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夏1289辉 2017-08-04


中国有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种微妙的关系,为什么她会成为你的闺蜜?为什么他(她)会成为你的另一半?但为什么有的人,却怎样也无法成为你的亲密好友呢?

也许你会说,这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是命运的安排……抛开如此“玄”的东西,我们今天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人际间互相吸引的“魔力”,寻找让别人喜欢上你的“法宝”。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影响人际吸引和四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接近性(Proximity)、迷人的外表(Physicalattractiveness)、相似性(Similarity)以及亲密性(Intimacy)。

“距离产生美感”?|接近性(Proximity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人们总喜欢说“距离产生美感”。但如果放在人际交往当中,这句话也许就不那么恰当了。相关研究表明,接近性是决定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Aronson, Wilson, & Akert, 2005; J. W. Brehm, 2002)。当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交集和互动就会越多;接触得越多,他们就更有可能会喜欢上彼此。相反,人们之间空间距离越远,他们就更可能会疏离。所以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异地恋”很容易会导致分手。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寻求安全感的倾向,接触交往得越多,大家之间的熟悉程度就会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就会增强,从而带来的是内心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因此,人们之间交流互动得越多,他们吸引和喜欢上对方的几率就会更大(Reis,Maniaci, Caprariello, Eastwick, & Finkel, 2011)。

所以,想增强你们之间亲密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与你的朋友和家人互动交流。不要只停留在社交软件上的沟通互动,尽量多走动走动,减少大家之间的空间距离,面对面地聊天互动,用心去了解和关心对方。

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外貌吸引(Physical attractiveness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即使人们总是说“不能以貌取人”“人不可貌相”。但事实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外在的形象的确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而那些迷人的外表的确会吸引人。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存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会对迷人的面孔作出反应(Chatterjee,Thomas, Smith, & Aguirre, 2009)。当我们看到迷人的面孔时,大脑的特定区域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并引发我们的积极情绪;而当我们看到那些不那么好看的面孔时,这部分的脑区就会与消极的情绪(如厌恶)相联系(Principe &Langlois, 2011)。即使是婴儿也会产生同样的反应(Partridge, 2010)

同样地,研究进一步表明,那些有迷人外表的人往往会更受到我们的青睐,而我们也会倾向认为那些外貌美的人会有更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会更加信赖和喜欢这些拥有好看外表的人。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的确,有好的外表的确会给人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在人际吸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拥有好看的容貌是上天的恩赐,这是我们不能决定的。但是迷人的外表指的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容貌,还有的是一个人的体态、衣着打扮、风度、气质等等,这些我们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和修饰的。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示人,提升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共同点”的“磁力”|相似性(Similarity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尽管外表是人际吸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但长得美,长得帅并不是人际吸引的全部。抽象来说,人们的确会比较钟爱那些长得特别好看的人;但现实中,大家往往会选择那些跟自己长得比较相似的人作为朋友或者伴侣(L.Lee, Loewenstein, Ariely, Hong, & Young, 2008)。而相似的背景、兴趣爱好、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相似的外貌外形在人际吸引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这也不难理解。但一个人和你有相似的兴趣、态度或者价值观时,两人之间就会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而那个的他(她)也能更加理解和认同你的想法和决定,因此我们会更喜欢那个和我们相似的人。而那个和你“志同道合”,有“共同点”的人,更有可能会成为你的亲密好友。

也许那个和你有“相似点”的人“可遇不可求”,一个人的背景、人生观、价值观、外貌……都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培养多种的兴趣爱好,多以一颗学习的心去认识和了解新的事物。在与别人相处和交往时,我们就可以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和“共同话题”,继续了解对方。当然,我们也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去接受对方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未必需要做到认同,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接纳、包容和尊重。

“自我表露”拉近距离|亲密性(Intimacy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在刚认识你的新朋友时,人们一般都会谈论一些“安全”的比较宽泛的话题,例如天气、爱好、运动、新闻、共同的经历等等;但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分享更个人和隐私话题,甚至一些真实的想法。

而当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的时候,所分享的个人的信息和真实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称之“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这种的“自我暴露”是双向的,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和亲密关系上。因为此时我们更相信对方,更愿意也更希望用这种的“信息交换”来维持双方间沟通的平衡和满足各自情感的需要(Bauminger, Finzi-Dottan, Chason, &Har-Even, 2008)。所以,闺蜜之间总是会“无话不谈”,她们懂得彼此之间的心意,并互相分享各自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方过早地“自我表露”,而另一方却没有准备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回应时,双方对话和交流很容易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场面,使双方都觉得不适和无聊,以致交往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

你与朋友间总是无法拉近距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吸引的“法宝”

的确,想快速地拉近与别人的关系,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适当地“自我表露”。适当地“自我表露”可以增强亲和力,促进亲密关系和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向你的朋友透露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个人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分享你的小秘密或者真实的想法。但记住运用这个小技巧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把握恰当的节奏,不然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哦。

Reference:

Aronson, E., Wilson, T.D., &Akert, R.M. (2005). Social psychology (5thed.), Prentice Hall.

Bauminger N., Finzi-Dottan R.,Chason S., Har-Even D. (2008) Intimacy in adolescent friendship: The roles ofattachment, coherence, and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Relationships. 25(3): 409–428.

Charles G. Morris & AlbertA. Maisto (2012).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11th ed.), Pearson.

Chatterjee, A., Thomas, A.,Smith, S.E., Aguirre, G.K. (2009). The neural response to facialattractiveness.

Lee, L., Loewenstein, G.,Ariely, D., Hong, J. & Young, J. (2008). If I'm not hot, are you hot ornot?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evaluations and dating preferences as a functionof one's own attractiveness. Psychologyscience.

Principe, C.P., Langlois, J.H.(2011).Faces differing in attractiveness elicit corresponding affective respons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11;25:140–148.

Reis, H. T., Maniaci, M. R.,Caprariello, P. A., Eastwick, P. W., & Finkel, E. J. (2011). Familiaritydoes indeed promote attraction in live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5557-5757-5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