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气功健身强体应用较盛,儒、释、道各家都有专论。著述有兰茂所著的《性天风月通玄记》,提倡人与自然相应。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说明经络是习练气功时气血运行的通道。其他医家的论著里,多有阐发气功养生的专篇。如徐春圃在《古今医统》里说:“摄生之要,莫大乎存想。”他还介绍了多种动功功法,防治疾病。龚廷贤也在《寿世保元》中介绍了气功养生的具体做法:“每子午卯酉时,于静室中,厚褥铺于榻上,盘脚趺坐,瞑目不视,以绵塞耳,心绝念虑,以意随呼,一往一来,上下于心肾之间,勿急勿徐,任其自然。坐一柱香,觉得口鼻之气不粗,渐渐和柔。又一柱香后,觉得口鼻之气,似无出入,然后缓缓伸足开目,去耳塞,下榻数步,偃卧榻上,少睡片刻起来,啜粥半碗,不可作劳恼怒,以损静功”。《普济方》沿《圣济总录》之道,也引录气功养生法作为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的方法。李士材著《删补颐生微论》并附修摄法二十五条,可以说是二十五个气功功法。《医门法律》有“和畅性情”之论,实际是应用气功调节精神。李梴提倡导引健身,有开关法、起髀法、开郁法,用以调理血脉,疏通关节,强壮身体,祛邪治病。更为突出的是龚居中应用气功,治疗“咳嗽齁喘,肺病劳瘵”。清陈士铎有先春养阳法,先夏养阴法,先秋养阴法,先冬养阳法,与自然一一相应,调节身体各部之阴阳。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录有“运功规法”,并在内科杂病证治(药)之后附气功疗法。还有医家用以治五官疾病,用之广泛,不胜枚举。 |
|
来自: huangaila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