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词风继承了苏轼的豪放,加之他曾经投身军旅,字里行间始终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怀,就算是郁郁不得志,也有一种悲而不伤的气度。后人称辛弃疾为'词中之龙“,此言甚善。 第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的代表作,用回忆的手法描写了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上片可以看到作者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慷慨激昂。下片虽然气势不减,却带有一丝悲愤之情。后人评价辛弃疾:稼轩固是大才,然情至处,后人万不能及。 第二首: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辛弃疾最为熟知的一首词,结尾一句,就算不知道全词的人都会背诵。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看到的是南宋偏居一隅的歌舞升平,而空怀报国之心的辛弃疾却只能将悲愤发泄于诗文之中,而无路请缨。 第三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做镇江知府之时写了这首词。镇江,自古以来都是英雄一展雄才大略的地方。他站在北固亭,望着滔滔的江水,想起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三国时代,感慨往事悠悠。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即孙权,江东历三世到孙权手中才巩固疆土,辛弃疾当然希望南宋能够有孙权一样的人物。 第四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他本没有病,却起名叫弃疾,王师不能北定是他心头的一块疾病吧。少不更事,为了彰显自己的成熟,显示出满腹愁绪,等到自己真正懂得了何为愁,那些愁绪郁结于胸,只能感叹”天凉好个秋“。压抑的心情、被排挤的无奈、报国无门的痛苦在萧瑟的秋天更加让人难过。 第五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得有多么悲愤,才能写出这首词。他孤独,只能登高望远,满腹的心事没人诉说,只能拍着栏杆,一直叹气。想起古代那些能够建功立业的名将,自己却壮志难酬,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河山,又怎么能不落泪。 第六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抒写了辛弃疾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回顾起自己的生平,根本没有几个像样的朋友,那些朋友也几乎凋零了。国难当头,那些当权者都是些什么个东西,只顾着自己的安危。最后苦闷的心情达到了极致,了解我的人没有几个,。骄傲而又悲凉。 第七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喜欢用典故,所以有时候让人诟病。但是这首永遇乐通篇用典故,却没有一点违和感和生硬感,这首词是一气呵成,读完之后感受他的那种热情,却又为他的遭遇而鸣不平。 第八首: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自从司马迁为李广在史记中立传之后,之后的千百年,一直有人为李广鸣不平。辛弃疾就是其中一个。一方面李广举世无双,另一方面却是李广难封,最后还落得自杀的结局。辛弃疾由李广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同样的忠贞报国,同样的境遇,只能在诗文之中发发牢骚了。 第九首: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辛弃疾不仅擅长豪放风格的诗词,送别词也是极佳。辛弃疾的这种性格,离别是不会让他太伤感,但是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这首词超脱了一般的送别词,境界上更加高远。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后人评价这首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 |
|
来自: 风清扬ocf3kgax > 《待分类》