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Ninghy 2017-08-04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郝友友,今年64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幅作品在市场上售价最少要十几万。谁也想不到,年轻时的他只是个小木工。出生在石家庄井陉矿区,从小热爱画画,初中毕业后,他进了一家厂子学木工。爱画画却没有纸,就在需要刨平的木板上用铅笔画,然后刨光,然后再画。给他当模特的工友,把那些刨花捡起来,回家拼好,压在玻璃板下,成为一生珍贵的记忆。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恢复高考的时候,郝友友发奋学习,先考进了中专,学习国画;再考进大学,学习油画。在中专时,他看到了烙画,从此爱上这门神奇的艺术。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曾祖父,就是山西郝氏烙画的传人,外祖父是曾祖父的徒弟,小姨也是烙画高手。因为家里人担心烙画手艺“土”,怕影响他的美术前程,所以一直没让他知道。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郝氏烙画终于又传回了郝家人的手里。有过国画、油画坚实基础的他,在创作起烙画来得心应手。看看大师烙的邻居家的狗狗。这家狗主人说,画得太美了,送给我吧!大师的徒弟正好在旁边,笑着说,我老师一幅小画至少值好几万,比你家狗狗可贵多了!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放大了看看眼神的光泽栩栩如生,毛发根根清晰。郝大师创作的动物题材的作品,大多细致入微,如同西洋画般的写实,如同工笔画般细腻。很难相信,那是用烙铁烙出来的。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大师喜欢黄土高坡的苍劲,热爱黄土地上的生活气息,烙铁在椴木板上烫出阵阵清香,一幅陕北生活气息浓郁的画就在烙铁地下慢慢呈现了。一般的非遗手艺传人大多不能自主创作,突破不了传统;而郝友友美术功底深厚,常年外出写生,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将国画、油画的表现形式融入郝氏烙画之中,将生活的气息提升为艺术再现。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放大镜下,羊的细节同样细致入微。郝大师的作品无论从绘画技艺还是艺术高度,都让人赞叹不已。早在1995年,郝友友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烙画的个展,引起了轰动。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郝大师的作品,最爱西北风,最爱黄土地上的生活气息。他首次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有黄土地的身影,评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也用了西北题材。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郝友友从一位木工学徒,完美蜕变成为全国仅有的三名国家级烙画大师之一,可谓是完美逆袭。除了自身热爱、刻苦钻研及家传手艺之外,不得不提另外两个原因:一、背后的女人;二、赏识他的经纪人。

小木工的逆袭:如何凭借一把烙铁成为身价千万的国家级大师?

郝友友的夫人也是一位艺术工作者,从事牙雕。但为了丈夫专注于烙画事业,她成为了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而专业的经济人团队,则让郝大师走得更远。在1995年中国美术馆展览之后,一位颇有远见而且能力突出的画廊老板成为了郝大师的经纪人,经纪人的签约,基本上让郝大师财务自由,创作也更加自由了。烙画是传承自汉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想了解更多非遗故事,请关注“非遗非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