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云晓:父母的偏心是孩子成长的灾难

 长青马圆圆191 2017-08-03

孙云晓:父母的偏心是孩子成长的灾难

2014年7月3日,《广州日报》报道了东莞市一名14岁的女孩因为怨恨父母偏心而杀死9岁妹妹的惨案。这位姐姐叫小媛(化名),出生之后就被父母送回了重庆老家,9岁时才被接到父母身边,而妹妹小春从出生起就一直跟着父母。

姐姐早早辍学,沉默寡言,妹妹乖巧伶俐,学习成绩又好,所以父母对姐姐的态度总是批评多于鼓励,经常让姐姐让着妹妹。6月30日晚,姐姐小媛对妹妹说:“你闭上眼睛,咱们做个游戏吧,我给你个惊喜。”当妹妹闭上眼睛后,姐姐从背后勒住妹妹的脖子,并用水果刀杀害了妹妹。小媛在警察审询时怨恨地对母亲说: “你们不是心疼妹妹吗?我就挖你们的心头肉!”。

小媛杀害妹妹有着留守儿童和父母偏心的双重原因,虽然小媛9岁之后被父母接到了身边,但童年与父母的隔阂,使得她和父母缺乏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也失去了与父母有效的沟通渠道。青春期本身就是敏感、自卑、容易冲动的年龄,父母对小媛封闭内心的忽视和对妹妹的偏爱,导致了她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酿成了这个悲剧。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父母对子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对于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如果父母偏心偏爱没有公平公正的规则,那就意味着成长的灾难。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大让小”的观念,会导致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过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很难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满意的公平。当孩子觉得不公平时,父母首先做的应该是倾听,并鼓励孩子说出更多的不满:“你还有觉得不公平的地方吗?”很多时候孩子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倾听,那种不公平感就会减少很多。其次父母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如何解决才公平。最后父母要对孩子的不满和想法做出回馈。父母不一定非得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但一定要给孩子解释自己做出这样决定的根据。

倾听、沟通和关注最终都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拥有同样的爱,这也是孩子比物质分配的公平更为在意的事情。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