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再次公布80亿吨油气资源!中石油、中海油如何各显神通?

 卡卡2FM4 2017-08-03

近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最新编制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送往国家有关部委及大湾区所涵9市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


报告亮出该区域资源家底,尤其是珠江口盆地,预测石油资源量达80亿吨。其中深水海域探明天然气资源超过1000亿立方米,而且存在2个千亿方级可燃冰矿藏,潜力巨大。


而中石油与中海油,已经悄然在珠江口展开了一场PK……

 

本文由立方石油综合整理。


珠江口盆地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等能源开发利用潜力极大。


调查表明,该地区预测石油资源量为80亿吨天然气水合物有较好开发远景,已圈定11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锁定2个千亿方级矿藏,并已在神狐海域成功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

在中海油与中石油的努力下,该海域必将大放异彩。

中海油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便开始了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2006年,中海油在此区域确定了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湾3-1-1井,并估算该深水海域天然气资源超过1000亿立方米。


该项目由中海油与哈斯基合作,且成绩瞩目。自2014年3月起,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荔湾3-1气田已向珠三角地区稳定供应36亿立方米天然气。

2016年,在油气勘查开采投入下滑的情况下,珠江口盆地油气开采仍保持稳定,中海油的努力下,石油产量超过1000万吨,天然气产量超过30亿方。

中石油

与中海油相比,中石油的珠江口的开发之路就显得有些低调了。

2004年,中石油首次获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中国沿海勘探开采许可证。中石油正式进入海上石油勘探开采领域。近几年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加快了深海勘探开发的步伐。

直到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地调局宣布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中石油旗下海洋工程公司(中油海)才低调地走入了大众视线。

7月中旬,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中石油更是宣布,将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启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

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自5月10日试气点火,至7月9日实施关井作业,连续试采60天,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151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试采时间最长和产气总量最大的新纪录,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

尽管如此,可燃冰开采仍存在极大的问题与阻碍。要想将其商业化,中石油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石油在珠江口的步子,也才刚刚迈开。

珠江口区域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中石油与中海油各司其职,稳定中谋求发展,相信未来该区域将创造更多的神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