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有哲理的一首诗,冠绝古今!

 金贝壳bf6un0sx 2017-08-03

苏轼在政治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影响他成为文学艺术上的旷古绝代之才。他的诗和词,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也有很多不同,尤其是他的一些哲理诗。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便是其中代表,个人以为足以冠绝古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是苏轼自黄州贬赴汝州,路过江西九江时,游览了庐山所作。读此诗,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连绵起伏的庐山。山峰大小不同,千姿百态,游人处于其中每一刻每一处观赏到的景色都不同。描写景色的背后,寄寓了一种带有禅意的哲理和顿悟人生的况味。

记得一位作家曾说过,“我认为最好的文学都具有思辨性。”苏轼的这首诗,便如此,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深沉隽永的哲理意蕴,而当我们沉浸在思辨和情感交织的境界里,这是一种特殊的感受。

观察者,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看法,难免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不尽相同。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才会出现苏轼诗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观察世事如同游山,人们对于相同事物的认识,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难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限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具有全局思维、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情深方能拥有哲理的趣味。苏轼不是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文学家,他只是用他的文学,浸入我们的情感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才是苏轼哲理诗要让我们学习的。您还知道哪些富有哲理性的诗呢,欢迎补充留言,一起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