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头条||小儿推拿4步法 治疗小儿甲流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8-02

       中医外治疗法对普通感冒的作用较为显著,对流行性感冒则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发生,缓解流感症状等作用。

     

      小儿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儿推拿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按摩手法应用于小儿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调整小儿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激发儿童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家长坚持对孩子进行推拿保健,可起到增强儿童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效果;长期按摩,可大大提高抗感冒的能力,可有效预防甲流。


一:具体按摩手法

   

     1、补脾经:200~500次

    

     2、摩腹: 2~5分钟 (掌指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大便干结者以泻为主,便稀者以补为主。)

 

     3、按揉足三里:50~100次

   

     4、捏脊: 5~7遍


二:手法演示


 1、补脾经

     

   

      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拇指末节作旋推法。


    穴位详解:

   

   (1)功用

   

     健脾胃、补气血。

   

    (2)主治

     

     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

   

    (3)应用

    

      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4)注意事项

    

       小儿脾胃多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

     

 2、摩腹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

    

  穴位详解:

   

   (1)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2)主治

     

      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便秘等。

   

    (3)应用

    

      摩腹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腹泻、呕吐、恶心、便秘、腹胀、厌食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常与捏脊、按压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4)注意事项

    

      摩腹的方向与补泻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顺时针方向为泻法多,而逆时针方向则多为补法。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先找到髌骨,它的下缘是髌韧带。在两侧有个凹陷,即“内膝眼”和“外膝眼”。外膝眼下3寸(小儿四指并拢的长度),下方找到胫骨,胫骨外侧旁开一横指处为足三里。

     

      按揉足三里:宝宝仰卧位,令宝宝屈曲其膝部,双手拇指分别按放在足三里处,用指腹着力按压,一按一松,连续数次。

    

  穴位详解:

     

        功用: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

      

       主治:

      

        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

     

       应用:

     

       本穴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常与捏脊、摩腹等配合应用,作为小儿保健按摩之用。


   穴名释义:

    

    “足”,指足部;“里”,意为寸。因本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所以称“足三里”。

   

 4、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也叫“捏脊”。从“长强”到“大椎”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

捏脊时用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的桡(ráo)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或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

       

       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捏脊时捏拿肌肤不宜过多,但也不宜过少。过多则不易向前推动;过少则皮肤较痛且容易滑脱。捏拿时不要拧转肌肤。操作时,当先捏肌肤,再捻动、再推动,动作要协调。

     

     “长强”穴在人体尾骨最下端;“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间正中处。当宝宝活动头部时,我们可以摸到活动的第7颈椎,下面是第1胸椎棘突,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就是“大椎”。

      

   穴位详解: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主治:

           

          疳积、腹泻、腹痛、厌食等一切先后天不足之症。

            

           应用:

            

          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天、后天不足以及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操作时旁及足太阳膀胱经脉,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俞(shù)穴,能增加疗效。

      注意事项:

           

           捏脊法有较强的补益作用,能助阳生热,所以对有些疾病应慎用,如:急性热病、某些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