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特辑献给正在奋发向上的工业机器人各企业 机器人,靠谱么? 前几年,机器人刚进入视野时,精明的企业家喜欢算一笔账:工人几年的薪资才能与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持平。 没有标准答案,主流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分几等,工人薪资也有所差别,不过,果断的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在使用机器人。他们坚信自动化这一潮流将是未来制造业的主流。 迟疑的企业家并非不懂趋势,他们也有缓一缓的理由:机器人成本高昂,灵活性缺乏,且存在技术限制。说到底,经济性是他们对机器人捧而却步的最大因素。 靠谱不靠谱还需继续观望。 这几年,机器人无论是在行业还是公众视野,热度持续上涨。连电子巨头富士康与台达集团都制定机器人计划并在实施当中。富士康100万机器手臂的计划打了霜,不过其高层却并没有怀疑机器人发展快到了成熟的时候。 “种下一个机器人,收获满仓价值”的实际效果,正在印证机器人的靠谱性。作为机器人最具潜力的“种植地”,中国不愁没有国外巨头青睐。国内企业也想开辟出自己的田地,哪怕一亩三分。 “种植”需要技巧。 第一步,定位:机械手,四轴水平,六轴垂直还是平行轴?第二步,原料:本体、减速器、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第三步,技术:软件算法、平台搭建、行业经验;第四步,市场:代理商—系统集成—终端用户,抑或汽车、电子、焊接、搬运、物流等。对于这四步的掌握与理解,将决定他们未来的靠谱度,其故事也各具精彩。 A企业,数控出身,一上阵便生产六轴机器人,背景雄厚,但B企业认为其最终定位高难度的焊接,发展有阻力。 B企业,运动控制出身,稳妥生产四轴机器人,这几年售量突增,却猛然醒悟,软件突破,不是一时之功,需要深潜。 C企业,从D企业技术部分流。四轴、六轴机器人一应俱全,声势浩大。却被业界担心,其与D企业之间日后恐有纷争。 D企业,研发不前,市场进度也不够强劲,不过,却有背后集团支撑。 同样,有集团支撑的E企业雄踞一方,却不具备技术核心…… 其他故事也在上演。一切还只是开始,无法定夺。 与国外企业虎踞龙盘相比,国内企业确实还在生存立足阶段。不过,长城不也是非一日之功么? 正能量的消息是,美媒再次表示:中国机器人市场增速位列全球第一,电子制造市场将成为最主要增长点。这也间接承认了电子最主要市场——珠三角未来的发展潜力。在这块土地生长的机器人企业将因此获得新机遇。 对于我们一直在谈的机器人成本问题,一些企业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租赁销售制。没有掌握技术核心却对机器人寄于厚望的企业,也正抓住“产学研”这一藤蔓,向上攀爬,尽力缩短差距,以获得技术储备时间。 还有什么比这些企业的努力与生存法则更靠谱的呢? 他们自身靠谱,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才会靠谱。 他们如何更靠谱呢? “种植”需要技巧……并且是扎实的真功夫。 关键器件 代表品牌 1、伺服: 欧美:伦茨、博世力士乐、路斯特、倍福 日系:安川电机、松下、三菱电机 国产:汇川技术、华中数控、和时利电机、广州数控、深圳雷赛电机、埃斯顿 运动控制: 英国翠欧、深圳固高、深圳雷赛、深圳众为兴 2、减速机: 行星减速机(通常用于坐标机器人上):台湾APEX、日本新宝、德国纽卡特 RV精密摆线减速机(通常用于机器人的机座、大臂、肩部):日本nabtesco帝人 谐波减速机(通常用于机器人小臂、腕部、手部):日本Harmonic 3、机器视觉: 堡盟、康耐视、邦纳、BASLER 精品 1、伺服: 伦茨:9300伺服变频器系列 路斯特:LTi系列 安川电机:Σ-Ⅴ系列 松下:MINAS A5系列 2、运动控制: 翠欧:MC464运动控制器 固高:GT系列多轴运动控制器 雷赛:CAN总线型运动控制器 众为兴:以太网运动控制器 3、减速机: 日本帝人:RV 日本harmonic:轻量组合型谐波减速机 日本加茂精工:球减速机JFR系列 东莞鑫拓智能机械:80系列谐波减速机 4、机器视觉: 康耐视:In- Sight®视觉传感器邦纳:智能相机P3、P4 堡盟:VeriSens系列 4、伺服与运动控制 |
|
来自: 石头开花909 > 《2017-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