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箱硬币”的可怕寓言:单向度信息掌控构成绝对权力

 好的哩 2017-08-03

人性就像薛定谔的猫,不管如何进行测试,都不可能知道。


“我们在XX街头放了一箱硬币!供路人自取,结果令所有人吃惊!”近期,这样的消息在网络推手的大力推动下,成为朋友圈刷屏的热帖。

北京、天津、成都、长沙、哈尔滨……简直跟柳永的词一样,凡有城市处,皆有“一箱硬币”。几乎一样的格式,一样的流程,一样的规则,一样的结果。毫无疑问,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网络营销活动。

我注意到,推出这个活动的公号,都是各地生活公号。成都的叫“成都全接触”,长沙的叫“长沙全接触”,哈尔滨的叫“哈尔滨全接触”……所以,基本可以判断为专做城市生活公号的营销行为。

做公号自媒体,搞营销不是原罪,但要看搞什么。正常的营销,必须在道德和法律的规制之下,而“一箱硬币”实际上是对两者的突破,以反文明的方式测试文明,以反人性的方式测试人性。

这场“设局营销”之所以走红,有三个原因共同助推:

一则,满足了受众的偷窥欲和权力欲,大家都想看看别人在偷拍镜头下的表现,所以篇篇几乎都是十万加,这是人性使然

二则,测试的结果似乎都不错,没有什么人乱拿这笔钱,于是各地官方公号进行了二次传播,以此佐证本地风清气正,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本届政府治理有方,这是没脑子缺心眼

三则,其他城市公号看效果不错,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是第三次传播,反正成本低,见效快,十万加在手,天下我有,这是跟风蹭热点

硬币测试,像着魔一样风靡了全国。可是,人性是不能测试的,没有谁有资格从事人性测试。人性就像薛定谔的猫,不管如何进行测试,都不可能知道那只猫的生死。人性比猫更加复杂,根本无法得知其确定性,这样的测试不能得出一个地方市民素质高低的结论。

一箱硬币摆在街头,人来人往的,早就被各种骗术教育过好几轮的中国人,谁都知道会有问题,精明的国人岂能上当?这个策划最早源自英国,结果来了两个耿直小偷,直接就把1.5万枚硬币打包带走。这又能说明英国人比中国人素质低吗?

更重要的是,从法律的角度讲,这是对局中人个人隐私的严重侵害,违反了国家关于公民肖像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偷拍,更是一种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和羞辱。

这种偷拍的“设局营销”,是一种“上帝视角”,路人成了被玩弄和戏耍的对象。策划方向路人隐瞒了关键有效信息,使他们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进入局中,成为被单向观察的实验对象,而策划方则躲藏在镜头之后,以冷静的计算和精准的营销,玩弄着人性和道德。这里的关键词是“单向信息掌控”。

在信息时代,单向度的信息掌控就是一种绝对的权力,镜头前后,构成了权力的不对等。一方在镜头前暴露出所有的隐私,而另一方则默默的注视着你,随时准备着出卖你的隐私以牟利,而不用担心什么道德和法律的指控。

这样的前景很可怕,参与者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进入到一个受他人掌控的权力格局中。所以,中央美院毕业的行为艺术家葛宇路曾经完成过一个行为艺术作品,跑到马路上对着一个监控镜头,脸凑上去和镜头对视。镜头代表的是一种单向度的信息掌控,标志着“老大哥”在注视着你。

他相信,镜头后面是人,是人就有人性。他希望通过与镜头的对视,实现与“老大哥”的某种对话。被注视着的人,在单向度的权力格局中处于弱者地位,但弱者也可以通过对视这样的行为,打破这种“单向度的信息掌控”,部分实现自己的平等权利。我什么都不做,我就看着你。

在人类社会最初的时候,统治和被统治的权力格局就是这样形成的。本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信息也是共享的,资源是平均分配的。但部分人开始隐瞒部分事实,把信息作为权力的来源。社会由此进入了不平等的状态。

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控了权力。网络上,表面上都是平等的,但你不知道的是,你会不会在不经意中进入单向度信息的权力格局之中,成为被掌控的对象。这种状态,个人无法预测和感知,只有掌握足够多的信息才有可能知道。所以,信息公开才会成为信息时代最主要的价值诉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