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感染禽类而呈毁灭性流行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 症状:呼吸困难,消化功能紊乱,具有神经症状,下痢。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停食。随后,出现昏睡、翅下垂、垂头缩颈、闭眼、头呈紫黑色、咳嗽、发出'咯'的怪声等症状。嗉囊有波动感,口内流出粘液(尤其是死鸡倒提时),喷嚏,鼻塞,病鸡常做吞咽和摇头的动作。粪便为黄色、绿色或灰白色并混有血液的稀粪。中期和后期,病鸡全身肌肉失调,头向后仰或向一侧扭曲,一些病鸡虽能行走,但步态不稳、转圈或退行。 急性病程2~3天,死亡率达95%以上,亚急性病程为10~20天,死亡率较低。雏鸡最急性病程为1~2天,死亡率达100%. 剖检病变:心冠状沟出血,肠道枣核状出血,腺胃及肌胃出血。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依赖疫苗免疫。免疫程序为:7日龄用Ⅱ系苗滴鼻,2月龄后以Ⅰ系苗肌肉注射。为避免卵黄抗体的干扰,3日龄内用4倍剂量的Ⅱ系苗滴鼻,效果很好。已发生新城疫时,一次注射含新城疫抗体的高免卵黄液1ml/羽,经反复试验证明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在饮用水中加入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等广谱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加入速补类及多维,增加恢复和增加机体抗病力。注射抗体时按说明用药量加倍,注射15天后应免疫接种一次。 2 禽霍乱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成年火鸡最易感染。根据发病过程,有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之分,潜伏期为4~9天。 症状:病初火鸡多呈最急性经过,难以见到症状即突然死亡。随后出现整群火鸡不能站立,食欲全无,频繁饮水,脚掌和关节浮肿,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下垂,腹泻,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多量的粘液等急性期症状,经1~2天死亡。慢性发病时,头部变为深蓝至紫色,面部和肉垂浮肿,并有灼热感。病鸡出现黄色至绿色下痢。 病理解剖:口腔、咽喉积聚粘液,全身粘膜、浆膜出血,心脏、肝、腺胃、肌胃和十二指肠有针头大的出血,在肌胃和十二指肠的交界处有明显的。出血带。所有病例均可见肝脏表面及深层布满多量针头大小、呈灰白色的坏死灶(此为禽霍乱的典型症状)。 防治方法:肌注青霉素5~8万单位/羽,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200~300mg/羽 天,每天2次,连续3天。或以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噻唑拌料,连喂5天。 免疫可选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或833禽霍乱弱毒苗,前者大、小火鸡一律注射2ml/羽,后者用生理盐水稀释,皮下注射0.1~0.2亿菌/羽,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3 火鸡痘 火鸡痘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的,根据生长部位的不同分两种类型: (1)皮肤型:痘长在头部无毛的皮肤上或脚未长毛的部位。皮肤型火鸡痘较常发生,患此种火鸡痘的火鸡死亡率不高,但影响其生长发育,患此种火鸡痘的种火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都降低。 (2)粘膜型:痘长在嘴、喉和舌等部位,形成溃疡或淡黄色的薄膜,患此型病火鸡死亡率较高。 症状: (1)皮肤型火鸡痘:在头部无毛处长出小的白色点,以后很快长大,转为黄色,再转为深褐色,经2~4周后形成干酪样的痂皮。 (2)粘膜型火鸡痘:除在受害部位(嘴、喉和舌等部位)形成灰白色薄膜外,有的出现呼吸困难,有时肺部也受侵害。 防治方法:在发现火鸡长鸡痘的初期,用病毒灵经口投喂,每羽鸡每次喂1片,每天2次,连喂3天。经用病毒灵治疗后,绝大多数都能治愈。少数用病毒灵不能治愈,并且鸡痘越长越大的,可用高锰酸钾水先将火鸡痘的痂皮浸软,剥去痂皮,将痂皮下呈豆腐渣样的白色物质全部挤出后,涂上人用'阿昔洛韦'软膏,每隔 2~3天处理1次,最终都能治愈。 4 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是育雏期火鸡多发病之一,本病由曲霉菌侵害呼吸器官,并形成特殊肉芽结节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幼火鸡发病率高,死亡严重,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早春,若饲养密度大,垫草长期未换,室内通风不良,往往在孵化室或育雏室内呈暴发式发生。 症状:主要症状为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呼吸极度困难,下痢,并很快呈现麻痹状而死亡。部分病雏还出现脑炎或眼炎,说明火鸡曲霉菌病脑炎型较为常见。 病理观察:剖检见气管、气囊、肺出现白色绒毛状的菌斑,肺实质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橡皮样结节,结节中央有一小团干酪样坏死物,镜检可观察到曲霉菌的菌丝与孢子。发生脑炎者,脑膜充血水肿,脑实质有颜色带绿的细小坏死灶。 防治方法:主要措施是改善通风条件,降低饲养密度。发生疫情时用1∶3000的硫酸铜液或0.5%的碘化钾水饮水,连续3天,每月2次。用制霉菌素拌入饲料,剂量为50~100万单位/100羽,或每10kg饲料中拌入1g制霉菌素,连续1周。克霉唑200~300mg/羽,每天2次,连续3天。在用药的同时,在饮水中加入氯霉素可提高治愈率。 5 火鸡鼻炎 火鸡鼻炎又名波氏杆菌病,是由波氏杆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突然打喷嚏,眼、鼻流出清亮液体,张口呼吸,颌下水肿,气管萎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