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禹到慧深再到郑和,他们谁最早发现了美洲?或许有一天,全球世界史课本需要修订

 思明居士 2017-08-01

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潜艇司令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他的第一本著作中,说明600年前,中国人郑和率领的庞大舰队比哥伦布早70年左右发现了美洲大陆甚至南极洲和澳大利亚。

孟席斯在书中写道:“在每个方面——构造、载货容积、火力装备、航程、通讯、在没有航线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以及在海上连续数月修理和养护船只的能力,当时中国人都领先欧洲几个世纪。”

孟席斯船长广泛搜集古地图、以及东西方断简残篇的证据,用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利用自己对航海和天文学知识的优势,成功地解释了近年所发现的舰队沿路留下的遗物与碑文,以及中途的沉船,还有水手在各地祭拜妈祖的遗址,顶着巨大压力,得出郑和最早发现美洲的论断。

从大禹到慧深再到郑和,他们谁最早发现了美洲?或许有一天,全球世界史课本需要修订

但早在公元1885年,法国人德吉尼斯就认为,墨西哥就是中国古籍中的扶桑,公元五世纪僧人慧深已经到达美洲,并在1761年发表研究成果《中国人的美洲海岸航行及亚洲远东地区民族的研究》,当时研究这一问题的风气蔚然,诸如《扶桑·或谁首先发现了美洲》《无名的哥伦布》等论述专著纷纷问世,但遭到西方一些知名学者的抵制,又因为墨西哥等历史文化的断代而无法做出更进一步的探讨,在有意无意中,影响渐渐消失,议题不再被谈论。

美国女作家亨利埃特莫茨则在1953年出版专著《几近退色的记录》再次利用《梁书》、《文献通考》、《梁四公记》、《山海经》和实地勘探力证中国人才是最早到达美洲的开拓者,带去了先进的历法、农业、针织等知识,甚至间接影响了美洲大陆被西班牙人轻易攻占的历史进程。

在《梁书》中,有关慧深的记录有些我们今天看起来仍觉得荒诞可笑,但莫茨都给出了解释,更从地理、现存的风俗等角度来试图解释。

慧深自述说,“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从齐鲁到墨西哥湾海上距离),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玉米包衣)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红色玉米)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草纸)……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美洲驯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有桑梨,经年不坏。多蒲桃(葡萄)。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符合美洲情况,金银多铁少)。市无租估。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母系社会)。婚礼大抵与中国同。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

从大禹到慧深再到郑和,他们谁最早发现了美洲?或许有一天,全球世界史课本需要修订

从大禹到慧深再到郑和,他们谁最早发现了美洲?或许有一天,全球世界史课本需要修订

100年前的印第安人

慧深又云:“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竞入水则任娠,六七月产子。女人胸前无乳,项后生毛,根白,(婚前红缎带,婚后白缎带击在脖子上)毛中有汁,以乳子(孩子们吸吮白缎带),一百日能行,三四年则成人矣(现在仍流传的婴孩的民间传说和神邸崇拜)。见人惊避,偏畏丈夫。食咸草如禽兽。咸草叶似邪蒿,而气香味咸(温柔草,墨西哥印第安人至今服食)。”

从大禹到慧深再到郑和,他们谁最早发现了美洲?或许有一天,全球世界史课本需要修订

印第安人面具

史书上记载已经被删减,留存的片段中慧深还说,在他之前可能包括他,已经有五个比丘僧先到达传教,他看到冒烟的山(莫格隆台地向南有科利马火山)、黑色的大峡谷(莫格隆台地向北300里再向东为冈尼森黑峡谷、山顶有雪)、酒泉(甘甜的棕榈泉)、漆湖(向西有拉勃利阿沥青坑,现为公园,东西掉入被染黑)、乳海(硼砂、盐等银光闪烁似乎湖泊),在亨利埃特莫茨的书中不但找到了具体位置,更有当地民间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作为佐证,证明慧深不但来到美洲,还深刻影响了美洲。

如玛雅人也用蛇、虎、狗来命名月份。

如玛雅人年底最后五天为什么会打碎家神,在新年再拿出新的家神供奉,类似中国民间年末撕掉灶王爷图像,换成新的一样。

如墨西哥胭脂虫作为染料,在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也有,但更主要是仙人掌品种相同,早在美洲被西班牙人发现前就有,是否是比丘僧带回的?

如玛雅文化很多佛教风格遗址。

如玛雅发音与释迦摩尼母亲摩耶极其类似。

如印加人认为传授知识的神会从海洋回来,当西班牙人侵入时,末世印加国王认为是预言应验,来的是友好使者,毫无抵抗意图,终于被俘杀害,不然美洲的财富掠夺可能要被推迟很多年。

在这之后,亨利埃特莫茨还试图证明大禹令人编撰的《山海经》,某些地方正是美洲。她从实地考察开始,当找到了起点,再严格按照书中记载,向东多少里去探索,于是,一座座对应的山脉、河流甚至动物便都清晰起来,至少作者自己是深信不疑的。

如“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按照作者一路走来的记录,再向西南四百多里,有蚌壳河,白垩镇。更奇妙的是,在附近,巨大的石头上留有原始的象形文字,现已被保护起来,不知道是否禹派出冒险的大臣们所留下的中国古老文字呢?

《山海经》成书年代已不可考,最晚不迟于春秋,司马迁也说其中内容太过荒诞无法使用,但流传下来的版本本身就是不全的,而且在古人那有限的可怜的片面的记录中,难免会留下神怪巫卜类的印象,但假如我们这样想,记录者记录的神邸,其实是美洲各个部落的图腾神,所谓天下大旱,也不过是某个部族的记忆传说,而不是针对中土世界,一切是否能解释得过去呢?

过去已然过去,谜团期待在将来解开,或许有一天,历史课本会被重新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