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习俗,在乐平这习俗一直很盛行,抓周活动主要用于预测小孩的爱好与未来,至今乐平有些地方还有,抓周这不仅仅是一个民间习俗,也是古时因材施教的判定方法。《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也有记载抓周的情形:“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时,谓之‘周晬’,罗列盆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这说明南宋时不但有婴儿出生百日的抓周,也有后世流行的周岁抓周,只是当时叫“试晬”。抓周预测人生竟然这么灵验,老百姓闻风而动,于是这风俗就在民间流行了。
“抓周”的仪式一般都在小孩周岁那天进行,吃中午那顿“周岁面”之前。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只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在场的人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以先抓物品,后抓物品。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现代抓周准备的物品清单(每种物品只须一件即可)以及每项物品所代表的职业与意义: 绘画:云冰 文: 云冰 文稿校对:绛珠 想了解更多乐平文化、民俗、历史名人,当地民风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