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怕黛玉临死, 都还记着薛宝钗的好?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作者:冷月葬花魂

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注定着有着不同的人生格局。

黛玉和宝钗是大观园中最优秀的女子,她们是姐妹,偏生也是情敌。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其中有辛酸也有不易。

由于性格志趣的不同,她们各自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到头来,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孤苦无依。

先从才学说起,两个人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孩子。每当大观园起诗社的时候,二人屡占鳌头,诗语一出,真是无人能够望其项背。

但是,这之中仍有着区别,我认为薛宝钗是富有才学的,而林黛玉是富有才情的。

才学和才情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才学指的是才华和渊博的学识。才情则是在才华和学识之上又添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情怀。

自古以来哪个才女没有这样的情怀。从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题帕三绝》都是她情怀的表现。每一首都是那么悲戚缠绵,每一首都令人潸然泪下。我能想象到黛玉在创作每一首诗时忧伤的神态,和难以溢于言表的情怀。

论生活,宝钗的生活高雅朴素透露出一种高贵。黛玉的生活则是雅中之雅透露出一种诗情画意。

我们领略过宝钗扑蝴蝶的活泼的一面,我们也欣赏过黛玉葬花的婉转凄美。宝钗扑蝶只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偶然的片段,黛玉葬花是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她只有亲自给花儿收葬才算是不辜负此生,殊不知她自己黯然凋零之后谁又是她的葬花人呢?

黛玉这样诗意般的活着,才成就了那句美得不可方物(无可比拟)的“冷月葬花魂”。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花魂香消玉殒的美,更是黛玉的美——“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要说宝钗和黛玉两人的感情,也可以用得深厚二字来形容了。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就可得金兰义。面对宝钗的悉心教导,黛玉不胜感激,从小到大除了宝钗恐怕就只有自己的父母能对自己说出这种话了吧,宝钗像一位大姐姐似的教导小妹妹。怎能不为人动容。

人人都说宝钗是有心机的对待黛玉是虚情假意的,刻意指责宝钗。但是我宁愿相信宝钗对待黛玉的真情。她派人给黛玉送燕窝,这燕窝吃在嘴里恐怕要暖在妹妹的心里了,这个寒冷的秋天有了些许温暖。

在称呼上,宝钗总是习惯性的称呼黛玉颦儿,细想想除了宝玉以外。还是第一个这样亲切的称呼黛玉呢,可见钗黛二人的关系有多么好。

也有一些人认为宝钗这样称呼黛玉是讥讽和取笑黛玉,我不这么认为,也许在宝钗眼里黛玉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小妹妹,颦儿颦儿……这样叫着更加使人怜爱了呢。

我们不能苛责宝钗的心机,其实细想想她也是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妙龄女孩子呢,这个女孩子往大了说其实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如此重任,她虽有哥哥,却又是那个样子毫无男子气概,成日只知道吃喝嫖赌,无恶不作。

宝钗的内心一定是五味杂陈的,除了薛蟠宝钗便是家里的长姐了,她不担当谁来担当。所以年纪轻轻的她显得历练老成,不了解宝钗的人,却把这看成是薛宝钗颇深的城府,和他算计别人的心计。

殊不知这是一份女子鲜为人知的气概。黛玉或许是最了解她的人吧。

这两个爱恨交织在一起的女子,从没想过要和同一个男子扯上关系,但是天意弄人,最终还是使她们站在了爱情对立的角度。

说的痛心一些就是情敌,虽说是这样她们又何曾敌视过彼此,只怕黛玉临死都还记得宝钗的好处,宝钗孤苦无依时都还抛不下这份姐妹情。

她们的人生,没有完美可言却充满了真情,这里包含着太多太多的情感,有黛玉对宝玉的爱恋,宝钗对黛玉的关怀,有黛玉对宝钗的感激与理解,还有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悔恨。这一生已经是这样的了,但是我更希望宝钗和黛玉能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宝钗托生成男子好好来爱护黛玉,只对黛玉一个人好,只钟情于黛玉一人,做她的好郎君。陪黛玉白头偕老,共度余生。今生,她二人都缺失一份唯美的爱情,千想万想没有想到,其实宝钗和黛玉才是最好的一对儿,只可惜宝钗错投了女儿胎。

来世定叫她投生为男子好好来爱黛玉,疼黛玉,这样黛玉必不会多灾多难红颜薄命了。来生,三生石上一定要雕刻着她们的名字。来生,黛玉一定要和心爱的蘅芜君早早就相遇。来生,一定要让潇湘妃子和蘅芜君长相厮守在一起。来生,潇湘和蘅芜一定要演绎出一段唯美的爱情来弥补今生的遗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