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做窝子,准能钓上大鱼

 翱翔之鹰 2017-08-03

  一、窝子下面的地面很重要

  在窝子下面是水,水下就是地面了,水中的地面情况不一,但却关系着钓鱼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开始没有做好准备,那么接下来的很多活动都要受到阻碍。

  首先是地形方面的原因,窝子下面的地形有很多种可能,最好的选择就是平地,因为这种地形才方便聚鱼,诱鱼,以及避免挂钩。如果是乱石堆积处,就很容易出现鱼钩挂到的情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惊扰到鱼群。

  除此之外,还有土地的性质的影响,是泥地还是土底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说泥地,除了鲤鱼之类喜欢钻泥里的鱼类,大多数鱼类并不太喜欢这种环境。所以选择实地更加靠谱,土地硬实,也不容易掀起更多的泥土,水质更好一点,钓鱼也方便。

  处于各种情况的考虑,钓鱼人在钓鱼前最好对水中的情况做出一番细致的判断,准确的把握水下的情况再进行打窝才是智者所为。

  二、鱼窝要卡鱼道

  窝子的作用就是用来诱鱼的,但是饵料在水中的传播范围毕竟有限,而水的范围和鱼类活动的范围却是无限,以有限寻觅无限,必然要吃亏的。所以想要解决饵料的传播范围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窝子打在鱼道附近。

  鱼类在水下也是有固定的通道的,比如一些浅沟渠,洄湾处等等,在这些地方鱼类受到的影响最大,更容易被窝子里面的窝料吸引到。

  考虑到这种情况,窝子的位置一定不能够卡在特殊的地方,比如狭窄的小水沟中,或者远离鱼道的地方。否则,就算是钓位选择的再好,鱼类再多,也没有钓上鱼来的希望。

  钓友们在钓鱼前还是需要对钓位和窝子附近的水深,暗沟,陡坡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水草的分布也要谙熟于心,根据地势判断窝子的选择才是关键。

  三、选择饵料

  作为打窝中最关键的一步,终究是跨不过去的。首先说打窝时饵料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投放的频率,因为打窝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有人为了钓鱼会提前好几天开始打窝,在钓鱼的几个小时内也会保持一个稳定的钓鱼频率。这样就能够保证鱼类在觅食时,能够有一个稳定的觅食规律,它们既不会吃的太饱,又不会长时间没有食物可以吃到,这种情况下,鱼类才会被稳稳的固定在窝子里面。

  不过根据打窝的时间不同,还是会被划分为硬窝和软窝,前者就是聚集的鱼类时间长,聚的鱼多,而且多是大鱼,但是耗费的精力过多,普通的白领工薪阶级很难做到这种长时间的打窝,而软窝虽然不能够和硬窝一样聚集特别的鱼类,但是胜在节省时间,边钓边诱,快速的引诱鱼群到此,钓完就走人。

  最后就是关于窝子数量的选择,无论软窝还是硬窝,喜欢多打几个窝子的人都不少,它的好处就是有备用品,可以从众多的选择中选出最佳的窝子。不过也会有一个特别的缺点,比如分散鱼群,或者耗费更多的饵料,这些优劣如何选择还要看钓友自己的习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