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姿势 你晓得渝中这些地名的由来吗?

 被书害的 2017-08-04

每天经过的大街小巷

都藏着哪些故事

地名又是怎样由来的

你造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涨一波“姿势”

了解一下渝中的这些老地名的由来



李子坝

此处地处半坡,旧时有一片茂密李子林,故名。


菜园坝

此地早年系农田沙坝,住户多种菜为生,故名。




道门口

清康熙初年在此建川东道署,道署门外的街市因此得名。


较场口

明清时期为“武举”考场及阅兵操练处,又是通往南纪门、储奇门等地的要道口,故名。


两路口

旧时此地为出重庆分道口:一路通成都,一路通川北,故名。




金汤街

因靠近古城门通远门,取固若金汤之意得名。


火药局街

 因清代绿营火药局设此得名。




和平路

原为培德堂街、五福街、金鱼堂街、走马街,1945年改建成公路,取人民向往和平之意,故名。


民族路

原分段命名为龙王庙、靴子街、木牌坊、小梁子、会仙桥、都邮街,抗战初期拓宽改造,1939年更今名。


民生路

原分段命名为劝工局街、武库街、杂粮市,1936年修建公路,1939年更今名。


中山路

为市区中轴主干线,1931年建成通车,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


陕西路

原分段名半边街、三元庙街、陕西街、大十字、莲花街,1950年扩建后,更今名。



有木有觉得意犹未尽呢?

想了解更多

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由【微渝中】编辑发布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重庆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