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纠结为哪“班”——学前班

 家长思塾 2017-08-03

这些日子,北京的天气燥热;比天气更燥热的是爸爸妈妈们的心。


家有高考生,家长闹心;家有中考生,家长闹心;家有小萌宝,不闹心该开心了吧?错!更闹心。


为啥呢?想当年,全家齐上阵,起五更爬半夜地排队抢号面试交费为萌宝千挑万选了一个幼儿园,弹指一挥间,刚刚两年多,又得折腾!


不是六岁才上小学吗?孩子才五岁,好好在幼儿园呆着呗,这会儿折腾啥?


折腾学前班呗。


原来,教育局有政策,所有公立小学、幼儿园,一律不许违规开办学前班,提前对学龄前幼儿开展“小学教育”。


说白了,小学做小学的事,好好教学生学;幼儿园做幼儿园的事,好好带孩子玩。


挺好的事儿吧?挺简单的事儿吧?


不行,偏有人没事找事!


谁找事?培训机构呗。找什么事?找麻烦事,找闹心的事呗!


老生常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不提前学点拼音算术,上学跟不上,老师不给好脸儿……一番不是道理的道理抡过来,家长们瞬间懵了。是呀,别的什么都好说,这正想方设法为孩子奔波名校呢,如果孩子进了校门不招老师待见咋办呀?


想让老师喜欢,不拼爹就得拼娃呀!咋拚?听人家培训机构的,从幼儿园出来,上学前班,提前学拼音算术。


要说我们中国人是很机灵的,凡事会算计,不吃亏。可就在一件事上,我们永远拎不清楚。啥事?孩子的事。为啥就在这件事上犯糊涂?关心则乱啊!


不信,你换个传销的、卖保险卖保健品的来忽悠家长试试,早把你轰走了:有多远滚多远!讲大道理忽悠钱,门儿都没有!


可这大忽悠一旦与“成才”扯上关系,家长们就慌了神,糟了心,完全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其实,你只要定定神,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里边的事你就全能想明白了——


第一,啥时认字、啥时算术,是不是有规律的事?教育局制定政策就是要求教育机构要遵循规律办事,幼儿园有幼儿园的教法,小学有小学的教法。所谓“幼小衔接”自然已包含在人家的教育体系里了。你一定要违背规律,非要中断孩子在幼儿园系统的教育,跑到不明就里的学前班去,在应该玩耍的年龄逼孩子去学习,这叫什么?这叫揠苗助长对不对?相信家长朋友都知道揠苗助长不好;但看人家都去往死里薅那小苗,自己不跟着薅两把总觉得亏得慌,不踏实是吧?


第二,现在干啥事都讲究个“资格”,咱当爹妈不要证,他教咱孩子认字读书你都不看看他证件?现在老师上岗是要凭证的你懂吧?所谓“培训机构”,那些老师和药店里穿个白大褂坐堂的“名医”有区别吗?你有钱要扬我拦不住,但教不明白孩子,倒有可能教歪了,你也不急?


至于其它的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了,提前适应小学教育啦等等,更是胡说八道!还是那句话,在中国,教子育儿,不是要“抢跑”,是需要慢下来了——慢下来,留些思考的时间,留些想象的空间。试试看,暖暖的灯光下,给孩子读一本睡前书。请注意看孩子的眼神,兴奋吗?专注吗?


所以,所谓“幼小衔接”,教孩子“坐得住”,不是非得花钱去学前班。花钱上学前班唯一的“好处”就是家长乐得清闲了——不用给孩子读书,只管刷着手机盯着孩子写拼音就完了——省了事还号称为了孩子好,难不成都是假爸爸假妈妈?


所以,家长朋友们,千万别偷懒,去不去学前班,自己好好想明白喽,别啥事都跟风随大溜。


不去学前班,让孩子顺利走过“幼升小”,更多科学办法,尽在家长思塾讲坛。


改变一点想法  形成一个观念
家长思塾,与家长朋友携手,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思塾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