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脚部水肿,就是糖尿病足吗?

 释迦牟尼佛1 2017-08-03

昨天,小伙伴发过一张门店服务的一位糖友的脚部图片。

看到患者脚这个样子,小伙伴先是咨询我:这会不会发展成糖尿病足?

患者求店员帮帮她,小伙伴一方面非常同情患者的家境,咨询我能否在门店的条件下帮到她;另一方面,因为经常在门店见到水肿的患者,希望我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清楚发生水肿的可能原因,使患者从心理接受这确实不是门店能服务的范围。

这位患者说自己经医院检查没有骨折、仅仅是脚部扭伤,这是她的理解,可是她没有注意的问题是:1,患肢已水肿三个月;2,患者本身有糖尿病、血糖是患者理解的'不太高',但并未达标;3,明显看到未受伤的腿有静脉曲张、也明显看到患者皮肤可能因末梢循环障碍引起的改变;4,脚部颜色尤其是指甲处已变'黑',极有可能发展成(或现在就是)糖尿病足的。

小伙伴说已向患者说明上述原因、希望她去医院查明原因,患者坚持说'除了肿、没什么感觉、能不能给点什么药吃先试试?'希望老师讲的更通俗、细致些,叫患者接受又不委屈。

这就要先了解一下有关'病理性水肿'了。

与对身体没什么大障的生理性水肿不同,病理性水肿我们可以先通过目测,从两种情况简单来区分,看单侧一条腿肿还是两条腿肿,如果是对称的,一般是因为某个内部脏器出现问题产生的水肿,如果是单侧的水肿一般是肢体局部的血液回流出了问题或局部的血栓。

一、对称性的水肿。

要先考虑两脏,一个是心、一个是肾,这两个器官在循环系统中像一个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心脏是上游,像水泵一样把血液由它那里泵出,然后经肾脏的滤过再从尿液排出,所以,系统中这两个脏器无论哪个有问题都会引起水肿。

1.我们先说说心。心脏不停地对血液进行'泵'出和回收。但这个'水泵'是个双'泵',分别为左心和右心,右心负责回收全身的血液,全身血液循环最后都会回到右心房,然后经右心室再泵入肺部,到肺部经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排出、氧的摄入),再到第二个'泵'左心,有营养的肺部的血液回到左心房然后再通过左心室输送到全身。

看这个循环过程,我们就可以得知,无论是左心还是右心哪个'泵'的功能低下,就像水泵由6KW的功率变成了3KW,能处理的水量减少了,多余的水积起来,就形成了水肿。水有可能积在肝、腹部、胸腔等部位,这就成了腹水或胸水。

水往低处流,最明显就是积在脚上,从脚指开始,顺脚背、脚踝、小腿、大腿一点点肿上来。

所以心源性水肿,最容易从脚部发现,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

这位患者虽说不存在对称性,但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史多年,不排除心功有问题,各种可能都需要到医院做排查才能知道确切结果。

2.我们再来说肾,前面说了全身血液最后要经肾脏滤过,粗滤后,肾还要把对身体有用的东西再回收,如蛋白、糖等重新吸收利用,只排泄一些'废物'。如果肾脏出了问题、不能把水正常的滤过排出,尿就会特别少、相当于'下水道'不通,水就积在人体,全身就会肿起来,多是因为肾功能衰竭所致。

肾脏功能出问题还可能会把好东西排出去,如大量的蛋白。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致使水分外渗导致水肿。

患者多年糖尿病史,不排出肾功有问题有可能有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可能。

二、局部性水肿。

这是与这位患者相关性最大的原因。局部水肿常由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如肢体血栓形成致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结切除、丝虫病致象皮腿、局部炎症等。这些特点看图片在患者另一条腿上表现明显。

患者糖尿病多年,糖尿病通常会引起全身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还将导致末端循环障碍,末端循环障碍又导致身体末端的神经细胞营养的缺乏,出现皮肤感觉异常等。我们可以看到图片上患者的皮肤与健康人的差别。

微循环障碍导致营养物质的缺乏,骨骼的营养也是主要依靠毛细血管来提供的。患者脚部受过伤,如果关节滑囊微循环障碍,将导致软骨的代谢减慢,引起骨性关节炎。细胞如不能获得营养就易出现感染。免疫细胞因为'道路不通',感染部位不能及时进行修复和消炎,最终导致糖尿病足也是非常可能的。

前面只是列举了一些可能与这位患者可能相关的水肿原因,水肿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肝源性水肿、内分泌代谢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上、变态反应性水肿等,还有一些药物所致水肿,更有可能潜在严重疾病、不经医院检测无法确认。如果出于同情擅自用药,延误病情,可能造成更大损害。大部分在门店遇到患有水肿的顾客,应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水肿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建议小伙伴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一定谨慎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