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gddx02302 2017-08-03

石器时代中晚期,古陶进入器型时代,就如纹饰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从原始初级,到具象逼真,逐步转化为抽象写意。

这个时间段,陶泥的筛选,快轮工艺的使用,窑温控制等技术层面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满足了制作更精致陶器的需求。而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部落对内对外都需要更强势的管理层,社会结构开始快速分化,阶级形成。强势的管理层对内强势控制,对外需要战争去抢夺土地和劳动力,而这需要对部落有更强的精神控制力,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图腾崇拜的礼器,数量更多,形制更系统,为此甚至可以不惜工本。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大汶口文化白陶鬶。由夹砂高岭土(制瓷胎土)烧制,流行于大汶口,龙山和商代。整个器型如一只头喙朝天的大鸟,三只足正是两只鸟爪加鸟尾。

这类器型流行于大汶口和山东龙山文化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山东龙山文化白陶鬶。整体器型传承于大汶口文化,但鬶身拉长,更像一只朝天吼的怪兽。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良渚文化黑陶鸟形带盖盉。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良渚文化黑陶兽形带盖盉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良渚文化黑陶龟形壶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期同规制,代表不同图腾的礼器在各个文化大量出现。一个文化不同图腾这并不少见,例如马家窑文化的鸟纹和蛙纹,而整个仰韶文化更是几乎各类图腾都存在,但大多数情况下,器型规制还是有差别的,应该是代表互相独立的各个部落!而石器时代中后期,通过战争,或吞并,或联盟,黄河流域形成了炎黄部族的大龙山联盟,长江流域下游也是良渚文化一统天下,因此这个时期,不同图腾统一规制就成了明显的特点,是部落联盟的明显例证!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明显特点,玉器和陶器这个时期都是重要的礼器,但表现的主线却不一样。玉器更多体现正在兴起的祖宗崇拜,代表了新兴权力阶层;而陶器仍然是图腾崇拜为主,但权威性在减弱。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良渚文化玉器的神人兽面。神人为主,兽为神人服务!(可参考《收藏见证历史(1-6)》)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龙山文化神人面竹节形玉笄。作为最高权力象征的玉笄,笄首神人为中心,有一双龙形翼状耳,戴卷曲线条羽冠。(可参考《收藏见证历史(1-10)》

祖宗崇拜(不同于原始部落早期的先人崇拜)预示着权力传承的合法性,是权力继承的开始,而权力的垄断正是奴隶制社会的开端!

作为图腾崇拜的重要礼器,陶器越来越精美,越来越系统,但图腾表现的力度越来越减弱,正逐渐纳入祖宗崇拜的系统礼器。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大汶口文化灰陶鸟首盖高柄杯,具象鸟首图腾。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大汶口文化黑陶三足觚形杯。多只鸟眼搭配长颈及两足一尾。抽象鸟形图腾。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无与伦比的美感!极端的工艺水平!明显的传承大汶口文化鸟图腾高柄杯,但已难见鸟形。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蛋壳黑陶器壁最薄处仅0.1~0.2毫米,最厚不到0.5毫米,整器往往在20厘米左右,重量40克左右,不可思议!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人类美学及工艺的极致之作!

让我们从激动中回到现实!

收藏见证历史(2-6)石器时代之古陶艺术-美学、工艺极致之作

这不是青铜鼎,而是龙山文化黑陶三足鼎!随后的青铜文化继承了陶器礼器的功用,也继承了陶器业已形成的各种器型。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未完,待续!下一篇我们将回顾石器时代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