦岭,或更远。

定居在岐水的姜姓族人,因为气候和水土适宜农业耕作,就以农耕为主,农闲时兼有渔猎,求生存谋发展。

在这一时期,“半坡人”传承下来的“石铲与石锄耕种锄草”,已经无法满足当时古人类之生活所需。求生存的本性和谋发展的本能,驱使“炎帝”“教民用木制耒、耜,播种五谷。”据说:“他尝百草,发现药材,并定日中为市。”

所以,史籍称他为“神农氏”,是中国“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上述引文参阅词目:炎帝、神农氏《简明社会科学词典》660788页。

上述史籍显示:“炎帝”(神农氏)传承和传播“身教言传文化”的核心是:“农耕文化”和初创的“医药文化”。可以看出,“炎帝”既是创新“农耕文化”的始祖,又是中国“医药文化”的开发者。

数千年后,中国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即史称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在《更法》辩论中说:“伏羲、神农教而不诛,”有力地佐证了“神农氏”(炎帝)身教民众学习农耕技能,传承传播“身教言传文化”的优秀传统。尤其是,提到的“不诛”,即不杀人,这样的和睦社会所传播传承的社会风气,只能是好风气,不可能是坏风气;所形成的传统,只能是好传统或优秀传统,不可能是坏传统。

所以,“炎帝”(神农氏)身教言传的创新“农耕文化”和开发的“医药文化”,无疑是中国最早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跟韩非在《五蠹》篇中所讲:中国“上古竞于道德”是十分吻合的。可见,“炎帝文化”,是中国古人类始创和践行的“竞于道德”的优秀传统文化

2)史籍记载的非文字优秀传统文化——黄帝文化

黄帝,系少典之子,跟炎帝同父异母,是亲兄弟,同为华夏人的祖先。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迁住涿鹿(今属河北)。蚩尤率领九黎族人侵凌农耕区,在涿鹿大战,被黄帝炎帝兄弟俩联手击败,并追到冀州一代,将蚩尤杀死。由此,黄帝被农耕区各氏族首领推举为联盟总首领,史称“联盟领袖”。

在这里,人们会提问:炎黄大战三次,炎帝大败三次,黄帝为何不杀炎帝?后来却和炎帝联手击杀蚩尤?笔者认为,这就是,亲兄弟之间打架吵架在所难免,由于兄弟间血缘关系和情分难割难舍,所以,黄帝不追炎帝,也不愿意兄弟之间相残或致死。

而蚩尤,就不一样了。蚩尤强悍凶残,黄帝深怕农耕区民众抵敌不住,约炎帝联手。炎帝看在兄弟情分上,舍弃前嫌,就答应联合对敌,这才大败蚩尤,并将其追杀以绝后患。杀蚩尤,不动他的族人,为的是不再结怨记仇,产生新的仇杀。后世人总结先人的大德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世代相传。

炎黄的目的达到了。此后,黄河流域农耕区民众和长江流域的狩猎民众互不侵犯,相安无事几百年甚至千年之久。

据史籍记载,黄帝时期,开始制造宫室,用玉(坚石)做兵器,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同时,还有苍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其妻嫘祖养蚕。参阅《简明社会科学词典》916页。

上述文字告诉人们,黄帝时代,他所居住的地方,社会文化开始形成和产生。这就是综合性多样性的互动交流活动。

蚩尤被击杀之后,刺激黄帝更新兵器,制造出坚石兵器和舟车弓矢,成为中国原始“军事文化”的开创者;

他始造宫室,说明黄帝开始创建宫廷“建筑文化”;与上文所提“半坡人”创建的居住型“建筑文化”相比,中国的古代“建筑文化”,多了一个新秀。

养蚕,显示的是,“丝织品文化”的初创;

仓颉(苍颉)收集和创造文字,表明“伏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人已经有意识地始创“文字文化”;

作干支,产生了“干支文化”;

制乐器,开始创造出“音乐文化”。

从上述各类始创的文化看,在当时,是超常性创造,它们的进步与发展,构成了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内容。

商鞅在著名的《更法》辩论中,对“黄帝”初创的“军事文化”活动有一点叙述,他说:“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这是为什么呢?

韩非在《五蠹》篇中回答说:这是中国“中世逐于智谋”的表现,是当时社会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实际需要使然。

比如:炎黄联手诛杀了蚩尤,并未对蚩尤的族人采取过激的行为,所以头人被杀,蚩尤族人并没有因此出现复仇性反抗,而是各安其业,这便是“诛而不怒”之一;

其二是,四岳(四方氏族首领)推举鲧治水,尧命鲧前往。鲧治水失败后,被摄政的舜让雷殛死。其族人认可鲧的智谋不足,无怨无恨,也不迁怒于舜。舜命大禹“子承父业”,继续治水。禹欣然接受。率领族人吸取教训,“疏导”得当,治水终获成功。

从“炎黄文化”的基本内容看,因受历史社会的局限,除了“政治文化”没有产生外,相继产生了“优秀的农耕文化”、初创了“医药卫生文化”、“丝织品文化”、“收集文字与造字文化”,创新创造出“军事文化”、“家居建筑和宫廷建筑文化”以及“音乐文化”和“干支文化”。

归纳起来看,这些初创、或承前启后,或继往开来,或创新创造出各种文化,涵盖了经济、军事、文化、建筑等多个方面。

这是一个多么久远、多么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外国人不入眼,那是人家的自由。中国人应当珍惜,应当推崇,应当实事求是地把她列入“华夏大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名录”。

201772709:53:08

2017年8月1日17:52: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