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视了这一点,学艾灸走了多少弯路啊

 小毛头书屋 2017-08-02


在《99%的艾灸治病无效,都是忽略了这一点》一文中,我们主要谈了几点:


  • 咨询艾灸问题要找专门的灸师

  • 灸进去才可能刺激到穴位

  • 艾灸取效与否,最重要的要看有没有气至病所

  • 气至病所,病处有感觉


绕了一大圈,其实只注释了一句话: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不少朋友都很熟悉这句话。《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是:“针之要,气至而有效”,后面还有半句:


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经典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却不知为何,老被我们忽视了。忽略了后面这半句话,学艾灸可能就会走弯路了。




1



首先,气至病所不一定是热至病所啦!


我们先看个医案:


一个智齿发炎的朋友,左下智齿牙龈长出好大一个包,不能用力咬牙。我给他灸左颊车穴,全程无热感。因为没学过无为灸,灸了半个小时后他起身想走,一咬牙发现脓包消了不少,决定再灸一会儿试试。灸了一个多小时,脓包已消,后无复发。


这个案例里,患者能自觉脓包消,已是有效。艾灸取效,是如此地明显的,即使被灸者全程没有热感。


如果我们深信经典,气至才能有效,那也可以说:患者全程无感而有效,也是气至而有效,只不过,此时的气至,不是常见的热感到了而已。仿佛我们没有吹到风,而看到云在飘——高空风吹云,我们吹不到而已。


灸而有效,也是病处有感觉(感觉有好转了)。


灸而有效,为艾灸的首选。背后必定是气至病所,不过,我认为我们不必过分深究其机制。



2




我常跟一些中年朋友开玩笑说,你们常做无为灸,是花钱找罪受呀!


为什么这么说呢?像有的朋友,几十年的老胃病,西医检查也能查出来,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灸之前也生活得不错,除了偶尔饭后不舒服,有点胃胀之外,不怎么痛苦。倒是一发狠,决心趁着三伏天大量施灸,根治老胃病,很是痛苦了几天!


她估计平时没少生气,给她揉揉心口窝后灸了两小时中脘,边灸边放屁,连着放了一天屁,跑过来跟我说:“你见过有人放屁放到屁眼痛的吗?”我跟她说:“不关我的事啊,这都是你以前憋的气哈!”


放屁放到屁眼痛时,她可能觉得还不如不灸呢,不灸还没这么痛苦;可排病反应结束后的身心放松,又让她觉得灸得值了。


像这样灸完之后,得经历一阵痛苦的排病反应后,才觉得舒坦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慢性病患者,身体是处于一个相对低水平的平衡状态的。随着年龄的增大,正气慢慢衰减,病也慢慢加深。大量地施灸后,人的正气足了,驱邪外出,得打一仗,表现出来就是这些痛苦的排病反应了。邪被驱出后,身体就会处于相对高水平的平衡状态,整个人的身心状态明显好起来的。


这其实不仅用灸法治病会出现,病太迁延,用药后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例如《伤寒论》第101条:


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此处的“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就很像艾灸后的排病反应后身体状况转佳。


像这些“自找痛苦”的朋友,灸的过程中,出现了病处的疼痛,或者胀、酸、麻等,都是气至病所的表现。气至之后,经历一番排病反应后,也有如风吹云一样明显的效果。


除了“热至病所”外,所有这些病处的剧烈感觉,痛痒酸胀等等,都是气至病所的表现。并且根据经验,艾灸时出现这些剧烈的感觉,灸完后的效果往往也要更好。





3





我看着人体经络图,老是会联想到全国交通线路图。


如果是画全国范围内的公路网,那估计只会突出国道和省道吧,我家门口那条水泥路,肯定没机会画出来。


不画出来不代表不存在,更不代表不重要。像我家门口那条水泥路,不仅是我们村里人天天得走,邻近几个村也常由此而过——离得近,使用这条路的可能性就大。


经络也是如此,我们施灸时,除了心脏病,优先选用病位近处的穴位,也有这样的考虑在其中。我们看到腹部的经络图,画得密密麻麻的。画出来的经络这么多,没画出来的可能更多。人身网络,何其复杂!


这么复杂的网络,普通人如何去辨别,并且临证时清楚地选用?幸亏我们的身体无比聪明,总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将艾热运到最需要的地方。所以,在施灸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后天学习到的某某穴位治疗某某病,而是被灸者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本能,这个本能在艾灸时体现出来就是自我感觉身体状况改善与否,以及灸感。


无为灸是最重视灸感的。之前我们也谈了不少关于灸感的问题,可以参考一下《什么是灸感?》。


但是只有灸感不代表就可以治病。很多经常灸的朋友,除了可以清楚感觉到艾热在自己身体内如何走,有时遇到灸着没啥感觉,热感和痛感等都没有时,还可以跟灸师反馈:“虽然我灸着没啥感觉,但我知道你灸的地方是对的。”


有个朋友湿气比较重,跑到灸馆连着灸了好几天脾腧穴,一天几个小时,就是没热感,也没有痛感等,甚至连睡着都没有。这样子灸了几天,再一看舌头,原来泛水的舌面开始干而不燥了,早上也不会睡不醒,大便沾马桶的问题也大有改善。


我跟她开玩笑说:“怎么灸着没啥感觉你还天天来?”她哈哈大笑说:“我又不是傻子,肯定是有好转才来的嘛!”


说到底,艾灸治病,最终的评判标准是有没有效。提出气至病所,也是为了在治病过程中有个方向。如果遇到艾灸过程中,无感而立刻有效(牙龈肿痛医案),无感而慢慢有效(湿气重医案),感觉剧烈而有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医案),殊途同归,最终都指向了一点:


被灸者要能够感觉有所好转,这样的施灸方向才是对的。


由此一点,必定有气至病所,只不过,如何气至病所,却不必过分深究了。经典也告诉我们,从灸后的“效”去评价艾灸,更加明确一些。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别忘了,效之信,如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