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游戏起家的他 一年豪掷33亿成当代独角兽挖掘机 2017-08-03 19:57:14

 弟朱三千 2017-08-04



http://master.10jqka.com.cn/20170803/c599425652.shtml#refCountId=pop_50ab41b8_259

做游戏起家的他 一年豪掷33亿成当代独角兽挖掘机

2017-08-03 19:57:14阅读(4097

  这几天,昆仑万维300418)在市场引发了一场小热闹。

  7月下旬,昆仑万维发布了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7亿,同比增长41.7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57.52%。

  财报一出,昆仑万维股票在随后两天应声涨停,引来资本连续动作,也引来了一众分析。

  分析人士指出,半年净利增长过半,昆仑能得到这样的好成绩,得益于其并购闲徕互娱这一招。闲徕互娱数据并进来以后,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剑锋如此一指,人们的眼光自然而然转向了昆仑万维近几年来打得火热的投资业务。

  就华商韬略梳理,自2015年初上市后,昆仑万维数次的收购及投资,从国内的趣分期、映客、分答、到豪掷数亿投资国外社交网站Grindr,都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在这些可圈可点的案例环绕之中,其创始人周亚辉,也从“互联网创业明星”变成了国内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还被冠上“独角兽挖掘机”这一称号。

  【用拳头产品争得行业一席之地】

  刚开始创业时,周亚辉并没有涉及投资业务,当时他看好的,是游戏产业。

  2008年8月,离开老东家陈一舟的周亚辉,决定创业,进攻游戏产业。当年8月份,他带着卖房子、借钱凑来的一千万,正式创立了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周亚辉,极其看好页游的市场。昆仑万维刚成立时,也研发了几款页游产品,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最后,他孤注一掷,以大投入打造一款精雕细作的拳头产品——《三国风云》。

  游戏行业的利润很惊人,一款成功的产品往往能让企业一步登天。当年盛大靠《传奇》缔造了一位中国首富,九城代理《魔兽世界》直接跃升行业巨头。《三国风云》的影响力虽然比不了上述两款游戏,但在页游里也属精品。

  这款游戏,让昆仑万维在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

  取得开门红,周亚辉开始布局长远计划。他判断:《三国风云》的成绩虽好,但国内页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能持续推出重磅产品,成绩难以为继。与其一直赌产品,不如换一个空地更多的市场。

  于是,他给昆仑万维指明方向:在国内只能活着,去国外才能壮大。

  日韩的游戏产业很发达,但周亚辉考察时发现,当地游戏业的创业环境并不好。

  “国外大部分新创的互联网公司都是直奔伟大目标而去的,网页游戏这样的创业行当很边缘。Google不会做游戏,Facebook也不会做,这就是我们的空地。”

  2009年,周亚辉开始着力拓展海外市场。

  【挖掘海外游戏市场】

  有市场未必就能获得成功,发现海外游戏机遇的远不止周亚辉一人。多年来,进军海外的国内游戏厂商多入牛毛,其中90%以上铩羽而归。

  周亚辉分析、审度前车之鉴,发现最主要原因是国内外派的员工很难把握当地的网游市场文化,做出来的游戏往往带有浓厚的中国情结。而中国的文化输出不强势,当地人对于这些舶来品并不感冒。

  有鉴于此,周亚辉决定建立新的团队模式,他聘请当地的游戏设计师和程序人员,涉外团队除了核心高管,其他全是本地员工。

  遵循这一模式,昆仑万维先后创立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子公司,推出了《血战》、《圣境传说》等游戏。

  周亚辉对当地的人才很“大方”,不仅予以高薪,还赋予子公司灵活的分红权利。这样一来,他绑牢了团队,而团队则致力于绑劳用户。为了提高玩家的粘滞度,昆仑万维推出了社交语音通讯工具和Brothersoft软件商店,将玩家牢牢绑在昆仑万维的游戏大车上。

  一套组合拳之后,昆仑万维的规模迅速发展。2011年,公司的收入超过1亿美元,海外市场的贡献率高达60%。

  此后的时间里,在游戏这条产业链上,周亚辉几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并在韩国和日本市场中,占据了行业有利地位。2013年,昆仑万维的营收激增至15亿人民币,境外收入比例高达74%。

  但是做大主业后,游戏似乎不再是周亚辉专注的目标。

  2014年底,他说:我和昆仑万维应该把全世界的产业都看看。为了获得更多“冲击世界”的筹码,周亚辉决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

  2015年1月21日,他将昆仑万维推向了深交所创业板。挂牌当天,昆仑万维发行价20.3元,开盘价24.36元,最终报收于29.23元,全日涨幅43.99%。当时,周亚辉身家也水涨船高,还一度成了中国40岁以下年轻人中,最富有的人之一。

  而这,只是资本市场对其疯狂追逐的开始。因为相较同行,昆仑万维上市时的市盈率很低,同时在资本市场看来,昆仑万维和那些主打游戏“概念”的公司不一样,它是第一家通过IPO排队在深交所挂牌、实打实的重量级游戏公司。

  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上市不久后的昆仑万维经历了连续11天的涨停,其股价一度攀升至160元的高点。期间,昆仑万维先后发布了四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公告,依旧没能“阻止”这一波疯狂势头。

  资本市场的疯狂给周亚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此后,他在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上大笔投钱,其表现,甚至比昆仑万维的股价还要疯狂。

  【15个月“花掉”33亿】

  其实早在正式上市之前,周亚辉便计划做投资。

  那时候,他对投资懵懵懂懂,连最基本的常用术语都不知道。和VC们见面时,他对VC蹦出来的英文单词一无所知,经常“弱弱地”问别人“How to spell”,然后偷偷百度一下。

  二周亚辉的第一笔投资,正是出于VC的介绍。源码资本的曹毅给他介绍了一家名叫趣分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称这家企业的成长非常快,有机会做到50亿美金。

  资本世界的“大金额”吓了周亚辉一跳,心想:你丫一上来就几十亿美金往外蹦(演讲时原话)。不过,他还是马上回应道:可以多投吗?我们投1200万美金。

  整个过程看似草率,但周亚辉并非鲁莽之人。

  达成口头协议后,他立马深入了解这家公司和团队,认为对方确实很有潜力。

  不久后,他又将投资金额增加到7500万美元,占得23.85%的股份。当时,周亚辉的想法是:就算这个公司的团队不行了,我接手去做,这么大的行业我怎么也能折腾个30亿美金的公司出来。

  趣分期一役后,“入门”的周亚辉一发不可收拾,此后的时间里,昆仑万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抛出一笔重磅投资,一直延续至今。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据昆仑万维的公告和相关信息,统计了周亚辉的主要投资项目,包括:

  以个人名义向社交K歌APP“唱吧”投了1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

  投资了农产品000061)B2B平台“一亩田”;

  在2015年和2016年期间的15个月里,他和昆仑万维在投资领域“花掉”超过33亿的人民币,平均每个月至少有一单重磅交易。

  和游戏的海外战略类似的是,周亚辉非常青睐国际投资项目,且每次都是大手笔。

  其所投项目中,比如Lend Invest,是欧洲最大的房地产借贷平台之一;Opera则是全球领先、最早在手机平台开发浏览器的公司之一。接连两次加码的Grindr,是全球最大的同性APP交友软件。

  不过,作为A股资本运作最频繁的公司,昆仑万维虽然制造新闻的能力十足,但收获的并非都是掌声。

  舆论质疑他们的大部分投资项目,一和游戏这一核心产业没有关联,是“乱投资”,二是跟风的痕迹太明显,什么产业火了马上跟投。更有分析认为,昆仑万维接连不断的投资计划,是为了“稳住”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信心。

  对此,昆仑万维和一些投资分析师曾试图“解释”投资项目与游戏的关联性,比如投资Grindr可以掌控更多客户与核心数据,为游戏设计提供支撑;公司的游戏用户群体大部分是学生和白领,他们具有互联网消费和理财的意愿,客户转化率高……

  但是市场看来,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因为这类“闭环”的实现难度过高。

  【做国际“小腾讯”】

  基于上述很多原因,关于昆仑万维的分析常常纠结于,周亚辉持续出手的背后,是如昆仑万维所言般“追求构筑国际互联网大平台”,还是单纯的财务投资?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认为,昆仑万维部分项目的目的很简单:相较国内相关企业的估值,其投资的项目估值很低。

  比如,Opera的收购价是12亿美元,阿里巴巴收购UC时的估值则高达43.5亿美元;昆仑万维第一次以9300万美元收购Grindr60%的股份,而国内同类型APP“Blued”,2014年底的估值便攀升至3亿美元。

  在当前国内资本过热的环境下,周亚辉走出去、以“低价”收购同类型企业,显然是“捡了便宜”。

  至于跟风,周亚辉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他很认同雷军的投资价值观:在风口上,“猪都能飞”。投资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和VR虚拟现实,都是基于这一投资逻辑。

  但问题是,在接连不断的财务性投资中,昆仑万维是否已经脱离了游戏这一轨道,转型成为投资企业?

  业界担心的,也正是这点——登陆资本市场后,昆仑万维游戏业务的发展势头明显放缓。

  不过,周亚辉认为这样的担心没什么意义。

  他称大部分投资行为与集团的新战略息息相关,而且自己也不适合做投资家,因为他“更喜欢参与管理,爱对项目做建议,创业者不会喜欢这样的投资人”。

  周亚辉所谓的新战略,包含5大板块:工具软件、社交平台、游戏、互联网金融、视频娱乐。

  按其构想,昆仑万维将围绕这5大板块,初步打造国际级的互联网生态,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品牌。

  这一战略本质上和BAT的布局没有区别,只是当前的规模上小了许多。

  周亚辉的雄心或许是将BAT的布局复制到国际版图,他一直视腾讯为“老师”,早在2012年便放言要做国际“小腾讯”。

  不过当时,他对标的是腾讯的游戏产业,而如今,他可能想要仿效全局了。

  但是,这样的宏图于BAT理所应当,放置昆仑万维却有点奇怪。BAT之所以是BAT,是因为其核心产业。百度的搜索、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对应数以亿计的核心用户,这些核心产业,是其横冲直撞的根基。相较之下,昆仑万维的“核”——游戏产业,不仅规模小,也很难作为主体承载如此大的平台。

  周亚辉或许对这样的观点不屑一顾。他说:“别人觉得我们投资乱,是因为看不懂。我觉得一点都不乱,收放自如。”

  让人“看不懂”的周亚辉,能带领昆仑万维,在资本的狂飙突进间,成长为“弱核版”、国际级的腾讯吗?

华商韬略

关注微信号,了解全球华人商界最有价值的人事与思想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hstl8888)获得授权。

举报返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