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路十八弯 —— 脱气和增氧设备

 昵称29757931 2017-08-02

大年初五过年好!刀客特金给大家拜年了。每逢佳节胖三斤,有没有?大家吃喝玩乐吆五喝六的都腐败的差不多了,寂寞空虚的小心脏是不是开始渴望知识雨露的浇灌了呢?多图预警。

 


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期我跟大家聊了增氧设备(大摆兵器谱 —— 谈增氧设备),其实脱气和增氧在高密度养殖中一样重要,而这两者在物理本质上都属于气液交换。于是聪明的人们一直想着如何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幸运的是,氧气轻,往上走,水靠重力往下流,于是LHO(低水头增氧装置)和BIOBLOCK(生物组块)这两种迷宫似的玩意儿就应用而生了。

 

LHO1989年由Watten最先发明,后人又衍生出多个版本,但基本构造和原理没有变化。这种装置构造简单,利用重力自流,减少水头;水体分散程度高,气液交换充分;寿命长,维护简单。当然缺点也有,占空间较多,需要有一定的高程。

 


上图是LHO的立体剖面图,空间被竖板分成几个气室,上面盖一块分水板。水是上进下出,氧气是侧进侧出。氧气透过竖板上的小孔在几个空间里穿梭混匀。这里面决定溶解率有这样几个因素:Y1-分水板处的水头;Y2-分水板开孔的大小;Y3-分水板至出水液面的高度。




分水板处的水头要和分水板的大小相配合,经常看到偌大的分水板,水只流到一半处,另一半完全是干的。水头至少要保证水能布满整个分水板,否则这玩意基本白费。

 


气孔理论上越小越好,水能得到充分的分散,但太小了容易堵塞。如果像上面那样一半的分水板是干的,气就全跑掉了。

 

LHO的水进入气室后就不受控制,水和气之间怎么翻云覆雨的很难掌控。而BIOBLOCK就好多了。目前BIOBLOCK多用于开放式脱气,水在螺旋柱间充分流动、打散并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这对于溶解氧来说可能有些多余,但对于溶解度高很多的二氧化碳,想带走它们,充足的停留时间就显十分必要了。

 

别小看这个玩意,脱气效率高达90%以上。其中重要的限制因素是堆叠高度(packing height)。


以及滴滤塔trickling tower,只不过分水板换成了莲蓬头。

 


基于以上特点,LHO可代替氧锥,配合其他脱气装置使用。BIOBLOCK主要行使脱气职责,必要时还要加上增氧装置。

 

滴滤塔+氧气锥


流化床+LHO


然而如何选型和搭配,还是要有专业的工程计算,以及结合实际空间要求来进行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