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彩虹的silm 2017-08-01
腧穴的“腧”与“输”义通,即有输注的含义,象水流的转输灌注;“穴”含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甲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称“穴道”,还有称作“穴位”者。
“腧”、“输”、“俞”三字相通,应用时各有所指。所谓“腧穴”是指穴位的统称;“输穴”是指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的第三个穴位;“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即五脏俞和六腑俞的背俞穴。
《素问 · 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 · 小针解》作了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上述经文,足以说明经络与腧穴的密切关系。
经络和腧穴又归属于脏腑,就是说腧穴各归属于某一条经,而每一条经又各隶属于某一脏腑。《素问 · 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灵枢 · 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明确指出脏腑——经络——腧穴之间的关系。《千金翼》更进一步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治疗所属脏腑的某些疾病,同样脏腑的某些病证又能在相应的腧穴上有所反应,这些主要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