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曲钢琴、一段情和三个字“永别了”|《沉静如海》里的巴赫平均律|【馨闻旋律】

 新用户1662gBEO 2020-10-09

好的电影都有一种打动心灵的力量,让你看完无法忘怀。

近日和喜欢音乐的朋友一起看了那部被很多人提到的电影《沉静的海》(Silence de la mer, Le),看完后,大家舍不得走,第二天群里还在谈论这部电影,以及里面的音乐。

电影的背景是二战期间的法国,一位德国军官住在一户只有爷爷和孙女的法国人家,音乐为媒,竟与那位法国姑娘产生感情,却始终压抑在心里不能表达,直至最后永别。影片拍得细腻感人,战争与人性的巨大矛盾令人叹息。

片中的音乐,那首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是这部看似平静实则情感汹涌的影片的重要元素。


这就是片中第一次出现巴赫十二平均律:冬日的夜晚,壁炉的火苗在跳跃。爷爷要求妮安娜为他弹奏一曲。于是,妮安娜弹起这首巴赫。此时德国军官维尔纳的汽车驶入院子,占领军为维尔纳征用了这户人家的一间屋子居住,维尔纳是第一次到来,他在室外就听到了琴声,慢慢走上台阶,推门进到屋内,直至静静地站在妮安娜的门口聆听。。。

这首巴赫再次出现时,两人已经暗生情愫。虽然表面上妮安娜依然冷漠,从未回应过维尔纳的任何问候,但已经感受到这位德国军官的良好教养和绅士风度,得知他战前是个作曲家。少女的内心已是情感涌动。然而,敌对国的森严壁垒让这对青年人不能表露情感。圣诞节的夜晚,妮安娜独自留在家中,像是在等候维尔纳的出现。而维尔纳果然出现了,他对着依然一言不发的姑娘说:“我来的那天你弹的是巴赫的曲子,是最清纯最动听的一首,我最钟爱的一首曲子。”然后弹奏起这首巴赫。


如上面视频,妮安娜始终背对着维尔纳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但面部表情已经反映出她内心的波澜。正是在维尔纳出去后,少女难以抑制地第一次溜进维尔纳的房间(上尉弹琴前对姑娘说:“我已经来了一个月了。”),感受他的气息、家书。。。

这首巴赫十二平均律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BWV846非常有名,随便找了一个在此。

很多世界名曲平时听不觉得怎样,放在电影里,则会令观众印象很深,这样的例不胜枚举。在《沉静如海》里,这首巴赫就有这样的效果。有熟悉古典音乐的初闻觉得和巴赫-古诺的《圣母颂》很像,特别是一开始的部分。其实没错,法国作曲家古诺正是在这首巴赫平均律的和声织体基础上创作出了《圣母颂》。

下面就是“巴赫-古诺圣母颂”,专门挑了钢琴版,仔细听一下,是不是一开始的部分和上面男女主人公弹的一样。


“巴赫-古诺圣母颂”,巴赫的和声伴奏与古诺的主旋律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堪称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再听个小提琴版本,前面竖琴伴奏可以想象成电影里法国女钢琴教师和德国军官的琴声。


这就是一部电影中的巴赫作品。

这部法国/比利时2004年合拍的电影在豆瓣评分9.0,足见人们的喜爱程度,网友的观后感也非常多:

《沉静如海 》一段情,三个字“永别了

一段钢琴,一句话,两股暗涌,以及表面沉静。

军人是个绅士,是个音乐家,是个感情丰沛的男人。他符合一切男人的魅力,使得女主角无法抗拒。他们有深爱的巴赫维系二者饱满而微妙的感情,因为巴赫是他们的见面礼,也是他们爱的深沉表露。

我不能爱你,我却爱着你。沉默中,我熟知你的一切。第一次的话语,竟是永远的诀别。。。

‘敌人’和‘恋人’,在抗拒与欲望之间,需要被迫做出艰难而又理性的决定。最终一个去了德军的东线战场,一个加入了自由法国的抵抗组织。而那首两人都弹奏的巴赫前奏曲,是他们爱情共同的回忆。

战争隔阂了他们,却割不断彼此的情愫。能够打破国界的,只有战争和艺术。

他们没有互诉衷肠的机会,也许在和平年代,他们能同我们一样,放肆的去爱。但是处在那个时代,只能将自己的感情沉入心底,永不过问。

夜里,他来道别。他要走了,告诉他们即将奔赴俄国的消息。当晚动身。妮安娜泪谁潸然而下。他说,再见。她追出去。再见。包含了我爱你以及永别。也是对他内心的一种肯定,似乎在说,我原谅了你,我爱你。

最后这个网评回答了大麦看完电影后的问题:

这种故事情感只有在西方文化里才可能产生,在东方如中国和日本之间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西方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平等、博爱。尽管西方文化强调尊重个体,崇尚人性,但是当个体面对集体,当个人情感遭遇强大的国家民族尊严,当人性主义抗争爱国主义时,都会显得如此的卑微柔弱,不可抗拒,只能深藏海底,留下一声叹息。


推荐欣赏:

1、巴赫-古诺版《ave maria(圣母颂)》

2、鸳鸯恋|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主题

馨闻旋律

只选最好听的音乐

只用最精彩的版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