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编从小就很抗拒牛奶,因为每次喝都会腹胀、腹痛或者拉肚子。父母曾以“长不高”为由要挟小编喝牛奶,结果却亲眼见证了小编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样子。后来他们投降了,小编的肚子也不闹了。 小编听说很多人都同样“牛奶过敏”,便咨询了医生。才知道,原来这并不是过敏,而是一个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遗传缺陷—— 乳糖不耐受
02 乳糖普遍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乳汁中,是婴儿脑部发育的必需物质。乳糖在人体内的消化主要依靠肠道中的乳糖酶,而这种乳糖酶的分泌在婴儿时期最盛,断奶后数量会逐渐减少,7~8岁后就几乎为0了。 体内缺乏乳糖酶,使奶中的乳糖不能在小肠里被消化和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菌丛的作用下发酵、水解,最终导致腹胀、肠鸣、气多或腹泻等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像小编这样反应比较大的,牛奶喝多了还可能会头晕、恶心。
03 欧美人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约为25%,而中国却是95%。曾有一个相关的基因测试,邀请了300位中国人参与,结果表明这300个人竟然全是乳糖不耐!也就是说,你身边几乎所有的人,喝牛奶都会闹肚子! 这也许与中国人喝纯牛乳的历史短有关。中国人习惯喝豆浆,牛奶只是饮食上的一种点缀。中国人又太会吃,擅长制作美味的乳制品,让乳糖含量在食物加工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乳糖不耐受并不明显,也容易让人忽略。 04 有人说喝羊奶好些。实际上,同规格的牛羊奶对比,牛奶的乳糖含量为4.2%,而羊奶为4.6%,比牛奶还高,对乳糖不耐受的挑战更高。 日本曾推行“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计划,中国父母也争相效仿。殊不知,假如孩子有严重的乳糖不耐受,长期积累下来,就会造成免疫损伤,最终导致各种慢性疾病。
05 即使如此,牛奶也不是不能喝的。牛奶被称为“白色血液”,营养物质均衡完整,对人体有益。而且,乳糖酶是一种“用进废退”的物质,假如从小就有喝奶的习惯,人体也是有可能持续生产乳糖酶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怎么喝”: ① 1次喝100ml,1天不超过300ml; ② 空腹的时候不要喝牛奶; ③ 选喝酸奶或舒化奶; ④ 改吃奶片或乳酪; ⑤ 喝牛奶前口服适量乳糖酶; ⑥ 慢慢适应从少喝变常喝。 06 乳糖不耐受只是食物不耐受中的一种,其实食物不耐受的例子更为普遍。 央视新闻曾报道一位内蒙古的男士,偏头痛13年,完全丧失劳动力,反复检查之后才发现是小麦、西红柿强阳性食物不耐受搞的鬼。忌食一年后,他就康复了。 范志红教授的书《别让美食伤害了你》也在提示大家,在被一些迁延不愈又原因不明的“老毛病”折磨时,不妨想一想,是否有食物不耐受问题在作祟。 关于食物不耐受的问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给小编;如果喜欢这个话题,或觉得小编说的对你有帮助,就请点赞吧!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