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木柳书屋 2017-08-04

 古典美女免抠图片 - 漫步 - .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本文转自:凯风网山西频道 供稿:陈诗波)

导语

举世知名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才情横溢,飘然如仙,诗书画印鉴堪称五绝。他是享有“东方毕加索”之称的世界级艺术大师,1958年被纽约“世界美术协会”公举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徐悲鸿“五百年来第一人”的赞誉,更是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他作为中国现代画坛一代宗师的地位。


凯风网山西频道 供稿:陈诗波 编辑:原源 仲德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一、 张大千的传奇身世

1、两个“一百天” 

一百天和尚 

1899年5月10日,张大千诞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的一个书香世家。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

 

张大千纪念馆 

在张大千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中,两个“一百天”让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经受了生与死的磨难,对他一生的做人处世及人生之路影响极大。

1919年,张大千青梅竹马的玩伴、表姐、未婚妻谢舜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他肝肠寸断,万念俱灰。因此,张大千万分虔诚地投身松江妙明桥畔的禅定寺出家为僧。禅定寺住持逸琳法师见他气度不凡,眉宇间有大气象,便给他取法号“大千”,语出佛家经典《长阿舍经》之“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张大千之名的由来。这个意义丰富而又叫起来响亮的法名,后来反而掩盖了他本来的名字,伴随了大师整整一生。

也许是张大千尘缘未了,又或许是他从头到尾都未曾六根清静,出家为僧只不过是一时冲动,一种暂时的逃避。再者,他二哥张善子也找上门来,把心爱的八弟带回了俗世。但是,一百天的和尚生活,使他惊异地发现佛教世界,俨然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其中照样有等级,有名利,有倾轧。张大千“回头是岸”,世间少了一个得道的高僧,却多了一个画坛奇才。

一百天土匪 

1916年的夏天,十七岁的张大千被一伙土匪绑了票,土匪头儿叫他写信回家,派人送四千块银洋赎身,大千照办。不承想,他的一笔好字让土匪头儿称赞不巳,“我看就留他做'黑笔师爷’好了,以后有个什么文字往来也好替我等壮壮门面!”于是,张大千由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宾。后来这股土匪接受官军的改编,张大千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司书”。最终,这支盗性难改的队伍惹怒了官军,被围歼掉。张大千福大命大,没被乱枪打死,重获自由。其时正好是一百天。

2、张大千的“猿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张大千一生爱猿、养猿、画猿,终生与猿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大千与家人在一起 

黑猿转世 

张大千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母曾友贞梦见一位白髯长袍长者,用铜锣托着一只黑猿交给她,并叮嘱道:“要小心照顾黑猿,它怕荤腥,怕拘束。”次日黄昏时分,母亲生下大千,家人亲友都说他是黑猿转世。对此,成年后的张大千亲口说道:梦兆之说,姑妄听之。稀奇的是我在断奶以后,确实是不能沾一星点儿荤腥,从小就一直吃素,不是家里人不给我吃荤腥,而是我一沾荤腥就会翻胃呕吐。

恩师赐“蝯” 

1919年,张大千留日回国,经李征五、谭延闿、朱古微等一班名流引荐,拜师“北宗”李瑞清名下。不久,李瑞清不幸病故,张大千久仰“南宗”曾熙艺术精湛和德高望重,转投曾熙门下。“从所好求乐,每无因得缘”。曾熙与张大千相见恨晚,十分投缘,深爱张大千才华横溢与谦和豪放,认定他是前途无量的艺术奇才。他见张大千骨格清奇,精气爽朗,声音洪亮,又听说其母生他时曾梦猿入怀,便给他取名为“蝯”(蝯为猿的古字)。张大千将此名号用了很久,直到三十年代中才改为“爰”,后来虽改为“大千”,号大千居士,但仍在其所有的书画诗文上都署上猿形的“爰”字印记,以示不忘师恩。

养猿画猿 

张大千一生爱猿、养猿、画猿,有“今之易元吉”称号(易元吉,北宋画家,喜欢画猿)。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院画室作画,长臂猿黑宝宝蹲在窗台边陪伴 

1949年3月,张大千迁澳门朋友家居住,并托人花重金从东南亚买来两只长臂白猿养在园中,朝夕相处,仔细观察猿的一举一动,行止相貌,使他熟悉了猿的各种生活习性,对猿写生,颇觉快乐。张大千的一生,最多时曾饲养十只猿。到上世纪60年代后,他还养有三只温驯的猿。后来在他摩耶精舍的画案边,总有一只白面猿陪他绘画。张大千外出时,喜欢戴着高高的帽子,怀抱一猿,甚至还抱着猿去坐飞机。

猿给张大千的绘画创作带来了丰富的源泉,他一生画过不少猿画,上世纪30年代初就作《仿易元吉槲树双猿图》,到81岁时还作了《攀猿图》。他画的猿,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应以敦煌礼佛后之《槲树双猿图》最负盛名!

  二、 腕底生活多美人

 

张大千的仕女图 

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在张大千眼里,“男人不如女人美,不如女人入画”,再者,这世上够得上“奇”的男人实在太少。因此,仕女画是张大千的“拿手戏”。其仕女画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姿态风韵,颇有个性。二十多岁时,他的仕女画就被誉为“张美人”。著名画家于非闇曾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

张大千不仅腕底偏多美妇人,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美人。他是女人眼中的大情种、真丈夫,他与红颜知己李秋君,婚前恋人谢舜华和倪氏,魂断情人池春红、李怀玉和山田喜美子,四房正式夫人曾正蓉、黄凝素、杨婉君和徐雯波十个女人的风流韵事和趣闻逸事广传民间。

1、毕加索礼遇是沾了太太的光 

 

毕加索与张大千夫妇在他古堡的花园里合影 

1956年7月28日,张大千与毕加索的会晤,被西方报纸誉为:“中西绘画大师首次会晤”是“历史性的会见”。因而世界画界便有了“东张西毕”的美传。张大千把这次成功会晤的首功归于他的太太,他说:“外国人总还有尊重女士的礼貌,我后来说幸好我带了太太去,毕加索对我很热忱,多少是沾我太太的光。”平时在家里从来不穿上衣,仅着一条短裤,赤膞,赤脚的毕加索,那天确实给了张大千夫妇很高的礼遇,他穿了一件条子花纹的衬衫,穿了长裤皮鞋。而且一向不喜欢别人为他照相的毕加索,竟然邀请张大千他们到园里拍了好几张照片,还让他们一起戴上面具,拍了化妆照。

张大千所指的太太是他明媒正娶的比他少30岁的第四位夫人徐雯波。徐雯波在张大千的后半生中,形影不离,相濡以沫,克尽相夫持家的责任。豪不夸张地说,张大千后半生的成就,徐雯波功不可没。

2、红颜知己李秋君 

 

张大千与李秋君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巳老”。虽然与张大千同庚的李秋君没有这样的嗟叹,但却有“恨不逢时未嫁成”的遗憾。因为她们相识时,张大千巳有妻室。尽管彼此欣赏,相互倾慕,但李家是宁波名门望族,自然不会把千金闺女嫁给张大千作妾。最终李秋君不但“未嫁成”,而且终身未嫁。后来,张大千怕李秋君孤单,将自己两个女儿心瑞、心沛过继给她做养女,改名为李玖、李玫。李秋君视同己出,悉心照顾和培养。

张大千一生艳遇不少,唯独对李秋君从未有过越轨之举,正如他自己所说:“绝无半点逾越本分的事,就连一句失仪的笑话都从来没有说过”。张大千对李秋君不仅没有越轨之举,而且非常尊重她,像收徒弟这样的大事,都由她来定,徒弟们也敬她为“师娘”。在张大千的指导下,李秋君的画艺也不断进步。1930年,她的《秋山读易图》荣获布鲁塞尔“劳动和美术”国际大奖赛金牌。

1973年,李秋君在大陆去世,消息传到台湾,张大千肝肠寸断,悲痛万分地说:“偶思七十子之徒,于夫子(孔子)之殁,心丧三年,古无与朋友服丧者,兄将心丧报吾秋君也!呜呼痛矣!”他与李秋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三、饮水思源,不忘师恩

韩愈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张大千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外,与二哥张善子和曾熙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他一生都感恩二哥和老师曾熙。

 

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子 

1、大千愿受贫和苦,黄金千两不画虎 

上世纪20年代,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子被称为中国画坛的“蜀中二雄”。晚年的张大千常对人说:“我在绘画上有些成就,要感谢二家兄的教导”。

张大千学画的道路上,最早是受母亲和姐姐的熏陶,打下了绘画基础,稍长后又得到二哥张善子的耳提面命。18岁那年,张大千考入日本京都艺专染织系,课余学习书法和绘画,张善子经常给予指导,所需金石书画及参考资料莫不搜求以供,使他进步很快。1919年,张大千向父母提出要到上海拜师学习书画,父母反对。在这个决定张大千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张善子站到了弟弟一边,支持他到书画家荟萃的上海拜师。定居上海后,张善子经常带名不见经传的他拜师访友,结交名流,诸如陈散原,傅增湘,黄宾虹,齐白石,柳亚子,叶恭绰等等,受益匪浅。张大千一直视年长十七岁的二哥为老师,敬畏有加,每当外出归来见二哥,必行大礼。

张善子是以擅长画虎而名世,自号“虎痴”,人皆尊其为“虎公”。1940年初,张善子画《飞虎图》赠陈纳德。陈纳德很喜欢这幅画,随即将美空军援华志愿队改名为“飞虎队”,并按《飞虎图》做了许多旗帜和徽章分发部队。该图现藏于美国国家博物馆。

后来,张大千的画艺和名气远远高于二哥,他也不抢二哥的“彩头”,让二哥独擅其美。因此,张大千很少画虎,即使偶尔画之,也是为了消遣,从不送人,更不出卖。有一次,张大千醉酒后,画了一幅《虎啸图》,请二哥补景题诗,以表兄弟之谊。张善子当即在画上补景作诗,还写了褒赞张大千弟的跋语。此画构图奇特,风格与二哥迥异。

张大千因自己醉酒而画虎,而且二哥为了帮他扬名,竟然将画卖给了一日本人,懊悔不巳,发誓以后不再画虎,并作诗“大千愿受贫和苦,黄金千两不画虎”以明志,同时还立下“二戒”:一戒画虎,二戒酗酒。

2、千里奔波,送恩师“叶落归根” 

“我一生受益最深的恩师,只有农髯先生。”作为现代艺术史上一代宗师的张大千,每每向同仁、友人忆起曾熙时,都是这样情真意切地说!

 

恩师曾熙 

曾熙:字季子,又字嗣元,号俊圆,晚号农髯。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誉,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1930年7月4日,曾熙逝世于上海。1931年,张大千不顾时局艰难,交通不便,亲自扶送恩师曾熙灵柩由沪千里奔波,历时几个月运回家乡(今湖南省衡阳县石市镇)安葬,实现了恩师曾熙生前及其亲人“叶落归根”的心愿。并且在墓旁用南竹茅草搭起一座墓庐,为恩师守墓一月,其时天气湿热,山上蚊虫无数,他遍身被蚊虫叮咬得没有一块“安宁”之地。张大千为曾熙守墓一月之后,还为恩师守孝三年;曾熙的诞辰与忌日,他都要祭祀悼念。师生情缘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张大千晚年在台湾,曾撰写《曾熙》传,可惜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在台北病逝,《曾熙》传没有完稿。张大千一生广搜恩师作品,所藏极丰。友人以曾熙作品为赠,而大千总是恭恭敬敬地双手来接,而且以自己的精品回赠。师生情谊万古长青,由此可见!

  四、中国“最值钱”的艺术家

 

张大千的《嘉耦图》 

张大千一生“视艺术犹如性命”(张大千自语),把绘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更是把绘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一生大概创作了四万幅书画作品,是中国画家中最多的。

绘画作品是画家辛勤耕耘的成果,是画家心血的结晶。张大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蜚声海内外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质量高,他的画价在中国近现代及当代浩如繁星的众多“国宝级”绘画大师中独领风骚、独占鳌头,被誉为“中国最值钱的艺术家。”2011年5月31日,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耦图》,经过多轮叫价,以1.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58亿元)落槌,第一个突破了人民币亿元大关,成了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2011年,张大千作品的拍卖收入达到5、067亿美元,至今巳连续5年蝉联“最畅销中国艺术家”。张大千的画价为什么那么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画得太出色,是全能型画家;另一方面他成名早、影响大。

  五、中国的“文化大使”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内 

早在20年代,张大千就多次在韩国、日本举办画展。他在寓居海外期间,先后在美国、法国、瑞士、英国、印度、巴西、阿根廷、泰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约80余次画展。当时西方民众对他的称呼是“中国文化大使”,把他看成中国文化的代表和形象。

中国的绘画大师们都有自己的擅长,如齐白石擅长画虾,徐悲鸿擅长画马,张大千则以擅长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花的登峰造极”之誉。1963年,张大千在美国纽约举办画展,有人要张大千画长24尺、宽12尺的6幅荷花通景屏。64岁的张大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掣起2尺多长的巨笔,在记者、画商、亲友、中国人、外国人面前,画出了一塘繁茂连天、生机盎然的荷花,而且每一幅既是独立的佳作,又是24尺整幅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敏捷的思维和强韧的臂力、体力,令人们啧啧称赞。这幅画被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读者文摘》以14万美元高价购藏,创下了当时中国画售价的最高纪录,也创下了张大千自己卖画售价的最高纪录。

1958年,张大千以一九五六年在巴黎展出的《秋海棠》一画被纽约“国际艺术协会”公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并荣获该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他是取得该称号的第一位中国人。

张大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大使”,他让中华传统艺术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让生活在五大洲的人们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优秀的中国文化,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结语

张大千的一生是传奇与平凡的结合,浪漫与古典的交融。他崇尚自我,悠游自在,富于民族精神,具有高风亮节的君子之风;他是我国20世纪美术史上造诣独特的大画家;更是一位扎根于传统、发荣于造化、遨游于中国及世界绘画的大千世界,而自成一“大千”的大画家;他的画、他的绘画思想、他的治学方法、他对中国绘画所作出的贡献,必将名震千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