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微之处见功夫/木工篇「下」 | 中国木工爱好者

 踏月舞雪8gv2vx 2017-08-03


这是门工众与你相识的第 12 个 星期六
本篇为
之续篇
这次我们继续探寻那些
藏于精微之处
对品质不舍追求
对细节持恒不怠
无处不有的
匠心独妙
关键词:「靠背板」

圈椅中
靠背板与座板面框
相接所用的榫卯
乍一看
无非是简单的直榫相接
直到
被一位先辈点醒
才发现还有
更讲究的做法
这种做法
究竟有哪些优点呢

「保证持久稳固」
在靠背板发生胀缩现象时
普通做法的榫头较大
变形程度也相对严重
长时间的胀缩变化
势必导致榫头松动
优化之后的榫头
有效缓控了变形程度
下方图解
「提高美观程度
加工靠背板与座板面框相接的榫卯
的过程中
难免会产生缝隙
优化做法
由于有“榫肩”
组装胶合后
榫肩可将缝隙遮盖住
虽然其背面的缝隙
仍不能避免
但保证了从前方
主视线内
看不到明显缝隙

相较于普通做法
优化做法
这小小的改动
提高了整个作品的美观程度
「符合实际受力需求

位于前面的榫肩
不仅起到美观作用
更符合靠背板
实际受力情况
优化后的榫卯作法
提高了结构的
持久性、美观程度
也更符合
实际受力需求



关键词:「破相」
连接构件时
在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
要尽量将木材端面
藏于结构内部
保持木材纹路的统一性
也利于结构的稳定

反之
如果将端面外露
就可以说这作品
破相”了

「例」
圆形餐桌面板与边框相接
「图中红色标记处」


做法①
直材与外框曲材相接时
直材通到端头
做法②
直材与外框曲材相接时
直材不通到端头
且往里退了10mm
这两种做法
从以上两图中看来  并无大区别
然而
面板组装完成后
要对其边缘进行倒角
这时
再将两种做法对比来看

做法①
由于其直材通到了端头
倒角后
直材的一部分端面显露出来
「下图蓝色箭头所示」
影响了面板纹理的统一性

也可以说是
破相'了
而做法②
由于其直材未通到端头
倒角后
面板纹理统一性不受影响

且在日后长时间的使用当中
边缘的磨损
不会致使
直材端面外露
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统一、美观
前辈们
没上过力学课程
没研习过设计美学
凭着一颗追求极致的心
勤勤恳恳的实践

怀抱着
不断反思、力求精进工作态度
将作品做到
尽善尽美

着实令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