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夏日炎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把孜然。宅在家里太烦闷,出门又太晒,所以每天都在单曲循环:出门?不出门?出门?不出门?出门……真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种纠结,今天咱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 物理性防晒霜又叫紫外线散乱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涂抹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将紫外线反射出去。防晒效果稳定,涂抹后可快速发挥防晒作用,对皮肤刺激小,适合婴幼儿及敏感肌肤;缺点是粘腻厚重且发白,不适合油性肌肤。 化学性防晒霜又叫紫外线吸收剂,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学物质来吸收紫外线,再以热能或无害可见光的形式重新释放出去。质地轻薄,但化学物质容易引起过敏,不建议敏感肌肤使用。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物理化学混合型防晒霜。即既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又含有其他化学成分的防晒霜,质地较轻薄,不易引起过敏。 【PA和SPF】 在选择防晒霜时,一般在瓶体上会看到“PA”和“SPF”两个参数。PA是对UVA的防护力的等级标识体系,用来表示防止皮肤晒黑的指数,PA+为低度防护,PA++为中度防护,PA+++为高度防护;SPF是防晒指数,代表产品对UVB的防御能力检测指数,主要保护皮肤被晒伤。 举个“栗子”,假设一个人不做任何防晒保护20分钟可被晒红,涂SPF15的防晒霜,则意味着300分钟后才会被晒红。即20(分钟)*15(SPF)=300(分钟)。 富主任强调,虽然防晒系数越高,防晒时间越长,但系数高的防晒霜添加剂也较多,对皮肤刺激也更大,所以日常使用选择SPF15、PA+的产品即可,若长时间户外活动,推荐防晒系数SPF大于25,PA++~+++的防晒霜。防晒霜应在出门前15分钟左右涂抹,先给肌肤吸收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如果长时间在户外,应每两小时补充一次,每次使用量大概一元硬币大小,同时建议夏天容易出汗的人选择有防水效果的防晒霜。 防晒霜需不需要卸妆?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SPF30以上防晒产品,把其挤到水里不能溶解,或涂抹后湿水出现不连续水滴状态,就需要深层卸妆清洁。 富主任介绍,除去防晒霜,其他防晒工具也有良好的防晒效果。如:有UPF系数的遮阳伞,UPF数值30以上,基本可过滤95%以上紫外线(地面也会反射紫外线呢,所以即使打伞也要涂防晒霜哦); 防晒墨镜,覆盖全部UV的遮阳镜,镜面要足够宽大能完全遮盖眼睛,镜片不宜过深,比如太黑的容易让瞳孔变大,即影响视觉又伤害眼睛;遮阳帽,帽子边沿大于7.5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防晒服,质地轻薄透气,加有防晒图层更好。 小编曾有一年夏天去海边玩,没有采取任何防晒措施,不到俩小时,就变成了一只“大龙虾”,背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全出现了红斑,火辣辣的疼,那酸爽,永生难忘。所以防晒重要,晒后紧急修复也不能落下。富主任介绍,如果晒伤症状较轻微,皮肤没有破损,可以用干净小毛巾沾生理盐水或冰水,对晒伤部位进行冷湿敷,每次敷20分钟左右,能够起到镇定皮肤、减轻炎症的作用;但若皮肤脱皮或起水疱,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
来自: 小五zlsmeex53x > 《空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