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特拉旗树林召的历史

 隆隆168169 2017-08-03
一、地理位置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在黄河中游南岸和鄂尔多斯 高原北端,地理坐标是:东经109°00′—110°45′,北纬40°00′—40°33′。北与国家钢铁稀土基地包头市隔河相望,以公路、铁路桥相连,南靠东胜区、神东煤田地处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带,呼—包—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是鄂尔多斯的北大门。全旗总面积8188.4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海拔约1000—1500米,相对高差约500米。

   树林召镇位于达拉特旗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南临库布其沙漠,北距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仅28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110°01′,北纬40°04′。处于呼、包、银经济带上,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地形地貌

   全旗地形地貌由南至北分为“三山五河二分滩”,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坡度在3‰左右,海拔在1000—1029米,树林召地区地形平坦宽阔。南部和西部地表多为半固定风积沙丘,呈波状沙垄地貌,地表植被较差。其中南部是丘陵山区,沟壑纵横,矿产资源富集,中部是库布其沙漠区,浩瀚广袤,宜林宜牧。城区北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区,沃野平畴,土质好、地下水丰富,适宜耕作,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

   三、气象

   达拉特旗境内属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为少雨、干燥、多风,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境内极易发生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

   境内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出现。除大风外,还有沙尘爆天气。本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年平均气温6—8℃左右,最大温差达到70℃。

   地区内降水较少,地域分布不均匀。东部多于西部,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雷雨多、普雨少。旗内年平均降水量为240—360毫米,由东向西逐渐减少。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681毫米,最少102毫米。本地区蒸发十分强烈,年平均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7倍,达到2200毫米。

   地区内日照丰富,年日照时数为3159小时,占可照射总时数的71%。农作物生长季节可照射时数为1774小时,占全年实照总时数的56%,无霜期平均为135—150天。

   土壤冻结一般在10月中、下旬,解冻在次年3月末或4月初,冻结期150天左右,最大冻土厚度162厘米。

   四、 水文地质

   树林召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位于树林召—李快圪卜孔隙水量中等区域中,含水层厚度在40—73米,埋深在1.4—3.6米,单位涌水量为64—67立方米/日。地下水水质好,矿化度杂0.4克/升。

   目前,本地区具有集中供水前景的孔隙潜水水源2处,孔隙承压水水源1处,总开采量达到75800立方米/日。

   五、工程地质

   树林召地区属于华北板块北部,阴山山地和鄂尔多斯高原间的断陷区,地层比较稳定,60米以内为黄河冲积洪积地层,同时接受了鄂尔多斯台地北部水系洪积物。地表土质物理状态为:东部和东北部由盐碱和低洼地组成的液化区,东南部由达旗化肥厂常年排放污水形成的局部地层液化区,其他大部分地区为二类建设用地,地基承压力在80—250吨。总之,树林召地区及周围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满足城市工业和民用建筑的要求。

   六、地震

   树林召地区的地震基本裂度为八度。

   主要断裂有:城北20公里处的大青山南麓活动断裂,城南8公里处鄂尔多斯台地北缘活动断裂。另据卫星资料分析,在城东10公里有一条弧形断裂带,城西南1公里处也有一条断裂带。

   从各断裂带的确综合应用推测,树林召地区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据记载,未发生过大的破坏性地震。从地震构造的相对稳定性分析,建设大中型建设工程时,应注意避开断裂带,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树林召镇城市历史沿革

   一、建置沿革

   “达拉特”是蒙古地名,沿用了蒙古族部落的名称。本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此居住,瓦窑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证实了这一点。历史上,本地区的隶属、建置和地名曾多次更改。

   春秋时期为胡戎游牧地,秦时属五原郡。

   汉时为朔方郡东北和五原郡部分及河南县境地,后为南匈奴所占据,晋时为匈奴境地。北魏时为东夏州地,北齐、北周废弃。

   隋唐为丰胜二州,又为榆林郡治所。宋时金于黄河南岸置萧州,后归入西夏。元灭西夏后置云内州,元、明一直为蒙古民族的天然牧场。

   清在蒙古各部推行盟旗制,荣德六年。额磷臣从弟沙克扎受清封爵建旗,1650年编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末,沿黄河地区划入萨拉齐、包头等地。民国期间,大量陕西、山西难民涌入谋生。1937年全旗共有人口4.3万人。1949年和平解放,1950年5月,在树林召镇正式成立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二、城镇历史沿革

   “树林召”地名因召庙而得,1897年,达拉特旗第13代王爷在此修建“释迦牟尼召”。当时,由于召庙周围是茂密的榆树林,景色幽静,人们习惯称为“树林召”。解放前,树林召是达拉特旗王府所在地,是全旗的政治中心。

   建国后,1950年5月1日,正式成立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树林召成为政府所在地。1957年改名为城关镇,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树林召镇。

   五十年代初,树林召镇只有王府的五百平方米的砖木建筑和零星的农舍,居住人口2000多人。五十年代后沿旧包头—东胜公路两侧逐步发展。八十年代,镇区规模基本形成。1985年,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建设用地达到508平方公里。1991年,镇区人口达到3.4万人,建设用地达到705平方公里。2003年,全旗共有人口达到32万。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镇区人口迅速增长,约达到10万人,建设用地也在不断扩大已达到 平方公里。

   树林召镇 城市建设用地概况

   一、建设用地分类

   根据树林召镇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城镇内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建设条件的不同因素,树林召镇城市总体规则将镇内用地分为四类:树林召镇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属于Ⅰ类建设用地;城镇南部即达拉特电厂高压走廊以南地区,由于高压走廊穿越,用地限制多,基础设施条件一般,属于Ⅱ类建设用地;城市西侧包神铁路以西地区,以天然草地和耕地为主,距离城市较远,跨越铁路基础设施代价较大,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属于Ⅲ类建设用地;镇区西南存在地质断裂带,不宜建设,城市北部、东部为基本保护农田,不宜建设,属于Ⅳ类建设用地。

   二、建设用地评价

   根据树林召镇建设用地的分类评价,城市建设应以现有的镇区为基础,适度向西、向南发展,严格控制Ⅳ类建设用地,不可任意占用。树林召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城镇道路建设在整个城镇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城镇道路布局是城镇总体布局中的骨架。它不仅关系着整个城镇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城镇各种工程管线的依托。因此,城镇道路系统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城镇的形态景观。树林召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九五”以来,共修建道路40多条,合计达到60多公里。现包神铁路、210国道。树林召过境公路、树林召大街西段逐渐成为城市的主要对外、对内交通要道。

   一、对外交通

   ⒈铁路

   树林召镇对外交通的铁路是包神铁路,包神铁路从树林召镇城市建设用地西部穿越。铁路于1989年建成,为一级地方专用单线铁路。区间内长9公里,设计规模为1500万吨/年。树林召火车站为客货两用的中间站,目前本线主要用于货运、兼顾客运。

   2、公路

   树林召镇对外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有18个乡镇开通油路。包东高速公路、210国道、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过境公路。敖德公路、乌泊公路纵横南北,109国道、羊巴公路横穿东西。其中包东高速公路在关碾房和大树湾设立交桥,是树林召镇的南北出入口,敖德公路的复线正在开工建设,210国道旧线改造已完成,原为树林召镇过境的一级公路,既是国道,又是镇区内的主要干道,承担着大量的城市交通流量,由于其穿越了市区,严重干扰了树林召镇内部交通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加快城市外环路的建设,将过境车辆疏解分散。为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发展环境和改善树林召人居住环境,旗委、政府决定修建绕城路,即210国道树林召镇过境公路,于2003年6月9日正式开工建设,现过境公路已建成,并验收合格,于今年9月8日正式通车。这是我旗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次公路建设。公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增强境内道路通行能力,减轻镇区内的交通压力,是我旗交通事业发展史上又项重大成就。过境公路全长30.1公里。北起三桥眼接210国道旧路K25+600处,经树林召乡五座明沙、三顷地、大山营子等5个村庄,南至210国道旧路K41+900处,公路设计为一级公路,总体呈南北走向,与树德线、吉巴线相交,形成主干相交、四通八达的公路格局。

   二、镇区道路、停车场、广场

   1、道路

   树林召镇区道路网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东西向干道从北到南主要有:平原大街、工业大街、市府街、树林召大街、锡尼街、德胜路、南园路等。南北向干道从西向东主要有西园路、金鹏路、达拉特路(210国道市区部分)、新华路、建设路、新建路等。从树林召道路现状来看,210国道以西(通常称为新区)树林召大街以北,道路布局比较合理,而且已实现了道路环通,北环路已建成通车。树林召大街以南,现仅有两条主干道,但没有次干道,只有零乱的巷道。210国道以东(通常称为旧区)。除现有的主次干道外,道路布局也基本合理。从整个镇区的道路布局来说,东西向的道路通达,南北向的道路不畅,断头路较多,合理、完善的道路系统还没有形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原210国道树林召镇区段已作为达拉特旗的城市街道,原经该段公路过境的2吨(含2吨)以上的货运车辆,从9月8日起一律经过境公路通行。过境公路的开通,可减轻210国道树林召镇区段的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进程。

   2、停车场

   树林召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街道上的车流辆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镇区内的货车、煤车也在有增无减远,远远超出了镇区的承载能力。很多巷道被车辆挤占,而镇区内又没有预留停车场地,大街小巷都停满了拉煤车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出行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油渍、粉尘污染。致使镇区内交通秩序紊乱,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的需要。树林召镇小型停车场有2处,在旗运输公司院内和新区汽车客运中心。旗政府在修建外环路的同时,在城北郊规划并开工建设一座大型公共停车场。总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有停车位632个,并配备汽车修理、加油、配件、食宿和公交换乘设施,以缓解市区内因交通服务设施不健全所引起的交通秩序的混乱,它将有效的解决树林召镇区内拥挤、修理铺林立、污染严重的现状。

   3、广场

   树林召镇城市广场仅有2处,有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达拉特广场。占地总面积达到85800平方米。火车站站前广场属交通集散广场。达拉特广场是休闲、娱乐、游憩、集会广场,二者都位于新区,是新区实施亮丽工程、美化工程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树林召镇区公共交通

   镇区内公共交通状况是: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以摩托车、自行车为主,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为辅。城市内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四通八达,并发展到近郊、有关乡镇,随着绕城路的修建开通,公交线路将进一步合理布设,旗域环线将各主要乡镇连通,方便了广大居民的换乘。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而树林召镇的停车场、广场又难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还必须加强城市居住区内部停车场 的规划建设,新建居民区应按规范要求配置停车场。

   树林召镇市政公用设施概况

   一、给水工程设施

   1、水源

   树林召镇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其水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和区域过境补给水量。旗域内自产水资源量为4.56亿立方米,黄河过境水资源量约248亿立方米,全旗拥有水资源总量为252.56亿立方米。在树林召镇周围,特别是树林召镇以西18公里处的李祥圪卜—李块圪卜地区,解放滩—大窑子一带,地下埋藏着较丰富的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其含水层厚度大、水质好,可开采量为3.84万吨/日。这部分地下水分布较广,易于开采,是树林召镇城镇给水的理想水源地。

   达拉特旗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不考虑黄河过境水资源量,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可达到1425立方米,远远低于全过平均水平2260立方米/人。由于全旗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树林召镇来说,可用水资源量并不乐观。

   目前树林召镇主要以本地地下水为水源,自来水公司自备水源井,地下水质较好,水量相对稳定,能够满足作为水源的要求。除城镇自来水管网统一供水外,有部分厂矿、居民以自备水井开采地下水,开采量约占总水量的一半左右。城镇东北部工业集中,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直接威胁着居民的健康。达拉特电厂是本地最大的耗水企业,电厂采用独立的给水排水系统,水源为黄河水。

   2、供水状况及管网

   树林召镇现有自来水供水干管总长 52公里,水厂供水范围约13平方公里,供水人口近9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九五”以来镇区铺设给水管道490公里。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改造旧城给水主管网0.8公里。

   达拉特旗城市集中供水设施始建于1983年5月,1986年5月正式投产供水,在此之前,居民主要饮用井水。集中供水的水源井建成于1984年至1999年,大部分位于包东公路与锡尼街交汇点附近,城镇的南部及西部地区,都属于市镇建成区范围内,原水经过消毒后直接加压进入城市供水管网,供水管网径大于100毫米。

   3、城镇供水存在主要问题

   ⑴水源不足

   树林召镇自来水厂现有的水源井全部位于镇区,分布相对集中,而镇区地下水最多可发展到供水1.5—2万立方米/日,满足6—7万人口规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根据规划树林召镇人口规模将来要发展到15万人,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还必须考虑开辟新水源。

   ⑵管网不配套

   目前树林召镇区自来水供水管网大部分始建于八九十年代,管网严重老化,现在虽有部分管道进行了改造、更新,但管网不成系统,布局不合理,管径比较混乱,不能满足今后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

   ⑶水质、水源污染

   水源井全部位于建成区范围之内,且地下水埋深较浅,容易受到任意倾倒的生活污水的污染,在东部工业集中地区,由于排水不完善,大量工业废水或排入渗坑,或者任意漫流。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又因过去的管网都是铸铁炭钢管,容易生锈,居民用水经常是浑浊不堪,部分主管道虽然 进行了更新,改用新型材料PVC管代替过去的管道,但水质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正常用水。还需大力改换、更新。

   ⑷计量体糸亟待完善

   目前,树林召镇供水系统的计量系统很不完善,用水管理还需加强。城镇居民及工矿、机关的用水计量很不健全,大部分是包费制,新区虽有部分居民安装有水表,按水表交费,但有的仍然还是按包费进行收取,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节约用水,建设集型节水城市应成为树林召镇的发展方向。

   二、排水工程设施

   1、排水设施现状

   树林召排水工程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旧城区只有210国道,树林召大街和锡尼街等主要街道铺设了雨水管道,总长度30公里,未形成排水系统。居民家中一般没有排水及卫生设施,生活污水就近倒入公厕,连同粪便一起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并处置,或者倒入路边的雨水沟。绝大部分公厕是旱厕,卫生条件较差。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废水或排水渗坑,或者任意漫流,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镇区雨水排除系统很不完善,只有部分主街道建有雨水暗沟或暗管,大部分街道没有排水设施,而现有的下水管道又相对较细,每逢大雨过后,镇内到处积水,尤其以商城路等巷道较为严重,不仅毁坏道路,影响交通,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且带来严重的卫生隐患。镇区东北方地势低洼,是天然的汇水区,形成许多污水塘,夏季气温高,塘水黑臭,环境恶劣。

   2、排水管道的设置

   根据树林召镇的地形特点,城市的排水系统划分为北部污水排污系统和南部工业区污水系统。应合理布置城市的排水管道,总的走向为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汇集、输送。利用有利地形。使污水管道坡降与地面坡度一致,以减少管道埋深。通常设置在污水量较大,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行车道下,尽量减少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九五”以来,镇区共铺设排水管道43公里。污水处理率仅达到20%。

   近年来,旧区部分街道的排水管道进行了更新和改造,新建排水管网0.4公里,但从远期规划来说,排水管道的粗细、质量等问题考虑得还不够长远,即使资金有限,也应该改造一段,成功一段,不要花冤枉钱。

   新区在建设道路的同时应该注重建设下水管道,以避免今后对道路进行开挖,影响城镇的市容市貌。

   三、供电工程设施

   1、供电现状

   达拉特旗沿河各乡镇及树林召镇所用电力由呼包电网提供,电力资源充足,由包头麻池变电站经一条110千伏,导线为LGJ—185的架空线路引至旗变电站,线路全长28.8公里、有110千付变电站两座,位于树林召大街的东头。该变电站现有11条出线,其中110千伏出线8条,1条为镇区民用,1条为工业专用,铁路及化肥厂各有1条专用线路,其余4条为农用线。树林召镇内另有35千伏变电站7座,位于树林召镇的南端,电力由旗变电站(110千伏)供给。有两条10千伏出线,一条供镇区民用,另一条供德胜太、王爱召、树林召部分地区。现正在新建三墒梁工业园区110千伏变电站、树林召经济技术开发区110千伏变电站。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现在全旗的电力生产规模为:新建树林召镇22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5.9公里;新建城拐11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47公里;新建宿亥图35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输电线路57公里;新建白泥井——吉格斯太35千伏接入工程一处,35千伏线路15公里,完成35千伏变电站主变改造2座;新建10千伏线路204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868公里,新建及改造0.4千伏线路128公里。

   达拉特旗供电工程始建于1966年,在此之前,电力的基本现状是两台柴油机,几条低标准线路,1966年,包头轻质厂至达旗至五谷地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使达旗用上了大电网的电。供电管理机构是旗供电局,担负着全旗32万人的生活、生产用电和工业用电。110千伏变电站由鄂尔多斯市电业局变电管理所管理,达旗化肥厂、电石厂、电厂的生产机械施工用电由市电业局大用户管理所管理。耳字壕、青达门、敖包梁三个乡镇用电由东胜区供电局管理,其余全部由达拉特旗供电局管理。现达旗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到97.5%。

   正在兴建的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二三期工程装机容量达到198万千瓦,机组已建成投产并网发电,四期工程2台60万千瓦机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立项审批,现正在开工建设,达拉特电厂现已成为内蒙古西部电网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是实施“西电东送”的重要的电源点。

   全旗各乡镇(苏木)实施了农网一二期改造,除少数计划移民搬迁村外,基本消灭了无电村。截止2003年10月底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全旗年用电量由1998年的1.1亿千瓦时增加到2003年的近5亿千瓦时,增长了3.5倍。按城乡分,全旗城镇用电量2481.8万千瓦时,农村用电量7348.6千瓦时,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979万千瓦时。架设高低压线路3142公里,安装变压器410台,完成了达永线、达包线和达乌线出线走廊的征地工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电范围在不断扩大。现有城市内部配变电难以满足负荷要求。节假日配变电超负荷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配变电站分布不足而出现供电死角。

   ⑵供电设施和用电量迅速增长,城区供电设施缺乏合理规划,加上设备运行年久老化,设备完好率低,电能质量差,耗损大,运行稳定性差,用户用电可靠性低。

   ⑶旗域整体、供电网架不合理,基本供电流向为达旗电厂至东胜220千伏变,再送至达旗110千伏变。造成系统电压偏低,电能损耗大。特别是用电高峰时期,限负荷达40%,严重制约着达旗经济的发展。

   ⑷城网部分台区由于供电范围不断增大,加上过去盲目接火送电,城市建设与电力规划不协调,不同步,低压线路布局不合理,导致低压线路返回、倒送、舍近求远等不合理现象层出不穷。

   四、供热工程设施

   1、供热概况: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过去城市集中供热非常分散,不成系统。供热锅炉几乎都是小型锅炉,供热效率低,耗能高。树林召镇过去供暖所只有2台4吨的供暖锅炉,向旗委、政府等单位供暖。绝大多数居民用土暖气和炉子采暖。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独立的供暖系统,全镇总计有供暖锅炉76座,其中1吨以下的小锅炉32台,2吨以上锅炉44台,合计总吨位为194.7吨,供暖时间为6个月,年耗煤量约28046.4吨。

   为了取缔低效的小型燃煤锅炉,发展高效的供热锅炉,以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用地、降低费用的目的,近几年来,旗委、政府在供热工程上集中力量、花大力气进行了改造。在新区 ,凡是集中新建的住宅楼、办公楼及商业用楼都进行了集中统一供暖,供热源由达拉特电厂供给。在旧区,210国道以东,由北京天庆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了一座大型的供暖厂,要求在树林召大街、锡尼街等主街道两侧凡两层楼以上的用户逐步实行集中统一供暖。现党政大楼等机关单位,达一中等三所学校、部分住宅楼已实现了统一供暖。对城镇的空气污染有所减轻。旧城区的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

   2、存在问题

   现树林召镇部分地区虽然实现了集中统一供暖,但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形成连片供暖系统,大多数居民家中(平房)还没有集中供暖,靠冬季火炉或自制土暖气供热,不仅卫生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而且耗能高、污染严重。居住区(平房)一家一户的燃煤炉成为冬季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低空成片的大面积排放,加大了治理难度。因此,应积极发展集中供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空气环境质量,这也是使树林召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重要举措。

   五、电信工程设施

   1、现状概况

   1998年9月,达拉特旗实行邮电分管,原邮电局分为邮政和电信两个部门。邮政局位于树林召镇锡尼街与长胜街交汇处,下设的营业点分别是:商城邮电所、树林召邮电所、新华邮电所、电厂邮电所等。负责全旗的报刊、杂志、信件、包裹等待的投递,邮政储蓄、汇兑等业务。

   达旗电信局位于邮政局东侧,后分设为移动公司和电信局,(现改称网通公司),分别负责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业务。全旗实现了光缆通信,移动通信覆盖全旗大部分苏木乡镇,移动电话用户由1998年的1646户增加到2003年的7.1万户,普及率达到21.5%。固定电话总装机容量由1998年的9949门增加到2003年的3.7万门,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1部。网络通讯收入由1998年的1466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7000万元,年均增长36.7%。

   近些年来,又新成立了中国联通公司达旗分公司,使树林召镇通讯事业快速发展,现树林召镇已建成了大容量、高速度、安全可靠的数字光纤网,使万门程控电话、数字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开通,实现了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直拨。

   2、存在主要问题

   ⑴邮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内邮政营业网点偏少,特别是城镇新区不能方便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应设置12个服务网点。

   ⑵原有城市规划中没有预留通讯线路,造成居住区的通讯线位纵横交错,杂乱无章,有碍于市容市貌。建设中住宅小区邮电设施配套率低。

   ⑶应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

   ⑷个别街道路段和居民区电杆多,电线放置很乱。通信和电力部门要共同磋商,精简电杆,合理布置线路。

   六、环境卫生设施

   1、环卫工作基本现状

   达拉特旗环卫局成立于1979年。职工当中有正式工和雇佣工之分。正式工中包括清运工、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雇佣工中包括道路清扫保洁工、公厕清扫保洁工、垃圾清运工、车辆修理人员等。清运车辆45辆。另备一台15型装载机和一台30型装载机,平均日产垃圾量约200吨。完全有能力做到日产日清。全镇共有垃圾池413个,其中140个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建垃圾池。垃圾收集转运站两处,占地面积分别为5000平方米和10000平方米。有垃圾填埋场一座,位于树林召镇以南,210国道44公里处,占地166500平方米。配备1辆3吨130吸粪车和1辆5吨东风吸粪车,有能力做到日产日清。172名保洁工承担清扫保洁面51.37万平方米的街道。现旗政府正尝试着进行拍卖街道保洁权这项工作。

   树林召镇公厕总数280座,其中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建公厕21座,环卫局建设的公厕有149座。街道公厕25座。有5座水冲式厕所。其余为居民住宅区公厕。配备了清扫保洁工18人。

   2、环卫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垃圾运输车辆满负荷运转,数量偏少,无备用车辆。使个别垃圾池、垃圾点的垃圾清运不及时。

   ⑵垃圾池数量小,个别较大的居民区没有垃圾池,出现乱堆、乱倒现象,特别是个别闲置的宅基地,成了临时垃圾场。垃圾转运站设施落后,为开敞式,卫生条件较差,缺少垃圾处理处置设施。

   ⑶主要街道没有设置果皮箱,个别街道尚有,但果皮箱样式单一,陈旧。

   ⑷公厕以旱厕为主,仅有5座水冲式公厕,大部分公厕分布在居民区内,规模小、标准低、卫生条件很差。公厕布局不尽合理,广场、公园等居民休憩的公共场所尚没有公厕,主要街道上公厕上分布偏少,有的居民区距公厕太远,不符合规范要求。

   七、广播电视系统

   1、现状概况

   原达拉特旗广播电视局位于锡尼街,总占地面积5022平方米,建筑面积885平方米,都是一层平房。近几年随着机构的改革,广电局和文化局合并,合称为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科技大楼竣工后,搬迁到新楼,位于广场东侧。办公条件良好,随着广播电视工作的不断加强,广播电视网络现已覆盖全旗。

   树林召镇有线广播机房位于原广播局办公室院内,设有一台2×275瓦扩大机,一台调频收音机。镇内有线广播分布在锡尼街,树林召东大街,新华街等街道,共设广播喇叭85只,功率为5瓦/只,自办汉语节目两种:全旗联播和对农牧民广播。

   达拉特旗调频台台址也设在原广播局院内,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一台50瓦调频发射机,频率为89MHZ,采用三台民用收音机作为信号源设备,电源为民用电,电台覆盖半径20公里。主要转播中央台一套、内蒙台节目和鄂尔多斯电台的新闻节目。

   电视插转台台址在树林召西大街,广场北侧,设有一台100瓦电视插转发射机,有线电视30多个频道,自办了达拉特旗新闻与信息节目,现又与邮电通讯部门密切配合,合办了达拉特旗有线电视点播台节目。现有一座76米高的拉线铁塔,采用双层十字全向天线,覆盖半径10公里,现树林召镇的大部分居民都能接收到有线电视。

   2、存在问题

   ⑴由于线路有限,镇内部分居民还不能收到有线电视,应加大投资,扩大有线电视覆盖范围,实现 城、乡(苏木)有线广播、电视全面覆盖。

   ⑵现自办节目单一,应提高节目制作能力,要集宣传、娱乐、信息传递、服务为一体,以促进树林召经济的发展。

   ⑶提高广播技术含量,将有线电视传输网由同轴电缆网,逐步改造采用光缆传输,以提高传输质量、收视质量、增大传输容量,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⑷应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实施“先进文化3312工程”,组建广播电视收视产业实体,不断提高我旗文化事业的品位和档次.

   反思及探求

   纵观树林召镇的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确实不少,广大居民对改善城市面貌的愿望十分迫切。久居树林召镇的居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居民区污水难排,巷道狭窄不平、公共设施、城市绿化、休闲场所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正确剖析树林召镇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正确的城市建设策略,就是得尤为重要。

   一、反思

   1、建成面积过大、浪费严重

   树林召镇直到1999年才有了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而此前的城市建设一直处于相对天序的发展状态,建筑“摊大饼”式的向四周扩张,没有及时发展高层建筑,一味的放任平房建设,致使建成区面积过大,而建筑密度、人口密度过低,这样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树林召镇的摊子便铺的既大又滥。从而,给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旧城改造、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难题,造成损失。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相对增大,如给排水管线、供暖管线的铺设量加大;通讯线路、供电线路的铺设量加大;街道、巷道的建设费用加大。二是城市整体功能下降,主要表现在缺乏建设特色,建筑杂乱无章,缺少美感。可供人们使用的少数公共设施因分散而显得严重不足,如绿地、休闲场所、公共环卫设施等。这些都是现实损失,而潜在的损失将是更大的,如城市改造中的拆迁费用、改造费用等相关费用。

   2、规划不合理,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一个城市,如果规划得不好,就一定不会有高品位,也一定不会上档次,同时也必将使城市的整体功能下降,因此,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只有具备好的规划方案,才能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树林召镇过去的城市建设规划不尽如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去对规划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严肃。这是造成城市建设规划、混乱的根本原因。二是在建设规划上把关不严。在城市建设规划初期,道路设计是通畅整齐的,房屋建设也应该是统一标准的,同时也留有足够的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但现在却出现了道路通行不畅、建筑零乱、公共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的现状。其原因就是把关不严。由于乱批用地、乱发准建证,许多人在原来房子后面建起了所谓的“后挂”,致使原来还算宽敞整齐的通道变得狭窄、变得零乱不堪。同样是把关不严,人为地造成了许多半截街,形成许多宽窄不一、弯弯曲曲的通道。一些建筑看似违章,但却有合法手续。这样做的结果,既给城市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又降低了城市的品位,也给广大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公共设施、城市绿化、休闲场所数量不足,分配不均,就连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厕,也严重不足,分布不合理。三是规划不合理,缺乏远瞻性。众所周知的西园小区是近几年建成的,同样存在建设零乱、通道设计不合理,整体设计不美观、缺乏绿地等问题。偌大的广场周围,竟然没有一座公厕。规划不合理所造成的损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相对增加,建设难度相对增大。同时也给城市拆迁、改造造成了沉重负担。规划不合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由于没有留足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使公共设施难以达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数量,同时也造成了分布不合理的现象。规划不合理导致了难以经常保持高质量的环境卫生面貌,给搞好环境卫生工作,造成了一些客观上难以克服的困难,遇到重大活动就使环卫部门穷于应付。总之,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使城市的整体功能下降,导致城市品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旗的经济、社会发展。

   3、建设程序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

   建设过程中缺乏统筹安排,没有合理的建设程序,必然会造成资金浪费,往往是刚刚硬化好的道路两侧,由于要铺设地下管道,又被挖开,这样的事时有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水、电、热、气、通讯和网络、电缆等一系列管线错综复杂。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和文明,就需要做大量的隐蔽工程。如果建设程序不合理,不仅会带来重复建设,还会留下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遏制重复建设,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前期,高瞻远瞩,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共同管”网络,这样可避免出现路面“拉链”工程,一次投入,终身受益,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安全可靠性和文明程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林召镇街道两侧的硬化,由于没有统一标准,显得既不美观,又不整齐。个别地段甚至没有硬化。居民区巷道的硬化更是落后,没有硬化的巷道比比皆是。一遇到下雨,泥泞不堪。环卫工人用几小时的时间将街道打扫干净,但一辆带泥行驶的车辆几分钟就将他们的劳动成果毁掉。实际上,街道两侧及居民区巷道的硬化也应纳入城市建设管理程序加以重视。

   4、对工程质量监管不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镇内街道改造过程中,工人们刚刚把道侧石埋好,但由于道侧石质量太差,随即又得更换,如果我们的工程监管工作到位,并能够保持应有的工作力度,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事故的报道常见诸于报端,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搞建设是为了造福于民,如果因工程质量问题酿成大祸,那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人民的罪人。

   5、建设项目起点低,造成重复投资

   几年前在一些街道埋设了雨水管道,但使用了没有几年,锡尼街的雨水管道就宣告报废,只得重新埋设。在财政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事实在是令人心痛。即使经费充足,也不应该如此浪费。所以搞好建设要有高瞻远瞩的目的,即使资金有限,也应建设一点,成功一点,不要搞重复投资建设。

   6、对建筑标高把关不严,留下一些隐患

   在对建筑标高把关这个问题上,往往是先紧后松,后来几乎无人过问。这个问题不仅沿街建筑存在,居民区建筑更是如此。这样做势必留下一些隐患:一是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一遇雨天,住房地势低的居民为了使自己免遭水灾,就要进行防洪。并且因此发生纠纷不少。二是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困难,经费投入增加。因个别居民巷道凹凸不平,为了硬化巷道,必然是高处需要取土,低处需要填土,这就增加了人工作业量和机械工作量,自然就使经费投入增加。硬化后的效果是:房屋基础提高的住户自然是“高高在上”,房屋基础低的住户是“低低在下”。造成住宅区高低不平,影响美观。

   7、因管理不善,造成一定损失

   任何一项事业,如果管理不善,必然要造成一定损失。丢失铸铁井盖的事屡见不鲜,毁损的水泥井盖比比皆是。尽管有关部门不断补充,但还是有不少黑窟窿,甚至发生过行人掉到井里的现象。园林工人年年植树种花,毁损的也有许多。因管理不善,必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探求

   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的来说是散、乱、差、低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从现在开始,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树林召镇的建设,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想好办法、用大力度去着手加以解决城市建设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此造成的种种损失和浪费,杜绝由此留下的隐患。要从现在起严禁平房的建设,避免拆了一层建二层,拆了二层建三层的临时行为和浪费行为。要严格管理,加快树林召镇城市用地流转机制的建设,集中连片改造和开发,要吸引有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来我旗开发建设树林召镇,要敢于让利给投资企业,要把最好的地段、最有商机的位置交给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注重改造质量,提高建设档次,达到“建设一片、成功一片,改造一片、亮丽一片”。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走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的路子,把城市资源推向市场,建立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建设的投资体制,实现城市投资、建设的多元化,制定有利于我旗城镇化发展的配套措施,把树林召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实现树林召镇的跨越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