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毕业以后,你牛比的朋友圈是否给予了你帮助?

 生如夏花222k9b 2017-08-02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by马尔克斯

成年人的世界里,共同有着心照不宣的规则。

朋友圈里大多数的朋友他们会给你帮助,但也仅限于举手之劳。危机时刻,指望不了。

不是能力不够融入不了,而是交浅而已无法言深。

大学如果你够积极主动的话,必然会接触到两个群体—学生会和社团。

曾听过一个说法:“社团啊,学生会啊,就是一群人过家家而已,何必认真呢?

现在想想好像真是这样,我们维持着彼此半生不熟的关系,见面了就笑笑不说话连寒暄的心情也没有,上完课就离开去干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对方在我们生命里处于过客的位置,所以不讨好,也不讨厌。

我曾认真思考过,学生会或者社团中,大家建立起来的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朋友关系?是上下属关系?还是利益关系?

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简单说下社团吧,我入社团的原因很简单,和很多人的想法如趋一致:交朋友。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甚至地域不同,造就了我们的不一样。这样没有深度交流的关系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时间里分崩离析。

有次单反没电了,当时正在其他学校拍摄像作业,天色已晚,期末又临近,实在没办法只好求助有单反的同学。但我也心知肚明,这么贵重的物品,一般关系也不强求。打电话过去,听懂了对方短暂的犹豫,于是当即说了声谢谢,我再看看其他人哈。

挂了电话,脸上说不清情绪,这就是我们和朋友圈里点赞之交的关系,就连后来他拍mv找我借吉他,还是让其他人代劳,自己都不亲自说……语气显得非常礼貌,我没说多话,借给他后,对方一个劲说谢谢。对于这样生疏的客套好像也只能接受却又头痛不已。

再谈谈学生会,各种人都有,有能力的,有颜值的,有领导力的。也许我是个天性不太爱受拘束的人?所以不太想参加,还听说学生会很黑暗,所以印象也不太好。最后也不知道谁规定班长必须入学生会,说是为了防止只占位不干事。所以到底还是进入了。

很喜欢部门的人,部长漂亮人又好,干事可爱又亲和,学姐还经常请我们吃饭,多次好说歹说不让我们付钱,一次她付完账,我轻描淡写说看一下账单,她似乎明白我的意思反应很快把账单揉在手心成团,说了句想都别想。我一直记着,觉得很暖心,其实都是学生谁又很富有呢。

其中也有人八面玲珑,对谁都姐啊哥的叫着,但最后还是没有换来他人的喜欢。有人官架子很大,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用极端的方法去完成,我和他们的关系俨然成了上下级。

即使我喜欢交单纯的朋友,可到底不太喜欢那个氛围,还是退了。



最后只能说“我们曾经是朋友。”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是不是感觉人生知己难寻?”

“嗯,感觉星星点点布满生命,但每颗心之间的距离却又那么遥远。”

生活残忍,许以时光刀刀割肉。大多数的点赞之交帮你的能有几个,知心好友,百里挑一,多年难寻,明你心苦尚还懂你心忧。再牛比的朋友圈,不如得一两真挚友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