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撸串喝酒的魏公村

 yang102 2017-08-03


时值暑假,高校云集的魏公村变得格外宁静。除了轰隆隆的拆迁声,再也听不到沿街饭馆、酒吧、饰品店的喧嚣了。民大、北外、北理周边一溜儿的门脸房,也都拆了。


拆除中的民族美食街

对于曾经混迹于此的人来说,那些年撸串、喝酒、吃肉的民族美食街,承载着青春的记忆。说起魏公村,久居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一片儿高校云集、美食众多、房价惊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魏公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村儿”,而是凝聚了近700年历史的“村儿”。


魏公村位置图

魏公村位于海淀区东南部,东至白石桥路,南至中央民族大学,西至魏公村小学西,北至魏公村路。准确来说,魏公村是中关村南大街和魏公村路、学院南路交叉的这一片儿。为什么叫“魏公村”,“魏公”到底又是谁?这得从元大都时候说起。


畏兀儿人

魏公村的前身叫“畏兀村”,在元朝时是畏兀儿人的聚集地。畏兀儿人,在唐朝叫回鹘人,最早是起源于蒙古草原的民族。元大都时候,“畏兀村”并不是商业区,基础设施也远不及大都城里,可谓荒郊野岭。元世祖的皇后把妹夫畏兀儿人蒙速思的墓地和家庙,选在魏公村一带的高粱河畔。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魏公村


后来,有几个畏兀儿大族的墓地都在附近,渐渐就形成了畏兀儿人聚集的地方。民国时期,当地村民阴差阳错把“畏兀村”叫“魏公村”,这地名儿就叫到了现在。从名称来看,很多人以为现在的“维吾尔”就是“畏兀儿”。其实并不准确。“畏兀儿”和“维吾尔”有点关系,但经过后来的民族融合,和现在“维吾尔族”不能等同。


在老北京人的印象里,上世纪70年代,魏公村是名副其实的“村儿”。那时候,一眼望去尽是破旧的平房,村里边泥路坑坑洼洼,显得很荒凉。村里只有一个菜站、一个小百货市场、一个小饭馆,到了冬天,街上几乎没有来往的行人。


1983年,魏公村出现了第一家维吾尔族餐厅,后来陆陆续续有十几家。

1983年,魏公村出现了第一家维吾尔族餐厅,后来陆陆续续有十几家。渐渐地,老北京人约定俗成地称这儿为“新疆村”。还有另一个维吾尔族餐馆“扎堆儿”的新疆村,在海淀区甘家口的增光路。走过魏公村的“新疆村”,炊烟袅袅,开始为魏公村带来热闹。


整条街都飘着烤羊肉串、抓饭、烤馕的味儿,香味扑鼻,老远就“闻”见新疆同胞的热情友善。“新疆街”的繁华,渐渐脱去魏公村的“村貌”。再后来,由于魏公村紧挨着民族大学,这里还陆续出现东乡族、藏族、朝鲜族、傣族、彝族的餐馆。


即将消失的民族美食街

久而久之,“新疆街”也变成了“民族美食街”。五湖四海的商贩汇聚在这里,带来了黄焖鸡米饭、巫山烤鱼和特色湘菜。还有云南“金孔雀”傣族餐馆、蒙古族“满德海”餐厅、“巴依老爷”清真餐厅……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因为汇集了天南海北的人,魏公村成了多元、繁华、杂乱之地。


这一地段,云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


来来往往的学生,成了那里不断流动的过客。


每天早上,沿街林立的商铺陆陆续续开门,打扫、进货、摆货、等待来往的客人。中午,学生们纷纷下课,整条街就开始热闹起来,随处可见店铺门口排着的长队。北外后街、民大西路、民族美食街的热闹,配合着他们“早起晚睡”的生活。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嬉笑声、私语声,填充着每个人的青春记忆。


那些年,和闺蜜们在街边吃过的麻辣烫,和恋人一起去过的地铁奶茶,深夜和室友在李师傅牛肉拉面喝过的啤酒……


魏公村的每一家店铺,仿佛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失的注脚。来此求学的人,匆匆四年、七年,很少有人会永久停留。魏公村只是他们人生旅途的一个临时驿站,随时准备着告别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