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今年报考各院校的参考位次,是我们给大家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定量分析指标。由于位次是不受高考试卷难度因素影响的,因而其参考价值比分数、线差等指标更大。比如北京大学文史类“参考报考位次”为20,意为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今年山东文史类考生如果能排到全省前20名,则报考北京大学应该能够被录取(当然是在院校投放在山东的招生计划调整不大的前提下)。
2.参考报考线差(B1列):是以院校以往若干年录取数据为依据,计算的“位次优势线差”加权平均值(本表对部分院校的该指标进行了经验修正)。它是今年报考各院校的参考线差,是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又一个重要的定量分析指标。比如山东大学文史类“参考报考线差”为58分,意为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今年山东文史类考生如果能比一本控制分数线高出58分,则报考山东大学应该有很大把握被录取。
如果想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排除各年度、各批次招生计划、划线比例调整带来的误差,强烈建议用“等位一本线”代替今年的一本控制分数线,即今年山东文史类考生报考山东大学应该比2014年的“2013等位一本线”高出58分(参见本介绍“四、‘等位分数线’确定方法简介”)。
“参考报考位次”与“参考报考线差”的意义相同,只不过是分析所用的基础数据不同而已。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两套基础数据有别,其排序结果不完全一样,大家不要机械地进行比对。实际使用时应将这两个指标结合使用,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这也是本表为什么要将两套指标体系同时呈现给大家的目的所在。
3.富余位:意为如果往年(本表列出5年)按照排序表中所列的参考报考位次这个指标去填报,会有多少位次余量。即若能录取,将超过院校当年录取位次多少名被录取;若不能录取,将差多少个位次(以负数表示)。
4.富余分:与“富余位”的意义相同,匹配于“参考报考线差”指标。意为如果往年(本表列出10年)按照排序表中所列的参考报考线差这个指标去填报,会有多大分数余量。即若能录取,将超过院校当年录取分数线多少分被录取;若不能录取,将差多少分(以负数表示)。各年度“富余分”都是按照“等位分数线”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富余分=参考报考线差-等位录取线差(等位录取线差=当年“100%投档线”—当年“2013等位分数线”)
5.年均投档比例(A2列):是以往若干年平行志愿(一志愿)投档比例的加权平均值。该比例若大于100%,则往年几乎都能在平行志愿(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否则至少有一年在平行志愿(一志愿)未完成计划。
6.年均计划数(A3列):院校下达到该省招生计划的年度加权平均值。
7.年均录取位次区间(A4列):录取位次区间的年度加权平均值。院校在同一个年度内最高录取位次与最低录取位次之差叫“录取位次区间”。
8.年均录取分数区间(B2列):录取分数区间的年度加权平均值。院校在同一个年度内最高录取分数与最低录取分数之差叫“录取分数区间”。
9.分数优势变化率(B3列):此为加权平均值。分数优势变化率是反映分数优势率在录取区间内变化速度的指标。我们可以根据它知道在录取区间内每增加或降低1分对于分数优势的影响程度。如北京大学的加权分数优势变化率为6.5%,意为报考北大的文史类考生每增加1分其优势率约能增加6.5个百分点;同理,每减少1分约会降低6.5个百分点。
二、年度主要数据(见表2)

1.计划数(A3列):院校当年下达到该省的招生计划。
2.投出数(包括:平行志愿投出数、一志愿投出数、二志愿投出数、征集志愿投出数):省招生办根据院校规定的投档比例按志愿顺序向院校投出的各志愿考生档案数量。表中凡将投出数涂黑的则表示该志愿考生缺档,未完成计划。
3.投档比例(B列)(包括:平行志愿投档比例、一志愿投档比例、二志愿投档比例、征集志愿投档比例):是该志愿实际投档人数与计划数之比。该比例若大于等于100%,则在该志愿能完成招生计划,否则不能完成计划。
4.100%投档线(包括:平行志愿100%线、一志愿100%线):根据现行招生政策规定,院校应按招生计划的100%—120%调阅考生档案,择优录取(具体调档比例由院校在此范围内自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平行100%线(一愿100%线)是按平行志愿(一志愿)报考该院校考生的分数降序排列后,正好满足招生计划的最后那名考生的分数。实际录取时,最低录取分一般都会低于或等于平行100%线(一志愿100%线)。这个指标是我们判断考生能否达到院校录取线的基本依据,其参考价值大大高于“最低录取分”。由于原始数据中没有它的准确数据,因而本表所列“100%线”是以原始数据为依据,合理推算出来的。当生源不足时,100%线则取本省该批次控制分数线。
5.100%投档位次(包括:平行志愿100%位次、一志愿100%位次):即“100%线”所对应的位次。根据“100%线”的含义可知,它比最低录取位次更可靠。
6.同分人数:全省同科类(比如文史类)特征成绩与“100%线”分数相同的考生人数。若能将该指标与“参考报考位次”、“富余位”、“100%线”、“100%位次”以及“参考报考线差”、“富余分”等众多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将非常有意义。因为有了“同分人数”,就可以很方便的根据分数推算位次变化情况,也可以根据位次分析分数(或线差)变化情况。
三、山东省普通高考近年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介绍(见表3)

1.2012年以前,二本批次全省划定了3条控制线:省属线、市属线、济南(青岛)线。2013年取消了市属线,将其与省属线合并。2013年前,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莱芜、聊城执行省属线;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泰安、临沂、德州、滨州、菏泽执行市属线。
2.据称,自2014年始,山东将取消济南(青岛)线,全省统一划定二本线。但为了确保往年录取数据不失真,2014年排序表二本批次的参考报考线差仍以济南(青岛)分数线为基准计算,实际操作时请在“等位二本线”的基础上加上院校“参考报考线差”再与自己的分数比对。
3.由于山东自2011年始将三本批次归并到了二本批次,所以本排序表2010年二本批次同时列出了三本线、二本线,以供参考。
四、“等位分数线”确定方法简介
“等位分数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根据不同的录取批次可分别称为“等位一本线”、“等位二本线”、“等位专科线”。其意义可以类似理解为我们确定某点高程所依据的海平面。“等位分数线差”相当于海拔高度,它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因而更具参考意义(详可参见《高考志愿决胜指南》第45页有关“等价定位指标”的介绍)。本排序表采取了与上年度控制线等位的处理方式,今年的“等位分数线”需要考生在省招办公布分段表后自己查取。查取方法很简单:由于2013年度山东文史类一本线570分所对应的全省位次是13576,那么,在《山东2014年普高成绩分段表》中查取文史类13576位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等位一本线”。若13576位次所对应的分数是580分,则报考山东大学应在638分(580+58)以上;若13576位次所对应的分数是560分,则报考山东大学应在618分(560+58)以上。其他批次其他院校同理,您可根据2013年批次线对应的位次在《山东2014年普高成绩分段表》中自行查取“等位分数线”填入表4备用。

五、特别提示
1.排序表是按院校代码整理的,若同一院校的不同校区使用相同代码招生(如中国农业大学校本部及烟台校区),要自行分校区分析,以免误报。
2.由于山东于2012年始将专科批次合并,所以本排序表旨在客观显示往年录取情况,其“参考报考线差(位次)”仅作参考,尤其是原属专科1批的院校,报考时更不要机械地使用这些指标,而应综合分析判断。
3.凡有“1对1”服务需求的请按李金鹤新浪博客首页的“重要公告”——《“1对1”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申请须知》办理:
“1对1”服务申请须知地址: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47e58a0101in6z.html?vt=44.“填报志愿必用资料”索取方式:见李金鹤新浪博客首页的“重要公告”。
“高考志愿填报必用资料”电子版索购须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47e58a0101hczl.html?v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