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量裁(9)百合地黄汤

 学中医书馆 2017-08-02

百合地黄汤

【原文】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组成与用法】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 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功效】清热滋阴安神。

        【医案】

1.经量过多

初诊:2005年12月1日。叶某,45岁,末次月经1123日来潮,经量多,经色鲜红,夹血块,至今9天未净,今经量略有减少,倦怠无力,小腹空痛发胀,腰坠胀。昨天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16mm×17mm×18mm。平素月经周期提前一周,经量正常,57天净,纳便无殊。生育史:2-0-0-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舌稍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子宫肌瘤。

治法:凉血止血。

方剂:百合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生地(切,酒浸)30g  百合15g  生白芍30g  炙甘草6g  丹皮炭10g  水牛角(先煎)30g  桑叶30g  阿胶(烊冲)10g  旱莲草30g  仙鹤草20g  荆芥炭10g4剂。

二诊:2005125日。经水将净,寐难且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药守上方加五味子5g4剂。

三诊:20051212日。进药一剂,经水即净。

改方治疗子宫肌瘤。

1. 经期过长

初诊:2007214日。林某,17岁,未婚,月经123日来潮,量中等,至今23天经量不减,经色鲜红,无血块,伴腰酸痛。平素月经正常,纳可,二便无殊。舌稍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法:凉血益肾止血。

方剂:百合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百合20g  生地20g  生白芍20g  炙甘草6g  水牛角(先浸、先煎)30g  天门冬20g  川石斛10g  旱莲草20g  阿胶(烊冲)10g  仙鹤草30g3剂。

二诊:2007217。经量减少一半,腰痛,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山茱萸15g、海螵蛸20g5剂。

三诊:2007223。经水昨天净,腰痛消失,舌脉如上。

治法:滋肾清热。

方剂: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龟版胶(烊冲)10g7剂。

3.经行失寐

初诊:2006年1月26日。陈某,33岁,末次月经1月15日来潮,经行失寐至今,每夜仅睡4小时左右,头昏倦怠,目眶暗黑,大便疏秘,口臭。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养阴清心安神。

方剂: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

百合30g  生地12g  知母12g  酸枣仁30g  川芎5g  茯苓12g  生甘草5g  夜交藤30g  苦参10g  龙齿30g7剂。

二诊:2006年2月10日。进药一剂,夜寐已达7小时,且酣,精神极佳,口臭,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茵陈12g7剂。

2. 妊娠失寐烦渴

参见“猪苓汤”条第8案。

5.子嗽

初诊:2006年9月15日。戴某,30岁,妊娠80天,咽痒咳嗽少痰3天,无外感症状,恶心轻微,纳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滋肺养胃止咳。

方剂:麦门冬汤合桔梗汤加味。

麦门冬12g  半夏6g  北沙参12g  甘草6g  粳米20g  大枣5  桔梗3g  木蝴蝶4g3剂。

二诊:2006918。咳嗽无痰,咽干不欲饮,无外感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养肺阴止咳。

方剂:百合地黄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味。

百合30g  生地10g  知母12g  杏仁10g  茯苓10g  前胡10g  川贝母(冲服)4g  木蝴蝶3g3剂。

三诊:2006923日。咳嗽止,咽干除,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3剂。

四诊:2006929。食螃蟹等海鲜之后,昨天又开始咳嗽,有少量痰液,无外感症状,舌脉如上。

中药守918方,加百部10g6剂。

药后咳嗽未再发生。

6.更年期综合征(面部潮红)

初诊:2006年1月23日。金某,32岁,月经失调一年,周期30~90天,经量不多,7天净,末次月经1月8日来潮,量少,淡如血水,2天即净。经前面部潮红,带下不多,纳可寐安,二便正常。性激素检测:雌二醇、睾酮均在正常范围,孕酮1.49nmol/L。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2mm。生育史:1-0-0-1。妇科检查除子宫颈轻度炎症之外,其余均未发现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益气血,调经。

方剂:薯蓣丸加减。

薯蓣15g  当归9g  桂枝6g  神曲10g  熟地12g  甘草6g  党参12g  川芎5g  炒白药10g  白术10g  麦门冬10g  杏仁10g  柴胡6g  桔梗5g  茯苓10g  阿胶(烊冲)10g  干姜5g  防风10g  大枣6枚,14剂。

二诊:200626日。潮热次数增加,每日达10多次,无汗出。舌稍红,苔薄白,脉细缓。

治法:滋阴凉血。

方剂:百合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甘麦大枣汤加味。

百合20g  生地15g  生白芍15g  甘草5g  小麦30g  大枣6个  龙骨20g  牡蛎20g  鳖甲20g  龟版胶(烊冲)10g  白薇10g4剂。

三诊:2006211日。服药之后,潮热次数减少一半,舌脉如上。性激素检测:促卵泡生成素80.58mIU/ml(绝经期23.0116.3 mIU/ml),促黄体生成素51.71mIU/ml(绝经期15.954.0 mIU/ml)。西医诊断:卵巢功能早衰。

中药守上方加青蒿10g7剂。

四诊:2006218日。潮热未再减少,亦无其他不适,舌脉如上。

治法:滋阴宁心,清热疏肝。

方剂: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小柴胡汤加味。

百合20g  生地15g  甘草5g  小麦30g  大枣6  柴胡10g  炒黄芩10g  半夏10g  党参10g  生姜3  龙骨20g  牡蛎20g  鳖甲20g  龟版胶(烊冲)10g  糯稻根30g7剂。

五诊:2006224日。潮热基本控制,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连续服用28剂,潮热未再发生。

【按语】

百合病为何病历代存有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伤寒补亡论》和《医垒元戎》认为即《内经》所谓的“解”。《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尺脉缓涩,谓之解安卧。” 何谓解,张志聪曰:“解惰也。《吴医汇讲》称百合病为“心神涣散症”,何任在《金匮要略通俗讲话》中称之为“热病后余邪未清所致的疾病”。纵观临床表现,类似于现代神经官能症,而属于阴虚内热类型的病症。病以百合命名者,以百合能愈此病故耳。

案1为经量过多,见色红夹块,舌稍红,属于血热引起的经水沸溢,以清心凉血的百合地黄汤与凉血收敛的芍药甘草汤相伍,再佐以丹皮炭、水牛角、冬桑叶、阿胶等凉血止血药物,其效如响。方中生地味甘、苦,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浸酒后入煎,可使其止血成份易于入药。经药理试验证实,地黄乙醇提取物所得的黄色针状结晶能缩短兔凝血时间唐代《经效产宝》“治妊娠下血,时时漏血”中,就用生地黄汁、清酒相煎服用,可见古人已谙于此,而未为酒能动血之说所惑,酒药相煎,不过留其药性而耗其酒性耳。桑叶通常作为辛凉解表类药物,较少用于妇科血证,对于其止血机理,《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王本祥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亦未记载。但《本草从新》称桑叶能“滋燥,凉血,止血”。《重庆堂随笔》称其:“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傅青主女科》治疗年老血崩的加减当归补血汤中,便有桑叶一味,(方内当归一两、黄芪一两、三七根末三钱、桑叶十四片)认为它“有收敛之妙”。二诊时患者寐浅,加五味子一以安神,二以收敛止血。五味子味酸,性温,其宁心安神作用众所周知,但它还可以通过收缩子宫,达到止血的目的。动物实验证实五味子可以使子宫节律性收缩显著增强,而被用于治疗难产。(见《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

2为经期过长,23天未净,且量不减,色鲜红,腰痛,舌稍红,脉细,证属血热肾虚,血热者经水沸溢,肾虚者封藏失固,故以百合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水牛角、阿胶凉血止血,加天门冬、川石斛、旱莲草、仙鹤草滋肾止血。一诊经减,二诊经止,再以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善后。方中天门冬味甘、苦,性寒,功能滋阴润燥,《本草蒙筌》称其“止血溢妄行”,《妇女病饮食疗法》用天门冬30g,红糖30g煎服,治疗月经过多、崩漏有效;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功具补益肝肾,凉血止血的作用,《常见病验方参考资料》用旱莲草15g,加糖少许煎服,治疗月经过多。

3、案4为经行失寐和妊娠失寐烦渴。《灵枢·邪客》曰:“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可见,失寐常常是阳盛阴虚的一种疾病,与百合病的阴虚内热有共通之处。百合地黄汤中,百合味甘、微苦,微寒,功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药性论》称其“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日华子》称其“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现代药理也已经证实其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生地味甘、苦,性寒,清热养阴,《珍珠囊》称其“凉心火之血热,……除五心之烦热。”由此可见,百合地黄汤具有镇静安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阴虚血热引起的烦躁失寐,在妇女中尤其多见,治疗当以养阴清热安神为首务,百合地黄汤与养阴安神的酸枣仁汤,或者清虚热除烦的栀子豉汤相伍,就是一张十分对证、功效卓著的方剂,用后如雾露之清滋,润物而无声。

案5为子嗽,时值金秋燥令,咽痒咳嗽少痰,但又无外感症状,治疗从肺胃阴津不足入手,先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未效,再以养肺阴,润燥止咳为治,遣百合地黄汤合百合知母汤加杏仁、茯苓、前胡、川贝母、木蝴蝶而愈。百合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作用,与诸药相合,即仿百合固金汤之意。

案6为更年期综合征,此病大都出现于“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之际,亦即肾精亏竭之时,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此案症见面部潮热不止,舌红,阴虚已明,先以百合地黄汤配合芍药甘草汤、白薇、鳖甲、龟版胶养阴凉血,甘麦大枣汤配合龙骨、牡蛎,重镇宁心安神,收敛浮阳,收到明显疗效,最后以滋阴宁心,清热疏肝法收功。方中投鳖甲、龟版、牡蛎,即取吴鞠通的三甲复脉汤之意,重镇浮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