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破解中医的科学性质 现代人对中医的一些现状感到很奇怪,一是中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达到了医学的顶峰,《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医学理论和医学认识,病因分析,辩症方法,论治原则,成为世代中医一成不变的经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重大改变的可能,二是中医能够与时俱进,辩症论治的方法,对症下药的方剂,自古至今都一直沿用,对现代不断新产生的疾病仍然有惊人的疗效,能够以不恋应万变。 对于中医的神奇,如果以经验医学积累来解释的话,是完全解释不通的,特别是那些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根本不可能从实践经验中就可以总结出来,只有明白了中医是在地球上创世的外星人传授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才会理解中医的神奇功能。 现代很多人认为,《易》是中医的源头,医源于《易》也成为一种中医界的共识,但实际上,《易》根本不可能是医的源头,中医在一万四千年前由外星人传授给中华民族的祖先,而《易》却是在八千年前由伏羲所创造,只有八千年历史的《易》,怎么会成为已经有一万四千年历史原中医的源头呢?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阴阳、五行和中医是同时由外星人传授给人类的珍贵知识,它们都与《易》无关。 既然中医是上帝传授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那么中医应当是最伟大和最先进的医学,可是,当现代人们想用现代科学来认识中医时,却发现,现代医学知识根本不能解释中医,于是有人认为古老的中医并不科学,怎样才能证明中医是最先进和最科学的医学呢? 要想全面认识中医,必须要认识生命的本质,而要想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就必须先认识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再从宇宙的基本构成中,发现生命的基本构成,然后从生命的基本构成中,发现生命存在的本质。 现代科学发现,构成宇宙本质的基本要素一共有四项: 一是宇宙物质,它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有质的实物; 二是宇宙能量,能量是感觉到而又无形无质但又活动的虚物; 三是宇宙信息,宇宙信息由宇宙物质产生,无形又无质,能通过宇宙能量传播; 四是宇宙环境,宇宙环境由宇宙物质、宇宙能量、宇宙信息共同组成。 按理说,既然宇宙由四项基本要素组成,那么由宇宙所诞生的一切事物,也必然地拥有宇宙四项要素的烙印,人体生命,是宇宙中的精灵,同样由宇宙四项基本要素在规范,也即是说,人体生命也必然性地由人体生命物质,人体生命能量,人体生命信息,人体生命环境组成。 在《黄帝内经》的记载中,发现中医已经明白人体生命是由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所组成,同时还认识到,人体疾病的产生,同人体中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变化有关,辩症论治的要点,是从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中找到致病的根源,再从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中进行治理调整,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来达到治病的效果。 或者人们感到奇怪,在《黄帝内经》中,有生命物质的字样吗?有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的字句出现吗?古代的人们有物质、能量、信息、环境的概念吗?这不是将现代的词语强加给古人吗? 在《黄帝内经》中确实没有物质、能量、信息、环境的字句,因为物质、能量、信息、环境等都是现代的称呼,古代人不可能有这样的称呼概念,但在中医中,确实存在有属于现代物质、能量、信息、环境方面的内容,由于有这个事实,现代人就必须承认其存在。 中医对人体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是怎样认识的呢?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探索,发现是非常简洁明确的。 一,对生命物质的认识 中医表明,人体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各组织器官虽然是独立存在,但彼此之间却是有序联结,形成系统,整个人体共可分为以下几大系统: 1、五脏系统,它是以肝、肺、心、脾、肾为主体的体系,每个体系都有各自的统管范围,其中 心脏系统:以心脏为主体,统辖小肠,血脉,开窍在舌; 肝脏系统:以肝脏为主体,统辖胆,筋,开窍在目; 脾脏系统:以脾脏为主体,统辖胃,肌肉,开窍在口; 肺脏系统:以肺脏为主体,统辖大肠,皮毛,开窍在鼻; 肾脏系统:以贤脏为主体,统辖膀胱,骨,开窍在耳。 2、经络系统,它是联结五脏六腑,筋骨皮毛,上下内外的网络,是人体气、血、津等生命物质能量的通道,经络系统是一个集成体系,它应该由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水道系统、淋巴系统、经络系统组成。 3、血液系统:它包含了在血管内流动的所有物质成分,在外体现为血液。 4、津液系统:它包含了人体内除血液以外的所有液体成份,人体经消化物质而吸收的营养,人体经过消耗后排出的尿液和汗水,以及唾液、眼泪等液体都属于津液。 二,对生命能量的认识 中医将生命能量分为三类,它们分别为经气、阳气、阴气。 经气:也称为“真气”,属于以生物电为主体的能量; 阳气:也即是热能量,由生命物质在体内燃烧产生,《黄帝内经》称之为由“阳化气”过程产生; 阴气:也即是冷能量,由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为生命物质过程中吸收热量而产生,《黄帝内经》称之为由“阴成形”过程产生。 三,对生命信息的认识 中医认识到生命信息分为两类: 一类是开放性信息,中医称之为“七情”,它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体内心情绪在体表上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在外表上的反映,七情是人体生命与外界的互动信息,一方面它是接收外界信息后的反馈表现,另一方面它是人体生命向外界显示自己意志的体现。 另一类是封闭性信息,中医称之为“脏气”,它分别为心气、肝气、肺气、脾气、肾气,五脏之气的基础载体都是生命能量中的经气,当体内的经气流经过各个脏时,携带了各个脏的大量信息,就成为了“脏气”,脏气只在人体内传递,不向体外显示表达,它是体内生命器官之间相互影响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就是依靠“脏气”这种封闭信息得到实现。 四、对生命环境的认识 中医认为,生命环境的基本要素为风、寒、湿、燥、火五大类型,它来源于生命对自然界风力、温度、湿度的身体感觉,风是对自然界风力的统称,寒是对自然界低温度的称呼,火是对自然界高温度的称呼,湿是对自然界高温度的称呼,燥是对自然界低温度的称呼,可能人们认为,以身体感觉来判定风、寒、湿、燥、火,似乎是模糊的,它缺少一个公认的指标性划分,比如,感觉到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又怎样下定论?其实这好办,如果身体上感觉到非常舒适,那就是五气平衡。 从《黄帝内经》的解读中,发现中医对生命环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生命外环境,一部分为生命内环境,不论是生命内环境,还是生命外环境,都以风、寒、湿、燥、火为衡量标准,为此,中医将所有由内外因素产生的风、寒、湿、燥、火都统称为“外邪”。 生命外环境的产生:对《黄帝内经》的分析,发现中医认识到生命外环境由内中外三个层次组成: 内层次由地球的运动产生,表现为一年四季的寒热燥湿风变化,内层次外环境的表现强烈,变化明显,已经被人们所熟识,《黄帝内经》用十二地支为标示,表达内层次外环境对人体生命的影响。 中层次由太阳的运动产生,它产生的风寒湿燥火现象没有地球四季的变化那么明显和强烈,故此未被人们发现,但《黄帝内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并肯定了其影响力的发挥,十天干就是对太阳运动变化产生的影响力,作用于人体后的具体标示。 外层次由全宇宙的星体产生,当太阳系在宇宙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园周运动时,受到不同来源宇宙射线的影响,会产生出风寒湿燥火般的影响力,虽然这种影响力比太阳运动的影响力还要少,但它事实上存在,却又不容易被发现,《黄帝内经》认为外层次外环境的影响力虽微,其作用力也不容忽视,五运六气体现的,就是宇宙能量对生命的影响状态。 生命内环境的产生: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探索,发现人体生命内环境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由外环境影响产生,一种是自身问题而产生。 人生命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气候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生命作出影响,天气炎热,影响到生命体也感觉到身体热,天气寒冷,影响到生命体也感觉到身体寒冷,天气潮湿,影响到生命体也感觉到湿气大,天气干燥,影响到生命体也感觉到身体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天气大风,受到影响,生命体会感觉到皮肤收缩或发麻感,这种由外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内环境变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合拍的同步变化。 人体中的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发生不平衡的变化,或者饮食维持生命的食物不当,都会引起生命体产生出风、寒、湿、燥、火的症状,由于起因与大自然气候突变无关,而症状又一样相同,是一种非自然同步变化。 所有生命环境的因素,最后归结为生命内环境的病变为标准,如果生命外环境的因素存在,但人体可以抵抗,就不会生病,一旦出现风寒湿燥火的病症,中医全都将其归纳为外邪入侵。 中医认识到,每一种“疾病”都是由一群复杂的症状构成,虽然“病”重点在生命物质上表现出来,但“病”是一个由所有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产生的病症组成的整体,故此,中医治病,不是针对“病”而是针对“症”,这是中医辩症论冶的来源,那么,中医的症又是怎样分辨的呢?其辨别标准又从何而来呢? 其实,中医所有的“症”,都来源于对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因素造成病变状态,比如血虚、血瘀、津虚、痰滞,是生命物质变化产生的病变症状,气虚、阳虚、阴虚,则是由生命能量变化产生的病变症状,风、寒、湿、燥、火,为生命环境变化产生的病变症状,对于由生命信息产生的病症,中医则根据生命信息对五脏的影响,从对脏的辩症中发现症状,中医对症的判断有很强的针对性,它直接将病因指明,比如肝血虚,它将病的位置定位在肝脏系统和血液系统,比如阳虚,中医指明这是生命热能量不足,如果阳虚带有脏名,则是将生命热能量不足的地方定位在其中一脏,于是中医就根据辩症来用药。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内环境都是依附在生命物质中生存,并由生命物质的运化而产生,整个生命体都是由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形成四位一体的格局,中医明白到,在生命物质上体现出来的疾病,不一定是由生命物质的变化而产生,有可能是生命能量的变化而引发生命物质产生疾病,也有可能量生命信息的影响,引发生命物质产生疾病,更有可能是由生命环境的变化而引发产生,还有可能是单一病因,也有可能是多重病因,中医在医治疾病的时候,重点在于查明疾病中由物质、能量、信息、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比重,再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轻重情况用药,如果将在生命物质上表现出来的疾病,统统归于由生命物质的变化产生,是非常偏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医的辩症论治,就是要从辩症中发现致病的各种因素。 中医治疗疾病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扶正,一个是驱邪,扶正是对生命物质和生命能量的提高与补充,比如补阳、补阴、补血、补气等治疗措施,驱邪是对生命内环境的调整,比如驱寒、清热、燥湿、滋润、祛风等治疗措施,或者是对生命物质和生命能量不当积聚而引发疾病的清除措施,比如活血化瘀、行气化痰、行滞气、散阴寒、泻阳火等治疗措施。 分析起来,中医实质上是由生命物质医学、生命能量医学、生命信息医学、和生命环境医学组成,这是顺从大自然规律而创造的医学,而这样先进的医学,也只有拥有高智慧的神才能创造出来,当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从神那里学会了这种先进的医学之后,就非常珍惜,毫不犹豫地世代相传,也只有明白中医是由神所创造,才会明白为什么中医学一旦问世,其医学理论就能够达到顶峰,其一成不变的医术能够与时俱进。 为什么现代医学不能解释中医呢?原因是现代医学只是一种单一的生命物质医学,现代医学中的所有确诊,都是以对生命物质的检查和化验结果为证据,无论是人体中的变化组织也好,不同种类的细菌病毒也好,这全部都同属生命物质,现代医学的各种先进手术,都是以切除人体病变的生命物质为目标,所有的先进药物,都是针对消灭外来的生命物质而设计,尽管现代医学已经深入到生命基因和生命分子层次,但毕竟还是属于生命物质方面的范畴,现代医学对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对生命影响的认识还不充分,在所有确诊中还缺少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方面的病因依据,基于这样的原因,以生命物质这种单方面狭窄的认识,是完全不能解释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等方面的致病因素的,现代医学不能解释中医,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另外,从中医的认识论上看,现代医学只会“驱邪”,而不识“扶正”,现代医学中的手术、放疗、化疗、杀菌、消毒,其实质都是在“驱邪”,根本不会通过调整人体机能,让人体本身迅速为自己补充血液、津液、真气、阳气、阴气,由于现代医学中没有“扶正”的概念,故此也不能理解中医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完全相信,现代医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迟早都会跳出生命物质医学的狭窄范围,向生命能量医学、生命信息医学、生命环境医学前进,也即是向中医回归,当现代医学一旦进入到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方面的研究时,中医理论就是指路明灯,当在医学科研的道路上有一条康庄大道可走时,谁又愿意在黑暗中摸索? 中医难学,是现代中医人的共识,也是事实存在,原因是中医的理论太过集成化和简单化,让人们难以理解,加上中医的辩症要从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生命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让人不容易把握,中医有易懂难精的特点,通过中医院校的学习,只能学到中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治疗套路,掌握了这些治疗套路,只能对付一些简单的疾病,而面对那些复杂的病症,则会产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真正治病的杀手锏,则是老中医从实践过程中掌握的秘诀和秘方,故此,拜师学艺,历来是中医传承的重要途径。 全世界都应该万分感谢中华民族,正是中华民族对中医的执着和珍惜,才令到这种由外星文明传授给人类的先进医学能够原汁原味地得到保存,即使在现代医学成为人类医学主流的今天,中华民族仍然坚定不移地守护着中医的火种,为全人类保留住了最先进的医学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