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雅逸拙见文化——我眼里的柒万里国画艺术

 收藏推荐 2017-08-04

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刘三姐文化现象》创作过程

       柒万里,男,号苗人,广西桂平人,教授,原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设计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文史馆员、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西部书画院副院长、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漓江画派促进会总策划、广西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东盟艺术研究院院长、新岭南书画研究院院长、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广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广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理事、第四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中国画作品获国家级奖励近20项,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越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并获奖,数十幅作品被国家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为政府对外出访交流的礼品和赠品,分别为我国驻外领事馆及各国的政府与个人收藏(如创作的青花瓷作品赠送泰国前总理阿披实、中国画作品赠送泰国现任总理英拉)。主持国家级及区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及出版论著12余篇(部)。

灵雅逸拙见文化

——我眼里的柒万里国画艺术

 

       苗人柒万里,生于广西,师从岭南画派大师黄独峰。身为苗蛮之后裔,深得地域天华滋养,造就了他豪迈的性格和坚守民族文化的品质。正因为他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他不常涉足中原,因此不一定为中原地区所熟知。然而,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柒万里却是画坛公认的通才,因为他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连环画、艺术设计等都有涉及,且所涉及之处无一不精。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的油画《三月街》就已经刊登上《人民日报》,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该作品可以说是当时广西油画在全国美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他的艺术创作重心转到中国画方向,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春水》中国画 60cmX45cm    2015年

       “灵”是柒万里国画追求的第一个审美境界,“灵”即空灵,其含义在于透明澄澈,古代画论家认为绘画的意境应该是玲珑剔透宛如镜中花水中月的空灵境界。柒万里深明其理,通观他的国画作品无一不蕴含着玲珑剔透的画面气息,透明澄澈的审美情趣。他的作品很少有浓墨多彩的画面,因为他认为浓墨多彩其本身已经违背了中国画所追求的审美要求。他的作品色彩并不多,总是以淡淡的赭石和少许的花青、石绿就能表现出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例如他所创作的《点春图》,其表现的是仕女赏梅、画梅的情境,画面结构并不复杂,寥寥几笔含苞待放的梅花和手执团扇若有所思的仕女,就构成了整个画面,飘然出世的超然气息迎面扑来,正如李清照《醉花阴》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想这就是他作品所体现的空灵的境界。

《清夏图》中国画  60cmX45cm    2015年

       柒万里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讲,学习中国画首先得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要感悟万物众生,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毛笔表现出来,而不是简单的对景写生。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写生,则沦为一个掌握了中国画绘画技法的画匠,而不是中国画艺术家,石涛所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此意。柒万里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体现出水墨氤氲的空灵境界,这大概也和他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关。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柒万里很忙,忙于处理各种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但是他的画画得很好,一般人搞不清楚其中原因。作为他的好朋友,我却深知其中道理。首先,柒万里的艺术创作时间是他挤出来的,每天他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出来看书、创作,节假日别人忙于过节之时,却是柒万里最忙的时候,因为他的节假日实际上都是他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其次,柒万里在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停下来对艺术的思考,他常常会边工作边思考着各种有关艺术的命题。因此,柒万里总能画出具有文化气息的作品,如《苗山早春图》,该作品描绘的是广西融水元宝山的山水情趣和民风民俗,其笔墨运用的手法和普通的写生画法不同,以线条勾勒为主,加上皴擦点染等技法,画面透亮、明快,他通过该作品传递了自己对元宝山苗族民俗文化的思索和对他们与“天地同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踏春》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雅”是柒万里作品所体现的另一个审美特点。《荀子·荣辱》谓:“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柒万里作品之所以处处体现出“雅”,这与他的为人处世有着极大关系。众所周知,柒万里虽然担任着学院基层领导者的职务,但是他却从来不占用任何公家的便宜,过去学院经常有外出开展学术交流的机会,他总是把机会让给年轻老师。在学生眼里他是老师,更是好朋友。他是父母眼里的孝子,每周他都会到父母家中团聚至少一次。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品有多高,艺品就有多高。”他从来不似一些人为了追逐名利而不择手段,他认为如果学校认为他能够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用处,需要他的时候,他一定会尽力把工作做好。在学术研究上,他绝对是严谨的,常常会为一个学术问题反复求证,直到解决为止。因此,我认为在柒万里的绘画作品中就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即仁孝、为善、笃学、淡泊、大度等。他喜欢画《听涛图》、《五祖养心图》,我想他是借喻自己对人生思考和名利的淡泊;他画《米芾拜石图》和《曹公夜读图》,也是寄托着他对学术的思考和追求。

《听雨图》中国画    136cmX68cm    2014年

       “逸”在旧时常指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在古代画论中有“逸品”之说,即指技艺或艺术品达到超众脱俗的品第。《梁书·武帝纪下》:“六艺备闲,棊登逸品。”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画一》中云:“世之评画者,立三品之目: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能品。又有立逸品之目於神品之上者。”我在这里所说的“逸”无关乎艺术品第,我指的是指柒万里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学者的骨气。这是一种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骨气,即对真理严谨追求的气质。柒万里常说“学术来不得半点虚伪”、“知识分子需要有骨气”,我想这就是他对自己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一丝不苟的自律。他喜欢把荷花画得挺拔有力,我想这正是他寄托自己思想的手段。我们认为艺术是“品”的载体,也是“人”的载体。在中国画里,荷花隐喻为人的道德追求,人格完善的载体,是作者高洁品格和崇高人格的写照。古人云“文以载道”,实际上,“画亦载道”,这载的是柒万里的骨气之道,这不仅是柒氏荷花作品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艺术乃至中国美学的一大特色。

《春笋》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柒万里作品的又一个特性就是“拙”。“拙”即朴拙,是指柒氏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乡土气息。柒万里一直在研究着西南地区的民族民间艺术,特别是对民族传统服饰与服装深有研究,他经常带领自己的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收集民族艺术元素,以之运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柒万里就已经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如《竹叶青青》、《回娘家》等,集中描绘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2011年,柒万里受广西美协的邀请参与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创作了《刘三姐·广西戏剧改革运动》,获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实际上,柒万里早就开始对刘三姐题材进行探索并创作,如2009年创作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就是他为描绘广西作为山歌故乡民歌遍地的特点而创作的一幅作品,该作品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学术奖。《刘三姐·广西戏剧改革运动》画面上包含了刘三姐戏剧改革及其文化现象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剧种的刘三姐形象,如桂剧刘三姐、彩调剧刘三姐、电影刘三姐,甚至还包括了连环画中刘三姐的形象,也描绘有刘三姐对歌等经典故事情节,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新时期广西文化界对刘三姐题材创新创作的大型实景山水剧《印象·刘三姐》的片段。画面以叙事性表达方式,将不同时期的刘三姐形象展示出来,基本构建起了刘三姐戏剧改革变化的历程,可以说《刘三姐·广西戏剧改革运动》是一幅系统地反映以刘三姐曲目为代表的广西戏剧改革的历史画卷,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这也是柒氏作品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典型代表。

《点蜡花》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目前,柒万里正在撰写专著《论画文化》,这是他对自己艺术探索与追求的总结和理论建构。他认为艺术创作需要符合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即体现时代特征,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融入时代的文化,创作出体现时代文化要求的艺术精品。画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论,而是对艺术创作情境和目标的诉求。因此,这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对于这一理论系统,我也只是略知一二,但是我认为柒万里在目前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已经融入了他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无论是“灵”、“雅”、“逸”、“拙”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柒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之上的,也是他对当下文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观落日》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许多年前,费孝通教授曾呼吁中国学者们需要文化自觉,这是敲响当时乃至当下我国学人们崇洋媚外思想的一个警钟,这对于中国学者们构建属于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文化自觉就是要我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体系和理论体系,我认为柒万里们的探索正是我国学者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

文/黄建福

(作者系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活计》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磐石》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青果》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山泉》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山寿图》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天琴》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听涛图》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悟》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硝烟散尽山花灿》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夜归图》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圆月》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糟糠情》中国画  136cmX68cm  2015年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欢迎交流:18701608696   18611573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