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面是无价之宝,给多少钱都不会卖!关中农村不产米,多以面食为主,久而久之,关中农村人的面食文化也是举世闻名。而擀面,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无数人生哲理的手艺活儿,吃面要吃擀面,擀的面又薄又光,吃起来筋道耐嚼口感好。跟着51养生网小编来看看吧。 在关中农村里,流传着这样的一段关于擀面的歌谣:舀上一升雪花面,一把两把採上案,擀成一张纸,切成万条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是牡丹。这就是我们那里的擀面。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美食图集 在农村,没有城市里五花八门的美食,但光就擀面这一点,农民妇女也能做出很多的花样来。宽的窄的薄的细的绿色的,红色的,黄的的,想吃啥就能擀出个啥,想要什么颜色就能做出什么颜色来。一块面团,三揉两捣腾,只听擀面杖哐哩哐当响几下,案板上立马会铺开一张硕大的面蒲团来,再三叠两叠,用刀子轻轻一划,要宽的,要细的,都随你!锅儿一开,面儿一下,想吃干的直接往碗里捞,想吃汤的直接在锅里调。油辣子一放辣呼呼,醋水水一倒酸溜溜,吃上一碗,额头冒汗,想多舒坦有多舒坦。 农村的面好吃不全在擀面上,还在调饭上,调和都一般,关键在醋好。农村人常说:“揉好的面,捂到的醋。”农村人把柿子醋称醋家婆,在做醋上是行家,每次做醋总要把门关紧,不让人看见,说是醋家婆怕撞见生人进来。这样每次做出的醋油黑黄亮,像酱油一样,酸酸的,香香的,送给村子里其他的乡亲品尝,没有不说好的。有些家待客,总要来讨一碗别家的柿子醋。 现在,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不再局限于不得不吃面而饱腹,但爱吃面的习惯却成了很多关中农村人一辈子的情愫。一次农村母亲到我这里来,说是从家里给我带来的擀面,嫌我这里案板小擀不成面。我说城里小饭店到处都有卖的,大老远带这干啥?!母亲说没有自家擀的好吃。 晚上下班回家,那巴掌大点的案板上整整齐齐静躺着新擀的细细的面条。当母亲递给我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时,不知怎么,我的心里不是滋味。想母亲为了这碗面,一路倒车颠奔,揉了又揉,擀了又擀,费尽了心思,我不禁潸然泪下! 面,对于关中人,早已不仅仅是美食这么简单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渗进骨子里的顽劲儿,一种家族的传承,一种母亲的关爱,一种和乡里乡亲聊不完的美好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